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海燕



中國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先生,曾赴美國拜訪建筑大師賴特,,賴特問及來訪目的,梁思成說:“我是來學習建筑理論的”。賴特當即一揮手:“回去吧,最好的建筑理論在中國。
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建筑除了是建筑,它還是一場浩大的藝術創作,更是社會文化中最巨大的物化存在,它的每一磚、每一瓦都顯示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過往的文化創造。所以,有人說,中國的建筑就好像中國人的性格,是緩和的。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中國的傳統建筑都是向地面四處有序地鋪開,主次分明、均衡對稱、秩序清晰。
而最富有這一倫理精神的建筑形式,就是中國的院子。
無論是北京四合院,還是晉商的大院,亦或是蘇州的園林,無一例外顯露的是中國人“中和內斂,不事張揚”的處世哲學。
院子是中國傳統文化最強烈的一個符號。青瓦粉墻、木門銅鎖,記憶里的中式院落,象征著家,象征著家族記憶,也是中國人生活中最溫暖的一部分。
正因此,中國人對院子的情結可謂深人骨髓,如今,不出青島也能體驗南北方園林之美。在這里,白墻灰瓦、亭臺樓閣、小橋流水,真真是“風景美如畫”。
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的唐島灣濕地公園,在借鑒國內外知名景觀公園經驗的基礎上,將本土文化底蘊和自然風貌特色相結合,令漁網廊架、特色剪紙、海草房屋等本土文化元素在公園建設中不失韻味的呈現在游客面前。
中國院子,便是潛藏在公園內的藝術文化瑰寶。
中國院子主題定位為,營造東方美學小鎮,回歸中式生活園林。而綠意蔥蘢的唐島灣濕地公園,曲徑通幽,55棟古建筑星羅棋布,水鳥翩躚,翱翔于海灣和湖泊之間。據介紹,中國院子一期項目占地5.4公頃,建筑面積約25000平方米,由南方院子和北方院子兩部分組成。其中,南方院子占地約2.8公頃,含古民居20座、亭臺6座,匯聚了從江西、浙江、福建等地遷建的明清“徽派建筑”,粉墻黛瓦,飛檐翹角;北方院子占地約2.6公頃,含古民居24座、亭臺5座,多為從山西、陜西等地遷建而來的“晉派建筑”,厚重大氣,磚雕精致。
中國院子聚焦主題,以“文創產業”和“文旅休閑”為兩翼,精準融人青島西海岸新區鳳凰島國際旅游度假區的功能定位。項目運營理念明確要打造3個中心:文化中心,以文創產業拉動,體驗傳統文化精髓;藝術中心,植人教育培訓業態,兼具博物展覽;休閑中心,吃住娛樂服務,設置親子互動場所。樸素的青磚,手作的木雕,經過歲月的洗禮,古建筑細節折射出歷史的光澤。
走進中國院子,就如同翻閱一部古建筑之書,讓人深陷其中。
南方院子:
徽派建筑彰顯南方的溫婉
“一個院子一部書”。在南方院子,你可以深人了解屬于南方建筑的溫婉,中國家族聚居的傳統,每個住宅都是一個細節繁復的微型社會。外部邊界清楚,每一分支在內部有其獨立的空間。每個家族在臨街一面都有自尊的面相,彼此因差異而對話。這種差別雖小,但卻是決定性的。
例如,南方1號院瑞氣高凝,位于南方院子人口處,始建于清代中期,為典型贛派民居。院落人口形制簡單,是贛派建筑中簡易的大門做法,沒有多余裝飾和繁雜結構,僅用紅石組成門框,“瑞氣高凝”4字匾額懸于正門之上,展現了一座古樸內斂的古民居。
南方2號院梅花深處,以暢通的格局、安樂的氛圍,遺世獨立于唐島灣公園。這座院落來自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里塔鎮歐坊村。名字跟隨原建筑而來,石刻門頭匾題字“梅花深處”。推測原建筑建造時可能周邊有梅花樹林圍繞。復建后的梅花深處,墻面以青磚砌筑,局部嵌以精美雕刻。梅花深處平面呈長方形,為單串堂廂式。內部空間暢通,兩個天井自然采光,通透雅致。建筑裝飾上以木雕為主,集中在正向堂面和圍繞天井的露明木構件上。建筑內部的梁架結構為穿斗式,立柱石材柱礎采用鼓型疊加八角形柱礎,撐枋形式有鰲魚撐和鳳頭撐。屋頂不設天花(吊頂),梁架采用珍貴木材,髹以桐油,局部雕刻略施彩色,古樸典雅不失生動。
南方4號院太邱舊第與2號院梅花深處,同樣來自江西撫州南城里塔鎮歐坊村。兩棟獨立的建筑,原本是一套宅邸的兩座院落。4號院雖然面積較小,但造型更加方正,是迎客的前堂。4號院正門處采用八字形門樓,向內凹退,給人以門前停留、避雨的緩沖空間,門樓上起山墻,設有木門罩,在門頭加披檐,墻面在門頭加披檐,墻面局部嵌以精美雕刻。建筑內部的梁架結構為穿斗式,柱與柱之間用穿枋連接,構成一組排架,排架間用撐枋和其他構件連接以加強剛度,穿枋用料較大。屋頂不設天花(吊頂),梁架髹以桐油,局部雕刻略施彩色,古樸典雅不失生動。
南方5號院玉帶文峰是南方院子中惟一的祠堂建筑。走進正廳,梁架上鑲有木刻蓮蓬裝飾,含有多子多孫、好運連連的寓意。祠堂又稱宗祠,是傳統生活祭祀先賢的場所。在宗族倫理中,家族觀念相當深刻,往往一個村落生活著一個家族或者幾個家族,建立自己的家廟宗祠。祠堂建筑記錄著家族的輝煌與傳統,是家族的圣殿,也是家族文化連綿傳承的象征與標志。祠堂也是家族的聚會和社交場所。有的宗祠附設學校,族人子弟在這里上學。正因如此,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空間大、質量好。越有權勢和財勢的家族,他們的祠堂往往越講究,高大的廳堂、精致的雕飾、上等的用材,成為這個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種象征。
南方6號院水邑山環,建筑門樓采用了八字形獨立門樓,門罩采用了木牌樓形式,在門頭上加披檐。從建筑體型看,層樓疊院、高脊飛檐、青磚灰瓦。半掩半露的雙披屋頂隱在層疊的馬頭墻之后。階梯形馬頭墻高起于前,翹首長空,既可防火防風,亦可擋盜防賊。據介紹,建筑采取原拆原建,既保留了中國傳統建筑的氣質神韻,又通過現代技藝的改進實現了功能與審美的突破,取法極致,至臻完美。門房的前檐部軒廊的穿坊雕飾了蝙蝠與花瓶,寓意平安富貴,并可見威嚴的獸面吞頭紋垂掛,用以鎮宅。在這里,建筑處處都是精心雕琢,從造型到工藝都與古法對應。每一種紋理,每一處細節都做到有據可依、有典可循。
南方7號院硯田勤耕,原址位于浙江省西南部麗水市,始建于清代晚期,為二層磚木結構。房屋使用浙江民居造型的傳統符號:白墻、灰瓦和粟色的門窗裝修。格局規矩嚴整,平面長方,四合型天井合院。這是一種圍合性結構建筑,圍繞著正方形或長方形天井形成一個“回”字,四周皆有房間,房前屋后多有廊道,起到了貫通、擋雨、遮陽的作用。“四水歸堂”是徽派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在風水理論中,天井和“財祿”相關。經商之道,講究以聚財為本,造就天井,使天降的雨露與財氣,不至于流向別處,四水歸堂,四方之財如同天上之水,源源不斷地流人自己的家中。
內部穿斗式梁架結構,穿枋用料較大。柱與柱之間用穿枋連接,構成一組排架,排架間用撐枋和其它構件連接,從而組成木構架空間的框架體系。不設天花(吊頂),梁架髹以桐油、清漆防腐,突出浙江民居地方特色,古樸典雅中不失華美生動。大門是民居的門面,牌坊式門樓,門樓磚砌,門樓上磚雕工藝繁縟精細,樓頂花磚疊澀出挑,飛檐翹角,肅穆華麗。
南方8號院魚躍鳶飛,建筑人口形制簡單,是贛派建筑中一種簡易的大門做法,沒有多余的裝飾和繁雜的結構,體現江西民居的特點。進門后寬敞開闊,建筑整體的中軸對稱布局貴和尚中,受程朱理學的影響,尊崇儒家的中庸與內斂。中軸線上依次串連門廳、天井、正堂、天井與后堂。門廳兩側設下房,樓.梯分設正門及后堂的左右兩側,二樓不住人,用于存放儲物,梁架高度較低。在魚躍鳶飛中,體現出了贛東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建造智慧。特點是在堂前設天井,既重采光通風之實用,又賦四水歸堂之內涵,同時將外在自然內化于院落中,人與天銜接起來,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南方9號院北軒靜守為新建仿古建筑,外觀粉墻黛瓦、木構檐廊。硬山屋頂兩端高起馬頭墻。江南傳統民居建筑的墻體之所以采取這種形式,主要是因為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建筑密度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較突出,火災發生時,火勢容易順房蔓延。而在居宅的兩山墻頂部砌筑有高出屋面的馬頭墻,則可以應對村落房屋密集防火、防風之需,在相鄰民居發生火災的情況下,有隔斷火源之功用。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種特殊符號。在建筑中,體現了現代實用需求與傳統民居風格的結合,木雕工藝技術與藝術手法的嫻熟運用,其風格明快,工藝精湛,圖案豐富,意義深遠。反映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天人合一的崇尚,對傳統倫理道德的尊重與認同。
南方15號院茹古涵今,整個建筑內部全部為木結構支撐,是典型的穿斗式構架。屋內不設分局,營造出寬敞通透的空間視覺效果。建筑內部空間左右對稱,協調統一,木柱結構工藝精湛,裝飾藝術手法嫻熟,其風格簡約,內部構件不施彩繪而彰顯木材本質之美,雖雕飾較少但盡顯素雅。從建筑外觀上看,白墻青磚,構思精巧,木雕、磚雕融為一體。
南方19號院接秀山房建筑外觀嚴整莊重,敦厚質樸,使用功能較強。山墻做層層跌落的馬頭墻,造型優美。建筑外部人口門廊上方有月梁橫跨,梁上有雙鹿,鹿通祿,寓意財源廣來,兩端和雀替上雕有牡丹,寓意開門富貴。建筑內部結構采用階梯形天井式布局,由廳堂,住房與天井三大空間組成,內木構承重與外磚墻承重相結合。兩處天井作為住宅核心內聚空間,具有采光、集雨、通風之功能。一重天井一重天,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此外,接秀山房的門窗的木雕也尤為出眾。隔扇門為回字形隔扇,中間的格心為牡丹紋。絳環板上雕刻精致的雙龍戲珠,與寶壁上方的木雕相呼應。后天井兩側欄板則選用了精致的拐子紋窗扇,呈現出一種理性古樸的美。
南方21號院西峰秀色,正門處采用八字形門,向內凹退,給人以門前停留、避雨的緩沖空間。工匠們用幾十米長的繩索,捆綁起一把柄長七八米的大錘。喊著號子,掄起繩索,拉動大錘。應聲而落,敲打榫卯結合部,木與木之間,咬合精準結實,搭起鋼筋水泥不可比擬的傳統空間。傳統的意蘊滲透在建筑構件之中。柱與柱之間用穿枋連接,構成一組排架。排架間用撐枋和其他構件連接以加強剛度,組成木構架空間的框架體系。21號院是南方院子中面積.最大的一座建筑,功能為官邸。建筑的內部細節裝飾,襯托著一個家族的尊榮。
此外,南方12號院積善余慶、南方10號院科甲世通、南方7號院硯田勤耕……每一座院子都各富特色。而這些,也讓我們明白,營造一座園林,可以包羅文人對理想世界的全部想象;改造一座有生命有歷史的老建筑,隱含著現代人的微妙心態。
北方院子:
晉派建筑彰顯北方的磅礴
北方院子以山西民居為主,融合了多種風格的建筑特色,組成了多重院落的建筑群。北方院子隨地形地勢,臨水而立。整個布局座北朝南,星半封閉狀態。全院布局嚴謹,設計精巧,磚瓦磨合,技藝精湛,很值得觀賞一番。周邊有4座亭子,全部矗立水邊,古色古香,高大氣派。或富麗堂皇,色彩濃艷;或質樸莊重,典雅清逸;或結構精巧,雍容華麗。掩映著郁郁蔥蔥的花草樹木,給人一種幽靜奔放的美。
北方院子近似方形,緊靠人工湖,沿水而建,中軸線布局。人口處有一座精致華麗的門樓,就是進人院子的正門。房屋為磚墻瓦頂木結構四合院為主,院落之間由華麗的垂花門樓分隔。高墻深院,裝飾繁麗,雕刻精美,氣度森嚴。
院中的花園頗有江南園林的韻味,也讓厚重樸拙的北方院子多了幾分靈動與嫵媚。院子中間是一條不規則的小溪,沿岸假山瘦石,樹木花草,相映成趣。小溪上一座精致的小石橋,像白色的玉帶,連接著綠波兩端,而不遠處小巧玲瓏的涼亭,分外華麗。春暖花開時,亭中小憩,蜂歌蝶舞,流水潺潺,該是多么的愜意。
院中建筑無論平房還是樓房,大多是磚木結構,共同特點是規劃嚴謹、空間內向、裝飾豪華、內涵深厚。房屋外觀風格多樣,錯落有致。而細部的塑造獨具特色,成為具有地域和民俗特征的景觀。房屋的門窗多以厚重的木質為主,結實耐用,配以赭色、棗紅色等,莊重大方,而講究的裝飾,雕花的圖案,更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北方院子的雕刻也是很有藝術價值的,圖案內容豐富,做工精致考究,而且都有深刻的寓意,寄托著院主人的美好愿望,令人遐思不已。
北方院子的美,在于既有詩情畫意之幽,又有夢回從前之境,在于一石一木、一磚一瓦的點滴體悟,把中國人的含蓄、內斂、唯美以及太多美好向往融人了其中。
中國院子不僅以原拆原建的明清古建筑群落為建筑外觀,更是集民間工藝、影視文化和非遺項目為內涵的中國文化高地。中國傳統的建筑,既沒有建筑師,又沒有建筑理論著作,也沒有建筑設計教科書。它存在于哪里?它存在于活著的工匠體系里,存在于手作的經驗之中。
從古至今,中國人的院落居住情結,從來沒有改變過。庭院對于中國人而言,是一種休養生息的精神家園,讓奔波不安的靈魂得到詩意的棲居。以古建筑為載體,中國院子將文化變得可觸摸、可體驗、可消費,把古建筑的拼圖嵌入新舊動能轉換的大趨勢,使之融人高質量發展潮流,迸發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