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華僑最高學府”之稱的暨南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由國家創辦的華僑學府,是目前全國境外生最多的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綜合性大學,直屬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學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創立于南京的暨南學堂。后遷至上海,1927年更名為國立暨南大學。抗日戰爭期間,遷址福建建陽。1946年遷回上海。1949年9月合并于復旦、上海交通等大學。1958年在廣州重建,現在廣州、深圳、珠海三地設有四個校區,校園占地總面積2615.4畝。學校積極貫徹“面向海外,面向港澳臺”的辦學方針,建校至今,共培養了來自世界五大洲106個國家和我國香港、澳門、臺灣3個地區的各類人才20萬余人,堪稱桃李滿天下。

學院大樓
暨南大學藝術學院于2005年1月正式成立,是暨南大學在百年之際成立的第20個專業學院。學院由著名影視藝術家、書畫鑒賞家張鐵林教授任首任院長,現有師資均由海內外音樂、美術、影視和新媒體設計各領域的精英構成。眾多中國書畫、音樂、影視、動畫界的知名專家學者均是學院客座教授。學院正努力建立年輕的、朝氣蓬勃的精英師資團隊,全力將暨大藝術學院辦成有特色的中國藝術教育科研創作基地。
藝術學院現設有美術系、新媒體藝術系、影視系和音樂系,開設美術學、動畫、戲劇影視導演和音樂學4個本科專業,并附設學科研究拓展及藝術創作交流機構,如暨南大學書法研究所、大學生藝術素質教學部。2010年6月,獲美術學、動畫文學學士學位授予權;2011年6月,獲音樂學文學學士學位授予權;2012年6月,獲導演文學學士學位授予權。2013年,按教育部規定新增藝術學學科門類,設置藝術學學士學位。2014年5月增列藝術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學校圖書館
學院現有在職教工47人,其中教師40人,教授9人,副教授15人,講師15人,助教1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14人。聘請外國專家1人,返聘教授2人。
當下多元化的社會形態要求新的知識結構,不同藝術門類與科技、科學與人文學科之間的傳統分界正逐步消失。綜合知識和素質結構直接影響人才成長。因此,藝術學院在籌建之初,便有了建設藝術學科大平臺的構想與規劃,即電影導演+新媒體動畫+書畫鑒賞+音樂表演。這將充分利用綜合性大學的優勢,解決傳統藝術學院單一學科領域營養不均衡的狀況,將單一藝術學科回歸到藝術范疇的大自然形態中,在不同藝術門類的差異中尋求發展與突破。藝術學院的各個專業將相互提供藝術修養與技術、師資、設備的支持。
暨南大學作為中國著名僑校,一直有著廣泛的國際溝通,與世界接軌是保證本院特色的宗旨之一。學院師資來自世界各地,都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業界資源;生源來自海內外和全國各地,帶著不同的文化背景與專業特長。學院時刻關注國際性的業界動態,直面并參與國際性的競爭。

藝術學院-藝術實驗中心

藝術學院學生畢業設計的作品獲中國動漫金龍獎銀獎
藝術學院擁有暨南大學歷史最悠久的白樓作為獨立教學辦公大樓,面積約3243平方米。大樓古典雅致,茂林環抱,鬧中取靜,是從事藝術與創意工作的絕佳場所。全新的繪畫寫生室、書畫鑒定室、書畫裝裱與修復室、二維動畫制作室、動畫檢驗實驗室、計算機動畫制作實驗室、電子音樂制作室、多功能器樂演練室、錄音棚、影視觀摩廳、影視后期制作室等一系列專業工作室已經建設完成。所有這些教學和研究設施以及先進器材將最大限度地釋放學生無盡的創意思維,極大提高作品的表現力和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