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水 趙軍 劉雨



三月的平陰,春風送暖,處處皆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在孔村鎮王莊村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總投資40.3億元的東方希望集團100萬頭生豬養殖產業鏈項目首個養殖區板塊簽約落戶于此,未來,該項目在孔村鎮的布局情況,將以王莊村為核心向四周輻射,達到800-1000畝的用地規模,建設5000頭種豬養殖場,年出欄育肥豬12.5萬頭;
在榆山街道,總投資14.8億元的桑樂整體廚衛裝配式產業園項目、總投資3億元的榆山標準廠房建設項目、總投資約24.54億元的平陰縣2019棚戶區改造項目已破土動工,正孕育著發展的無限潛力;
在安城鎮東部產業新城,總投資20億元的產發置業平陰產業孵化園項目、總投資18億元的山水綠色建材產業園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它們將為平陰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不止于此。在玫城平陰,忙碌的還有奮勇當先、大干特干的人們。他們擔任項目服務大使,從企業辦理核名、工商注冊登記到竣工投產等30項審批手續全部全程代辦,讓落戶的企業“一園不出事辦成”,在這里詩意棲居、安心發展。
項目建設平陰有品質
14個項目列入市級重點項目,總投資241.9億元;9個項目參加全市重點項目春季集中開工儀式,總投資140.3億元;今年1月份,已落戶億元項目3個,總投資58.7億元......一個個鮮活的數字正是平陰凝神聚力抓落實、滿懷激情展作為的生動實踐。
原來,自春節過后,平陰便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舍我其誰的責任感投入到干事創業的新征程,以“沖刺”的節奏攻堅大項目、蹄疾步穩抓開局,在全縣范圍營造了“千軍萬馬跑項目、千方百計抓招引”的生動局面。
此次集中開工的9個項目,尤為引人矚目的當屬平陰縣分會場的所在地——產發置業平陰產業孵化園。這個總投資20億元、2019年計劃投資13億元的項目是平陰縣為提高項目承載能力,開辟出的一條“輕資產、重資本”的招商新路徑。該項目重點圍繞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軍民融合類項目進行布局,待孵化園50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全部建成后,可實現10余家規模以上企業拎包入住。目前,入駐孵化園的濟南清河電氣有限公司年產1萬臺智能配變器、德泰紙業有限公司年產2.6萬噸生活用紙加工項目已開工,儒商大會簽約項目國智匯汽車產研基地項目也同步開工,主要建設濾殼自動生產線、濾芯自動生產線、濾清器總成生產線、四智灌裝線、產品展示體驗中心等,將為平陰機械裝備制造產業注入新動能。
此外,濟南伊利、桑樂整體廚衛、山水綠色建材等7個工業產業項目預計總投資120.3億元,達產后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185億元,利稅30億元。投資24.5億的全縣棚戶區改造項目實施完成后,將有效提升群眾宜居度、改善城市形象、促進產城融合發展。
項目落地平陰有速度
一個個“含金量”十足的項目,是平陰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加速項目落地,平陰有速度。2月22日,在孔村鎮王莊村簽約落地的東方希望集團100萬頭生豬養殖產業鏈項目首個養殖區板塊便是對這一速度最為有力的見證。
從1月9日中共平陰縣委書記、縣長帶隊在東方希望集團上海總部簽約,到2月22日該項目正式在平陰選址落地,中間僅隔了44天,但如果剔除平陰縣“兩會”、春節、元宵節等重要活動和傳統節日,有效工作日不超過30天。縣、鎮、村三級干部發揮“四千四萬兩百”招商精神,愣是把項目“藍圖”變成了“施工圖”。
“平陰上上下下涌動著干事創業的激情和活力,人人都在想干事、干成事,這也是當初濟南市投資促進局向我推薦平陰的一大理由。同時,平陰暢通的政令讓人嘆為觀止,凡是今天能解決的問題,絕不拖到明天;涉及項目的兄弟部門之間不分你我,配合默契。這里的營商環境好,不負‘中國玫瑰之鄉的美譽。”東方希望集團山東公司投資經理張明亮表示。
未來,東方希望集團100萬頭生豬養殖產業鏈項目在孔村鎮的布局情況,將是以王莊村為核心向四周輻射,達到800—1000畝的用地規模,建設5000頭種豬養殖場,年出欄育肥豬12.5萬頭。
貼心服務平陰有態度
項目建設,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根本。平陰縣一直深諳此道,不遺余力地推行“全程服務三代模式”,成立“一次辦成”改革指揮部,建立優化營商環境投訴處置機制,推出重點項目服務大使,變“你來跑”為“我來跑”,加速項目進度。
從項目簽約到項目投產,每一處細節平陰縣都做足了功課,下足了功夫。當項目簽約后,平陰工業園區及相關街鎮全程代辦審批手續,由“項目方跑”變“由我來跑”;在項目建設期,成立建設項目管理公司,根據企業需求量身定制標準廠房,全程代建;項目投產后,對接社會化服務公司,為入駐企業提供統一住宿就餐、集中辦公、子女入學等全方位服務,讓落戶的企業“一園不出事辦成”。
而到了行政審批辦事大廳,無縫對接的就是政務服務中心的集成代辦服務。“大廳內的事,無論是經濟開發區代辦人員還是企業來人了,進了門就不用再管了,我們來跑。”平陰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局長韓彬表示。
同時,平陰縣還配備了由審批服務部門一二把手擔任的服務“大使”,并給各位“大使”和幫辦提出了“三到場”即到項目單位溝通交流,到項目現場解決困難問題,到上級部門轉辦匯報的任務要求。“其實我見重點項目的負責人見的并不多,見的最多的卻是經濟開發區和項目涉及街鎮的代辦人員,即便是見面次數多一些的項目財務人員,他們也都不是自己一個人來中心,往往都是代辦員陪著一起來。”韓彬說道。
正是源于這些優質、貼心的服務,一個個項目在這里建成投產,一家家企業在這里茁壯成長。如今,行走在平陰這座美麗的城市,抓項目、促發展的春潮正撲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