胡碧昱



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為我國的文化市場注入了新鮮血液,成為市場經濟的重要支撐,文化創意產業的穩步發展為我國的經濟帶來了新的內生動力,成為新的有利增長點。但是,與之而來的一些問題也逐漸顯現,比如創新能力不足,市場化速度慢,專業人才缺乏等一系列問題,帶著問題,我們在《文化產業集群演化研究》一書中找到了答案。
方永恒所著的《文化產業集群演化研究》由科學出版社出版,本書中運用復雜的系統理論研究文化產業集群演化這一問題,將文化產業集群作為一個復雜系統,運用系統分析法分析了文化產業集群中主體之間、子系統之間的關系和相互作用機理,構建了文化產業集群系統結構模型,提出了文化產業集群系統演化的判據與標度;從系統的復雜性、動態性角度,研究了文化產業集群演化機制的形成、過程的變化、動力的來源、結構的構成、模式的選擇和評價的科學性等問題,揭示了文化產業集群演化。為本行業、本領域人員提供了重要理論借鑒和實踐參考。
文化部將發展產業集群列入“十三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在不斷的實踐中,發展產業集群已經成為學術界熱議的話題。本書中,方永恒教授的視角鮮明,邏輯分析清晰,在分析文化產業集群演化的總體概括時,他闡述了文化產業集群演化理論、機制的形成、過程的變化、動力的來源、結構的構成、模式的選擇以及評價的科學性等方面,在本書中詳細闡明。
基于理論分析的文化產業集群演化。本書對文化產業集群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提出它是集多種要素、多種主體及多種聯系相互作用的綜合的系統,在這一系統中不僅具有開放性、多樣性特點,同時具備不確定性及動態性等特點。本書的作者在此基礎上構建出文化產業集群的典型模型,并探索出文化產業集群演化的標尺。
本書中對文化集群演化的機制做了分析,其機制為一種由多種要素和多種主體協同形成的復雜系統,通過各種活動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能量、信息等的交流,保持了其不斷由無序到有序、由低級到高級的演化成長。對于過程,本書提出文化產業集群演化從無序狀態發展到在時間、空間和功能上有序狀態的行為過程,并對文化產業集群演化過程進行了實證研究。文化產業集群具體的演化過程包括結構演化和功能演化。新增層次是其主要標志之一,文化產業集群內部結構就靠新增層次維系著。在動力方面,本書構建了文化產業集群協同演化的動力模型,探討其演化的動力,剖析出六種文化產業集群演化動力的作用機制,并選取最具代表性的11個動力因素,構建了文化產業集群演化動力因素指標體系。在結構的分析中,其文化產業集群網絡結構從混沌到有序、從分散到集聚的變化過程,探究了文化產業集群的空間結構由簡單到復雜、從實體向虛實結合演化的路徑。還運用社會網絡分析對常州國家動漫產業基地結構進行實證研究,證實作者提出的理論成果符合實際,并為優化常州國家動漫產業基地結構提供了依據。在對模式的解說中,本書借助世界各地文化產業發展路徑和集群形成的模式、地域特色和發展優勢,探索出文化產業集群的演進規律,基于復雜系統和動力機制提出文化產業集群演化模式的形成路徑。歸納出市場主導的漸進式模式、高新技術要素集聚型模式、文化藝術要素集聚型模式、點線分布型模式、科教型模式等典型的文化產業集群演化模式,并進行了實證分析。評價在最后提出。該書在評價過程中,引入客觀的多標度體系,結合評價方法和設計指標,構建了文化產業集群演化的評價模型,并用實證調研案例對建立的模型和方法進行了校驗。最后根據評價結果為增強我國文化產業集群演化發展,從宏觀層面、文化產業集群層面和文化企業層面提出了相應的對策與建議。
當前,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生活的追求不僅僅停留在物質層面,而更多的是享受精神層面和文化層面的追求,這也為文化產業的發展帶來挑戰,同時也帶來機遇,現如今,當文化創意創業發展遇到瓶頸時,給相關學者帶來許多的啟發。本書從文化產業集群的角度進行了新的探索與研究,所以,在面臨眾多挑戰之時,我們不妨翻開此書,從集群融合的視角下來解決文化產業發展中面臨的眾多問題,嘗試將文化創意產業與旅游文化、與創意書店、創新空間、休憩場所相結合,尋求新的內生增長途徑,來實現文化創意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文化產業集群演化研究》作為文化產業發展領域的一本佳作,為專家學者闡明了文化產業集群演化的路徑及規律,該書采取了許多的案例分析,提出了許多關于文化產業集群發展的具體路徑,為國家和相關部門在文化產業發展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借鑒和時間參考,部門理論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議為相關部門所采納,并且運用到實際的工作當中。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該書深刻的理論分析為文化創意產業的下一步發展提供重要遵循,為當前所面臨的問題指出參考路徑,不惜為一本理論指導實踐的好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