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年我去洛陽,為新出的一本書作巡回講座,和闊別多年的老同學郎麟會面。白天忙于行程,無法深聊,入夜后,他說帶我去吃本地正宗的夜宵。
那一條街道煙火繚繞,都是十幾二十年的老店,來得遲了,連露天場地都沒有座位。鴿子湯格外鮮美,烤串也恰到火候,賣煙和果盤的小販穿插其中。
夜市的食物風味濃郁,大盆大碗,看起來略微粗糙,不夠精致。但是,好就好在,不用拼斗勸酒,沒有生意場的壓力,卷起袖子,丟開筷子,手剝鹵味花生,從球隊新聞到回憶大學時代的故事,從文壇八卦,到不同地方的食物,海闊天空地“侃大山”。
我們自斟自飲,你一口酸奶,我一口啤酒,心甜意洽,開心快活。
他說他最大的遺憾,是本科明明學的是中文系古代文學專業,畢業了卻從事廣告業。我的這個老同學,有著忙忙碌碌做不完的活。
廣告是創意行業,他打心眼里喜歡的是更加文藝的表達,但客戶想要的形式,偏偏總是那么俗。實話實說,每次在朋友圈看他談及工作,都是形形色色的煩惱與無奈。
不過,他的另外一部分生活,卻是作為一個美食作者,采訪美食老店,寫一些讀了讓人口齒生津的文字。
隔天,他又給了我兩個驚喜。原來,他還跟人合伙開了一家挺大的云集圖書館,還開了一家小小的甜品店,堪稱身體力行的文學和美食實踐家,令我特別羨慕。
我一直以來,也有這樣的小小夢想,嘗盡美食和擁有書店,可惜至今尚未實現。
日常生活的表象褪去,我見到老同學充滿意趣的另一面。熙熙攘攘的夜市是地道的人間煙火,我從老同學的身上,觀照自己心中的意念。
做廣告肯定比書店來錢,當他放下手頭的主業,沉浸于自己的喜好偏愛,整個人都熠熠生輝。
他在工作主業上的煩惱,并沒有影響他文藝雅致的私人生活。我看著他有時茶酒詩文,有時抨擊業內殘局病況,覺得非常和諧統一。
一個人的喜好,完全可以自己去成全。風花雪月,是世間的好東西,是俗世打滾的我們,為自己保留的一畝田。
在這畝田里,清風和明月會來相照,大雪紛飛的時候,有人獨立雪中,凝神欣賞。花開花落,折下的一枝一葉,所有的過程之美,都屬于我們自己。
(編輯 邢多多1048572239@qq.com,西米繪圖)
沈嘉柯,男,湖北省作協全委會委員、湖北省青聯委員,已出版《沈嘉柯精選集(三卷本)》《最美古詩詞:人生是一場雅集》等50多本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