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柄根
《動態》:比亞迪(002594)從去年下半年補貼大幅退坡以來,新能源車銷量、業績均受到較大影響,近期工信部相關負責人稱今年補貼政策保持相對穩定,同時科協主席萬鋼建議2025年前繼續執行新能源汽車免購置稅政策等,您是如何解讀該表態對于公司的影響?
孔銘:此次百人會彰顯出新能源車政策積極信號,2020年補貼有望保持穩定不會大幅退坡,這對于下游公司尤其龍頭比亞迪是較大利好,短期直接利好公司業績回暖,同時給下游產業鏈更多降低成本、增強產品力的時間。此外,2019-2020年雙積分政策面臨集中考核期,根據此前計算過市場雙積分平衡點對應行業復合增速35%,但由于2019年銷量同比下滑,若2020年行業無法放量屆時市場雙積分為負,積分價格有望大幅上漲,對于公司也是直接利好。
《動態》:2019年下半年是公司業績冰點,主要為短期成本降幅難以抵消補貼下降,車型終端漲價導致銷量下滑,目前,公司降本進度如何?
孔銘:除去常規降本以外(動力電池降本10%,其他零部件平均年降3-5%),公司通過技術進步有望實現更大幅度降本,主要有磷酸鐵鋰“刀片電池”量產(成本進一步下降15-20%,率先搭載在漢上)、動力系統升級帶來降本(單車1萬以上降低),如果降本措施下半年落地順利,測算將帶來平均單車2萬以上的成本降幅,利潤彈性有望顯現,即使2021年補貼完全退出,公司通過降本對沖后仍能保持盈利。
《動態》:近期市場人士擔憂特斯拉國產化和降價將對公司產生較大影響,對此您怎么看?
孔銘:從定價看,國產Model 3最新起售價為29.9萬(不含補貼),而比亞迪除唐(DM 起售價23萬、EV 起售價26萬)以外車型價格均在20萬以下,與特斯拉不構成直接競爭關系。長遠來看,高端車型有望率先放量,優勢在于品牌溢價和較高的利潤率,但為實現2025 年滲透率25%目標,僅靠豪華車市場遠遠不夠,2019年中國豪華車銷量約300萬左右,市場占比僅14%,因此20萬以下市場尤其8-15萬市場是放量主力,目前低價區間市場新能源車ToC 端較難放量核心原因為相比燃油車成本較高,而公司憑借技術領先和電池內供在降本方面具備較大優勢,未來若降本順利具備較強爆發力。
《動態》:近期,比亞迪股價企穩回升,對于后續走勢您是怎么來看的?
孔銘:基本面上看,短期內多重因素邊際改善,拐點臨近,中長期來看,不容忽略公司在三電技術的領先優勢,若降本方案順利,將給公司帶來核心競爭優勢,未來銷量具備較強的爆發力,尤其在低價位區間市場,同時業務分拆落地也有望帶動公司價值重估。
二級市場走勢上,目前來看,股價已經包含悲觀預期,最差時間點已然過去。1月以來,股價企穩回升,尤其是在工信部表態2020年新能源政策不會大幅退坡的事件后,股價強勢漲停,后續或仍存在一定的獲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