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偉建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聽到人們談論高血壓的防治,較少有人關注低血壓的危害及防治。中醫認為,低血壓與身體虛弱、氣血虧虛、年老體衰、慢性病等有關。
日常飲食如何 “升壓”?一般來說,過咸的食物長時間食用可能會導致血壓升高。長期低血壓的朋友,可以適當吃一些含鹽量稍高的食物。低血壓患者每天攝取約12克左右的食鹽,可改善低血壓癥狀。生姜、桂圓、紅棗、核桃、山藥、百合、蜂蜜等有助于改善低血壓,可以適當多吃;芹菜、冬瓜、綠豆、山楂、苦瓜、洋蔥、蘿卜、海帶等有降壓利尿的作用,應少吃。除此之外,中醫認為,具有補氣、補血、溫陽等作用的食物,同樣也有一定的升高血壓的作用。因氣血虧虛引起的低血壓癥狀,如頭暈目眩,可以適量多吃補養氣血的食物,如蓮子、桂圓、大棗。平時注意補鐵,可適量多吃龍眼肉、蛋黃、黑木耳、豆類等含鐵豐富的食物。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平時注意健補脾腎,山藥、茯苓、薏苡仁、芡實等都是補脾的佳品。血壓過低還要多補充蛋白質、銅、葉酸、維生素C等。除以上食物外,還可適量多吃紅糖、新鮮果蔬等。常年低血壓患者,可以辨證考慮進補藥物補品,以增強體質。
下面介紹幾種藥食同源的食譜,供參考。
花生紅棗養血湯
材料:花生50克、紅棗80克、黑木耳50克、紅糖80克、蜂蜜適量。
制作方法:首先將紅棗、花生、黑木耳洗凈,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煲至花生熟爛。加入紅糖,再煲片刻,即可食用。吃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加入少許蜂蜜。
適用人群:本方適用于各年齡段的低血壓患者,但因其加入了紅糖、蜂蜜,故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損的患者不宜服用。
升壓茶
材料及制作:人參6克、麥冬15克、五味子9克,水煎后頻服,每日1劑,連服1周。
適用人群:本方尤其適用于長期血壓偏低,伴頭暈目眩、心悸氣短的患者。方中人參以野山參或高麗參為佳,也可用生曬參、紅參。如患者兼有五心煩熱、口干、易怒等氣陰虛損的癥狀,則不宜使用上述具有溫補作用的參類,可用西洋參來替代。
除此之外,也可通過按摩、導引、艾灸等方法來升高血壓,改善低血壓癥狀。
按摩法
用一手拇指適當用力按壓另一手掌心的心系反射區(位于手掌第4、5掌骨之間,近掌骨頭處),之后再換手進行,每次3~5分鐘,每日1~3次。按摩手掌心可以養心安神,增強心臟機能,提升血壓。用拇指按壓雙手上的神門穴、大陵穴各約5分鐘,每日3次,可寬胸理氣、寧心安神。用兩手掌大魚際從前額中間向兩鬢角推摩10次,以疏通腦脈,提升陽氣;雙手指尖適當用力按壓太陽穴, 隨后逐漸減輕力度,重復3~5次,太陽穴為經外奇穴之一,刺激太陽穴有提升血壓的作用;用雙手的食指或大拇指分別從鼻梁根部經過上眼瞼按摩到兩側外眼角,重復3~5次,益氣活血,提升血壓。這些按摩方法均有一定提升血壓的作用,既可單獨操作,又可循環操作。
導引法
采用仰臥位,兩臂自然伸直,放于體側,雙腿并攏,全身放松。呼吸時采用鼻吸、口呼的方法,節奏保持平穩。輕閉雙目,盡量排除雜念。頭向右轉,用右手按摩左側頸部,從左下頜角下方到左鎖骨上方,輕捋3~5次。再將頭轉向左側,換左手按摩右側頸部,做3~5次。之后取站位,慢慢吸氣,吸氣時兩臂從身體兩側向頭頂上方舉起,雙手相握,掌心向上,再慢慢伸直手指;呼氣時兩臂從兩邊還原,回到原位。吸氣,同時兩手掌輕輕按壓胸廓下部,然后放手,雙手自然下垂,半閉嘴吐氣,重復4~5次。呼氣時舉起左腿,膝部彎曲,大腿盡量靠近胸部,吸氣時放下,右腿重復此動作,每側做4~5次。上述動作每天可按順序操作1~2次,長期堅持,對提升血壓有不錯的效果。
艾灸法
選擇氣海穴、膈俞穴、百會穴、關元穴、足三里穴等穴位,用溫和灸進行艾灸。操作時,手持艾條,點燃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1.5~3.0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每日灸1次,每次灸10~15分鐘。此法可以提升陽氣,滋補脾腎,繼而達到提升血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