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市農業農村局 郭會彥
辣椒為茄果類蔬菜,有“辣椒”和”甜辣”,人們習慣以有無辣味和辣味的輕重分為“辛辣椒”和“微辣椒”。辣椒是我國人民喜食的蔬菜和調味品,甚至已成為部分省(區)人民的特殊嗜好,并逐步遍及全國。辣椒營養豐富,且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據測定,辣椒果實中含有的維生素A、維生素B高于黃瓜、番茄、茄子等果菜類,特別是維生素C的含量比以上菜類高4-7倍。辣椒作為調味品,是因為辣椒中含辣椒素,少量食用,能健脾開胃,增進食欲,幫助消化,而且還有驅寒除濕、舒血活絡等藥用功能,對關節炎、凍瘡、青蛇咬傷、腋臭等也有一定療效,因此被譽為“健康食品”。隨著種植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辣椒種植面積呈逐年增加趨勢。在種植模式上,以地膜辣椒為基礎向大棚辣椒、麥茬辣椒發展,并且還打破了原來單一的以菜椒為主的模式,逐步規模發展三櫻椒、七寸紅、三系雜交辣椒,為滿足廣大農民對技術的需要,本文就有關重點技術介紹如下。
播種前用10%高錳酸鉀進行種子消毒,選晴天曬種2-3天,采取溫湯浸種,用55℃-60℃(即2份開水兌1份冷水)浸泡種子10-15分鐘,可起到殺菌作用。種子消毒后用清水洗凈,冷卻后浸泡5-6小時后,放入1000倍多菌靈液中浸30分鐘消毒,或用1000倍高錳酸鉀溶液浸種10分鐘,也可以消毒。浸種后直接播種。
1.采用漂盤育苗,每穴播1粒種子、待育苗盤入棚后每天(早、中、晚)觀察棚內溫度。待種子出芽后,要注意棚內溫度保持25℃-30℃,長出真葉3-4葉后要進行第二次施肥,均勻放入育苗池水中;噴施微肥(指葉面肥)和病毒唑,同時使用10%吡蟲啉防治蚜蟲,以減少病毒病的發生;及時除去雜草,用70%的甲基托布津、500倍多菌靈、72%農用鏈霉素、800倍甲霜靈錳鋅藥液噴霧,配合葉面肥施用,或克病靈1000倍液防治苗期的猝倒病、立枯病等。適時揭膜進行煉苗。
2.小拱棚育苗:應在農歷二月二左右進行,洗種、消毒、浸泡、防治病蟲害的操作步驟與上一步基本相同,苗床播種及后期管理有很大的差別,小拱棚育苗要先整理苗床,苗床要選擇沒有除草劑殘留和其他農藥殘留的土地中,以長6米、寬1米的標準,“鄧州紅”系列1、2、3號品種每畝以2-3米為宜,“鄧州紅”4號、5號苗床每畝4-5米,整地時耕土20厘米深為宜,土深了苗子的毛細根會扎得很深,拔苗時會傷根。整平苗床后每米苗床用有機肥1千克、硫酸鉀復合肥0.5千克,先洇水透徹后用細土填平苗床,待水洇干后播種,撒種時要分2到3次重復撒播,然后用篩好的細土蓋上,以0.5厘米厚為宜,插好小弓棚,先平蓋地膜后再蓋好弓膜,封閉四周,到苗子出土收回平蓋地膜,當溫度25℃以上后開始小面積通風,隨著溫度和苗齡的增加,再加大通風口。
3.麥茬辣椒育苗,應在4月15日至25日,最晚不能超過5月1日進行,苗床可用地膜或黑網遮陰,出苗后白天可全部掀開,下雨時要注意蓋膜,以免苗子旺長,在定植前7至10天練苗。

選地整地:選擇未種過茄科作物的地塊,避開有藥害地種植。移栽前15天進行整地,一般可以每140厘米連溝開廂起壟,壟高25-30厘米,溝寬20-30厘米,壟面定植兩行辣椒為宜。
施肥:在廂面上窩施或溝施辣椒專用肥或硫酸鉀三元復合肥50千克,每米15克窩施復合肥或者溝施復合肥90克左右;每畝再加50-100千克有機肥作底肥(可增加到每畝200千克),施肥后整理廂面噴打殺地下害蟲藥后即可蓋膜,等待移栽。
移栽:待辣椒苗長到6-8片真葉時移栽,在苗床上打頭,7-9片葉為宜,栽前一天用500倍多菌靈或400倍甲霜靈錳鋅、72%農用鏈霉素藥液噴霧一次,做到帶藥移栽。移栽時按雙行打窩,窩距可根據品種不同而定,常規品種每窩2株,雜交種每穴1株。將苗連同基質栽入打好的穴中形成淺燈盞穴型,澆透水;用細土將穴孔蓋住,壓緊薄膜。
1.定植后,發現死苗應立即補植,以保證全苗。為了防止雨水大量從根部進入,引發病害,植株倒伏,還應在根部壅土。
2.灌水排水:辣椒定植后若遇高溫干旱,必須灌水,有條件的應使用滴灌技術;若遇連續陰雨連綿,要注意排水,以免受澇,淹根死苗;開花結果期要適時灌溉,供給足夠的水分。
3.追肥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生育時期,適時、適量追肥。
輕施苗肥:辣椒定植成活后,結合中耕、灌水、施苗肥。每畝施尿素8-10千克。
穩施花蕾肥:一般畝施生物有機肥100千克,硫酸鉀復合肥25千克,促進分枝、多結果。
重施花果肥:每畝施復合肥10千克,尿素7-8千克,拌勻后在根旁8-10厘米(2-3寸)處打孔施入,澆水蓋土。
補噴葉面肥:結椒后可用磷酸二氫鉀500-600倍液結合防病均勻噴施于植株葉面上。
4.病蟲害防治:辣椒開始開花和采摘后是預防病毒病、真菌細菌、蟲害的重要環節,夏秋季節高溫,雨水較多,為預防發病,進入6月中旬時每畝可用瑞錳鋅2-3兩,按10%兌水每株10克施入植株根部,進入7月下旬每畝用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防白粉病;初花后用400倍甲霜靈錳鋅或500倍多菌靈藥液進行噴霧,以防疫病發生,一般每隔10-15天一次。噴藥應選擇晴天,若噴后4小時內下雨,應重新補噴,對霜霉病、灰霉病、葉霉病、根腐病、炭疽病、葉斑病等病害要用辣椒病全殺進行防治。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5.適時采收:根據用途和需要進行,如“鄧州紅”系列1、2、3號就需要采摘比較早一點;干辣椒果實深紅成熟及時采收,對紅熟果實若不及時收摘,一是影響上層結果;二是果實成熟后遇陰雨天氣,可出現落果、裂果、炸皮霉爛,降低商品價值。
因此,為了不影響植株生長和開花結果,減少養分消耗,增加產量和提高品質,應在辣椒果實成熟后及時分次采收,即紅一批采一批。采收應在晴天進行,以便及時賣鮮、烘烤、晾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