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鐘鋆
我時常想,如果我在高三時沒有成功轉變心態,我可能無法考上北外,更無法遇見更好的自己。當我站在北外東院主樓前,隔著西三環北路望著磚紅色的北外西綜大廈時,紅墻上清晰可見的北外?;仗嵝阎何易龅搅恕?/p>
初入高三:緊張和焦慮的合奏
升入高三后,很快便迎來了第一次摸底考試。我考得很糟糕,僅僅五百多分。翻看各高校歷年的錄取分數線,我覺得好大學遙不可及。夜深時刻,我常常躺在床上想:我要去什么大學?我該怎么努力?回答我的只有一片寂靜和隨之而來的睡意。
我想我是緊張的,但是我的緊張沒能轉化為學習的動力,我僅僅為了緊張而緊張。在同學們奮筆疾書的時候,我仍按照自己的老路子走,不知道要怎樣做出一點點改變;做題感到無聊時,我會抬頭看看燈,看看窗外……時間就這樣從指縫中汩汩流走。
十二月的某一天,我突然被遙遠北方那所叫“北外”的大學深深吸引,我像變了個人一樣奮發圖強,恨不得把一天時間掰成兩天用,進入一種近似瘋狂的學習狀態:夜以繼日地做題背書,犧牲了許多休息時間,流水線式地做了一張又一張模擬卷、一本又一本錯題集……
這樣高強度的學習對于我成績的提高倒也有一些幫助——從570到580,再到590,我似乎距離北外越來越近了。然而很快,精神過于緊繃的我患了嚴重的失眠。我白天精神恍惚,課間時如靈魂出竅般趴在座位上,滿腦子困頓;晚上的我則是整夜失眠,只能與黑暗、靜謐交流,腦袋胡思亂想,總是在即將進入夢鄉時冒著冷汗驚醒,周而復始,陷入不斷失眠的死循環……
峰回路轉:心態的變奏
高三下學期開學不久,不堪重負的我瀕臨崩潰。我清楚地記得那一天,我在凌晨看了無數次手表,乞求自己快點入睡,最后一次看手表是五點多,然而六點就要起床。起床鈴聲把我叫醒時我覺得前額有種痛感,再摸摸眼角,有些浮腫。我篤定自己再堅持去上課身體一定會垮掉,于是我請了假,在家休息了整整一天,還去了一趟醫院。
這件事后,我想開了――健康比學習更重要。我不再過分關注分數,不再苛求自己,不再犧牲睡眠時間……我只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更加注重質量而不是數量,每天進步一點點,至于結果,就順其自然吧,我問心無愧。
令我驚奇的是,抱著這樣的心態,我的睡眠無論是時長還是質量,都有了增長和提高,白天很少再犯困,復習效率越來越高,課間等碎片時間也被更加有效地利用起來。我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充實感。雖然不是最早到教室,也不是最晚離開教室,但是我確實在扎扎實實地學習;雖然計劃表上的計劃不能全部完成,但我每完成一項任務都會有所收獲……從三月到六月近三個月的時間里,我就這樣堅持著,直到高考結束。
結局沒有讓我失望,我以618分的成績收到了那張心心念念的北外錄取通知書。
再回想:用心態定義自己的樂章
如今再回想起高三的歷程,我很感謝那一次心態的轉變。
我想,正是因為那一次心態的轉變,我才得以從失眠的痛苦中走出來,從而更好、更有效率地去復習,繼而在高考中取得令自己滿意的成績。
努力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沒有良好的心態,我們的努力可能就會化為一抹泡影。當我們能夠擺脫緊張、焦慮,用平常心去看待高考,不再患得患失時,相信自己,踏實努力,那我們離自己理想的大學就會越來越近。
現在,我到北外已經半年,盡管也有一段時間很迷茫,甚至偶爾不敢相信自己真的考上了北外。然而,當我站在北外的圖書館前,望著鐫刻著多種語言的圖書館館壁,館前的大樹颯颯作響,夕陽斜照在圖書館上,再回想高三的歷程,我才真正意識到這是良好的心態給我帶來的寶藏。我想,這份領悟和寶藏,將使我一生受益。
希望你我共享此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