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9057億元,同比微增199億元;社融增量為8554億元,比去年同期少1111億元。兩項數據雖不及預期,但同比變動幅度較小,說明疫情對2月信貸社融的沖擊相對可控。此外數據顯示,2月末,廣義貨幣增長余額203.08萬億元,同比增長8.8%;M1余額55.27萬億元,同比增長4.8%;M0余額8.82萬億元,同比增長10.9%。當月凈回籠現金5062億元。市場人士表示,隨著政策著力點聚焦全國復工復產,3月的金融數據更能真實反映疫情對經濟的影響。
我國2月外匯儲備規模為31067億美元,同比降幅為0.04%。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主要國家經濟形勢及貨幣政策預期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主要國家債券價格有所上漲;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估值因素,是當月外儲規模變動的主因。統計局稱,未來,全球經濟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有所增多,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性可能加大。雖然疫情對我國經濟運行造成一定沖擊,但綜合來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疫情影響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
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3.5%;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下降1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30億元,同比下降20.5%;全國固定資產投資33323億元,同比下降24.5%;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5.3%;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0.2%;貨物進出口總額41238億元,同比下降9.6%。綜合看,疫情的影響是短期的、外在的,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上的趨勢未變。
英國央行3月11日宣布降息50基點至0.25%。3月20日,英國央行又緊急宣布降息15個基點至0.1%,刷新歷史新低。據了解,英國央行還決定將英國政府債券和公司債持有規模擴大2000億英鎊至6450億英鎊,同時擴大定期融資機制規模。英國央行稱,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沖擊程度存在高度不確定性,未來幾個月英國的經濟活動可能會嚴重減弱。此前,英國央行新任行長貝利曾表示,英國央行隨時準備向經濟注入無限量的資金,進而呼吁做空英國資產的賣空者趕快收手。
美聯儲15日將基準利率區間下限降至0%,同時美聯儲還宣布了7000億美元大規模的量化寬松計劃,以應對新冠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美聯儲聲明稱,新冠疫情已經給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國家的社會和經濟造成損害,全球金融環境受到顯著影響。本次降息將有助于支持美國經濟、穩定就業市場、維持通脹目標。20日,美聯儲再出重招,聯手九大央行救市,旨在減輕全球美元融資市場的壓力,從而減輕這些壓力對國內外家庭和企業信貸供應的影響。
歐元xK2月份CPI終值同比上升1.2%;2月份不含能源、食品、煙酒的核心CPI同比上升1.2%。德國智庫ZEW表示,歐洲經濟發出紅色警報。經濟信心指標和當前形勢評估如此程度的下滑只在2008年秋季的金融危機期間出現過一次。專家預計,今年第一季度GDP將出現下滑,同時認為第二季度進一步下滑的可能性很大。同時由于疫情,2020年歐元區全年實際GDP增速將下降約一個百分點。另外,為應對新冠肺炎“大流行”對經濟的沖擊,歐央行18日宣布7500億歐元緊急資產購買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