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端
2018年高考后,不少考上大學的學長、學姐回母校做招生宣傳,興奮的我在活動現場四處看看。這時,一位學姐遞給我一張紙,上面寫著“高中生活,就像是在漆黑的屋子里洗衣服。有一天燈亮了,你會發現,衣服已變得潔白如新”。我現在再回過頭去看,發現果真如此,我的高中生活印證了這句話。是的,我在黑暗中匍匐前進,用堅持為自己贏來了燈光,穿上了“新衣服”,迎來了大學的美好生活。
至暗時刻
高一時,我進入了實驗班。雖然我是班上最后一名,但全家依然是歡喜的。但這份歡喜只持續了一個月,第一次月考就直接把我拖進了黑暗之中。在全班數學平均分為110分的情況下,獲得48分的我“光榮”地成了拖后腿的主力。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在成績面前崩潰,我大哭了一場。之后的成績并沒有因為流淚而有什么起色,我始終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節奏——或許我并沒有真正去尋找。
就這樣,在一次又一次的哭泣中,我度過了高一和高二,高三如約而至,隨著而來的是我的至暗時刻——我被踢出了實驗班。
黯然搬到普通班的我,看到朝夕相處的好朋友留在了實驗班,說不傷心是假的。哭泣顯然救不了我,我不知道該怎么辦,但我知道自己心有不甘——我要改變自己,絕不能放棄,我的人生我自己做主,我一定要笑著走進自己夢寐以求的大學!
黑暗中,看到夢想
從實驗班到普通班,無論平時多樂觀的人也難免感到沮喪。跟我同樣被“流放”的同學,有的承受不了這種落差,從此就一蹶不振了。但當我看到普通班的同學依然埋頭苦干、奮筆疾書時,我的心慢慢地靜了下來。普通班的上課節奏比較慢,老師講得也更詳細,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舒適,每一堂課都能有所收獲,這讓我心里的灰色開始一點點消失。
我努力讓自己融入普通班的氛圍當中,積極參加班級的各項活動,報名競選班干部……就這樣,我在普通班的學習生活越來越順利,我甚至開始覺得心滿意足。
這時,班主任丟來一句話:“如果你想考入‘985或者‘211大學,還需要下更多的苦功夫啊!”這句話激起了我的雄心壯志——我要考上自己理想中的大學!
我開始制訂驅走“黑暗使者”——數學的學習計劃。我沒有買成堆的數學練習冊來做,而是把學校發的試卷里的習題反復刷了五遍,研究每一種類型的題、每一種解法,總結出其中的規律。
我的錯題本越來越厚,成績也越來越好。三個月后,我的數學成績在班上問鼎第一。半年后,我迎來了人生中的光亮時刻,考了文科班數學年級第一。2019年高考,我以591分的成績被華南師范大學錄取。
黑暗結束,便是曙光
如果一定要說說逆襲經驗的話,我想給學弟學妹們提三點建議。
第一,不認輸。這點至關重要,早早就放棄了自己的人,是看不到曙光的。
第二,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節奏。實驗班師資力量強,但學習節奏也快,對于基礎不夠好的我來說,顯然是普通班老師細致的講解更適合我。如果你發現某個階段自己沒有進步或者進步很慢,我建議你先別急著趕路,暫停一下,重新調整自己的節奏再上路會更好。
第三,制訂切合實際的學習計劃,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當然,這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你需要不斷地嘗試和努力。
高考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可能還會遇到重重困難,但無論生活多么黑暗,我都將奮勇前進。親愛的學弟學妹,祝福你們!終有一天,你們會迎來光明,穿上光潔如新的“衣服”,感謝那個不曾放棄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