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順
數據存儲是多個科技領域的底層基礎產業,包括大數據、云計算、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都需要數據存儲設備。定性來看,只要下游掛鉤的行業每年都能增長,理論上數據存儲的空間就會不斷擴大。
冷數據占據數據存儲行業份額高達80%,其中光存儲是冷數據存儲最主要的方式,按權威機構的統計,這個行業的規模每年會有2000億元的增量。行業潛在空間大、政策紅利多且競爭對手少,未來肯定能跑出一些標桿企業。
我們一直在說5G、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大科技板塊未來的趨勢和機會,但不知道大家想過沒有,這些應用未來發展起來后,數據量也會呈指數級增長。以今年春節為例,單移動互聯網流量同比就增長了37%,其中除夕和大年初一兩天數據流量更是翻倍。再試想一下,如今各種網紅直播、在線+產業(教育、辦公、醫療等)以及抖音、快手等APP上面的短視頻,哪一個數據流量是低于M級別。
有數據就有存儲需要,隨著數據量增加,未來數據存儲需求也會水漲船高,而且數據存儲作為多個新興戰略產業的基礎設施,需求量會更大更確定,只要下游任何一個產業還在規模擴張,需求就不會萎縮。根據IDC預測,全球數據將從2018年的32ZB增長至2025年的175ZB,單位ZB看不懂的話,看增幅就好了,7年5倍多的增幅,成長空間非常巨大且確定。其中,中國數據增長將最為迅速,2018年為7.6ZB,預計到2025年將增至48.6ZB,占全球28%的比例,年復合增速30.4%,這樣的增速已經超過云計算了。
一般而言,數據可分為熱數據、冷數據和溫數據,熱數據指的是經常被訪問的數據,與之相反,冷數據則是極少被訪問的數據,溫數據介于二者之間。目前已經存儲的數據中,冷數據占比達到80%,所以直觀看,未來對冷數據的存儲會是需求最大的一塊。
而冷數據存儲中,按照數據存儲介質來劃分,有電、磁和光等存儲介質,也就是硬盤、磁盤和光盤等。如果按照紫晶存儲披露的BD光存儲介質0.4元/GB和冷數據占比80%計算,7年光存儲的理論規模增量為1.44萬億,平攤到每年都有近2000億的增長(整個數據存儲行業規模2500億元左右)。當然,這還包括了磁電存儲等介質。以后介質的價格會不會降?我們認為是有可能的,但是即便價格砍一半,每年新增規模也非常可觀。
此外,我們認為未來行業的趨勢還是在光存儲這塊。因為磁電存儲基本上每10年就需要做一次數據遷移,且隨著數據量增大,對數據讀取速度和安全性都提出很高要求,最重要的是能耗這一塊,光存儲的能耗可以做到只有硬盤的三十分之一。可以看到,相比磁電存儲,光存儲具備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環保性等特點,而且存儲壽命更長,單位存儲成本也較低,性價比更高,逐步替代是趨勢。
可能你會說,如此重要的產業,國家怎么都不重視?實際上,從2015年開始國家和地方政府發布的多項產業政策中,已經將光存儲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來推進和扶持,只是這個產業比較小眾,且很多時候是跟隨下游產業政策一并被提及,容易被忽略而已。比如說在大數據產業規劃中就已經出現,2018年底工信部發布《2018年工業強基工程示范企業和示范項目名單》中,更是明確將光存儲作為重點突破方向。
圖1:存儲介質性能對比一覽
圖2:A股藍光存儲主要企業
數據來源:天風證券
有政策扶持紅利,有巨大成長空間,且未來增長十分確定,這樣的產業難道不值得我們重點關注嗎?但專門聚焦光存儲的第三方企業很少,A股上市標的更少。目前光存儲中主要參與企業有易華錄、紫晶存儲、蘇州互盟信息存儲技術有限公司。國外有松下、索尼、易安信和美國網存等。此外,還有一些企業少量涉及磁存儲和云存儲領域,如中科曙光、同有股份。易華錄和紫晶存儲是A股數據存儲領域比較純正的概念標的。
易華錄(300212):公司是國內藍光存儲的領頭羊,原來主業在智慧交通,后來憑借兄弟公司的藍光技術,占據國內大容量(300G)藍光市場第一位置,在國際市場上,在該容量級別的競爭對手只有索尼。這兩年公司將藍光存儲與智慧交通等傳統業務相結合,提出數據湖概念,業務增長還不錯,業績增速逐年攀升,十分難得,當前的訂單也較為飽滿。
公司近期還公布了與華為的合作事宜,其實此前已經有戰略合作的意向,此次只是協議落地。華為具有熱數據存儲領域的產品、技術、品牌及渠道層面的優勢,剛好與易華錄的藍光存儲優勢互補,形成冷熱一體數據混合存儲的競爭壁壘,華為在通信技術和IDC領域方面的技術毋庸置疑,雙方未來的合作空間會非常大。
綜合市場的一致預期,今年市場一致預期EPS在1.21元,對應PE在40倍,估值合理。
不過有點擔憂的是,公司的智慧交通業務,基本上依賴政府投資,而政府投資經常會變,能不能中標也是個問題,訂單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紫晶存儲(688088):紫晶存儲的主業更加純粹一些,過往業績表現也十分出色。公司還是唯一一家BD-R底層編碼政策通過國際藍光聯盟認證的大陸地區光存儲企業(全球僅有9家),雖然量產產品的容量低于易華錄,但不缺技術,已經具備100G產品的量產技術。目前剛在科創板上市,市場一致預期2020年EPS為1.12元,動態PE為60倍左右,估值略貴,如果估值能跌下來,我們認為會比易華錄更有炒作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