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偉 高曉東



1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山東省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在山東會堂閉幕。在為期4天半的會議中,來自全省各地的政協委員們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飽滿的精神狀態,緊緊圍繞推動山東省高質量發展深入協商建言,寫好了2020年第一篇高質量的“履職作業”。
共赴一場“協商”盛會
這是一場“協商”的盛會、凝聚共識的盛會。全省各界人士、各方聲音在省政協全會這個大舞臺上得到了匯聚,讓這次全會成為各方代表表達思想、觀點、訴求的協商舞臺,成為各方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的過程。
在參會人員數量上,此次會議共有1131名領導、委員和各界人士出席。其中,省領導23位,省里的老領導27位,委員815位,特邀住魯全國政協委員8位,列席人員258位。在列席人員當中,有駐濟省直有關部門和中央單位負責人,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工作顧問,省政府參事、文史館館員,各民主黨派省委、省工商聯有關負責同志,還有13位群眾代表和3位基層政協委員等。
會議首日,山東省政協主席付志方、副主席王修林分別代表政協第十二屆山東省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作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報告。“2019年省政協的工作亮點紛呈、碩果累累,令人振奮、催人奮進。”聽完報告后,委員們紛紛“點贊”。
開幕式當天,家住濟南市章丘區黃河鎮王圈村的群眾代表王和新起了個大早,“今年是我連續第8年列席山東省政協全會,我感到很光榮,帶著老百姓的期盼,我想第一時間來到會場。”王和新說。
王和新是章丘黃河阻泳志愿服務隊隊長,被外界稱為“黃河阻泳第一人”。他一直關注青少年溺水問題,并多次通過省政協“民聲連線”平臺提出建議,引起省政協和多位政協委員的關注,從而推動了“黃河阻泳聯盟”的成立,并形成了“黃河阻泳+扶貧+關愛留守兒童”的模式。王和新表示,下一步他會做好收集基層民生的信息員、政府和老百姓之間的聯絡員、大會精神和黨的政策的宣傳員。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和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初見成效的決戰決勝之年,是中共山東省委確定的“重點工作攻堅年”。作為省政協2020年“1+3+3+10”協商工作體系的“重頭戲”“第一槍”,此次會議不僅在協商中明確了省政協2020年5個方面的33項任務,也在協商中有效地把交流中的“多”凝聚成了共識中的“一”,把委員、各界人士的智慧、力量有效匯聚到了助力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的征程中。
新時代新使命為人民政協提供了更加寬廣的舞臺。委員們一致表示,一定堅持為國履職、為民盡責,按照省委“重點工作攻堅年”部署要求和省政協工作安排,充分發揮優勢作用,在強化思想政治引領、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上下功夫,以實際行動展現新時代政協委員新風采,為推進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高質量的履職“答卷”
每次全會都是委員提交“履職作業”的集中期。會議期間,與會委員圍繞事關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的重大問題和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提出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大會發言、分組討論等形式,提出意見建議3032件(條),委員履職率達到100%。各界別委員結合自身的專業特長和工作實際各抒己見,談體會、建良言。
對于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加快建設數字政府,開展“數聚賦能”行動,浪潮集團有限公司執行總裁王柏華委員和山東開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伯虎委員均表示十分贊同。王柏華表示,數據整合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這也是為什么山東省要專門成立大數據局的原因。周伯虎則用親身經歷表達了“數聚賦能”,深化政務服務改革的必要性。
隨著社會對母嬰護理服務需求的普遍提高,“月子會所”在山東各地扎堆出現。針對“月子會所”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煙臺市人防辦主任、致公黨煙臺市委主委王成華委員建議,建立明確的行業準入制度,達不到準入要求的禁止開設“月子會所”,明確監管責任清單,同時加強聯合檢查,進一步落實市場主體第一責任人的具體要求,開展深度治理,維護合法消費權益。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山東省自主創新促進中心主任李新峰委員表示,要想留住人才,必須栽好“梧桐樹”。首先要不斷健全完善科技人才分類評價和激勵機制,突出質量、貢獻和績效導向,針對不同學科門類特點,建立科學的分類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程序。同時,可以按照崗位實績制定相關政策、進行業績考核,建立與崗位職責、工作績效緊密關聯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成果轉化收益比例,通過技術股權、股票期權、現金分紅等措施,調動創新型科技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在會議第三天進行的大會發言中,15位委員就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科技創新、雙招雙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大問題作大會發言。
民盟威海市委主委、威海市統計局局長周寧委員講述了發生在威海的三個招商故事,并據此提出相應建議:一是實施專業化招商,構建新磁場;二是聚焦產業鏈招商,打造新引擎;三是注重平臺建設,拓展新載體。山東省裝備制造業協會會長、功力機器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玲委員建議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加強政策扶持,盡快建成具有山東特色的工業互聯網產業體系。蒙陰縣果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張茂玲委員回顧了她從事基層農技工作30多年的酸與甜,建議定向培養農技人員、增加農技推廣經費、運用信息網絡搞推廣,解決農技推廣遇到的瓶頸問題......
委員們用一個個真知灼見,交出了一份份積極履職的“答卷”。在大會收到的835件提案中,共立案790件,立案率達94.6%,比去年提高10.1%,立案數量增長26.8%,其中集體提案數量、特別是界別提案數量增長幅度較大,這也是去年省政協加大界別工作力度的結果。委員提案關注的領域涵蓋了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方方面面。會議期間,共有29個省直和中央駐魯單位派出工作人員參與了提案初審工作。
來自海外的好聲音
在兩會上,有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是從世界各地趕回山東列席省政協會議的海外僑胞代表。作為山東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工作顧問,他們在海外一邊講述著山東故事,一邊為家鄉的發展貢獻著智慧和力量。
已在新西蘭打拼了近30年的新西蘭山東商會會長馬永新說,他時刻關注著家鄉的發展,山東近年來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取得的成就讓他備受鼓舞。“我是1991年去的新西蘭,現在跟那時比起來,確實變化太大了,這些變化向國外傳遞出了正能量,傳遞出了文化的自信以及大國公民的形象。”馬永新如是說。
薄秀花是日照市莒縣人,在塞爾維亞旅居已近20年,目前是塞爾維亞中國中醫診療中心主任,為推動中醫走向世界作出了貢獻。她不但是一位“杏林妙手”,還是一位民間“友好使者”,通過她的牽線搭橋,塞中友誼大橋項目得以順利開展,為助推中塞兩國的友誼貢獻了民間智慧。
在日本學習、工作已有30多年的巨東英,目前在埼玉工業大學任副校長。此外,他還是日中科學技術文化中心理事長以及在日山東同鄉會會長。作為一名材料學領域的專家,他希望為山東的新舊動能轉換和創新技術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長期以來,眾多實力雄厚的華商,致力于居住國與中國的經濟合作與友好交往,為外資大規模進入,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據山東省僑商會副會長、濟南德炬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志敏委員介紹,近年來,僑商在山東投資勢頭良好,共有50多個國家8500多家僑商企業在山東投資。去年前8個月,山東新增外商投資企業1505家,其中七成是僑商。
加拿大山東商會會長賈明所在的魁北克省和山東省是友好省州關系,多年來,雙方來往密切、高層交流頻繁。作為海外僑團,加拿大山東商會在推動雙招雙引,引進國外的新理念、新技術以及助力山東企業進行海外宣傳做了大量工作。賈明表示,助力家鄉建設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海外華僑華人在祖(籍)國和家鄉建設中的作用不可或缺,也將大有可為。
此外,美國華人企業家聯合會會長施乾平、美東山東同鄉會會長王立智、美東山東總商會會長燕志富、俄羅斯山東同鄉會會長趙衛星、全非洲和平統一促進會副會長孫平原等海外顧問也分別結合各僑團的情況,積極建言獻策,為山東高質量發展貢獻海外華僑的智慧。
此次省政協全會新增了5位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工作顧問,分別是來自法國、西班牙、新西蘭、尼日利亞和烏干達的李建清、戴華東、馬永新、李曉峰、張建明。他們表示,今后將通過自己的努力,當好團結凝聚海外僑胞的橋梁和紐帶,當好山東擴大對外開放的推動者、改革開放的宣傳員、對外交往的友好使者,為山東與住在國的交流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編輯/任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