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4月23日報道,原題:解封之后的武漢這里是聯想位于武漢郊區生產平板電腦和手機的工廠,每個工作日,來上班的員工都要向主管報到,至少測四次體溫。該工廠在疫情發生后關閉了兩個月。重新開工前,原先的日常工作流程都經過重新設計,以最小化感染風險。負責安全措施的人叫齊岳(音),是聯想集團武漢工廠的負責人。他是武漢千萬人口中的一員,他們在經歷了本世紀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后正努力恢復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正常。
在很多方面他們做得很不錯。這個千萬人口的工業中心面臨在努力復工復產的同時控制風險的兩難境地,世界各國很快都會遇到這個難題。齊岳認為,聯想應該處于助力經濟恢復的有利位置上。平板電腦的需求在增加。
天色破曉,武漢小心地恢復運轉。路上的車明顯增加,上班族魚貫而入城市中心的辦公樓。但非常明顯防控措施還在執行。這是首當其沖受新冠病毒沖擊的城市,采取了人類公共衛生史上最強的控制措施,即便這樣,風險仍未完全解除。盡管如此,武漢的商業還是希望安全而迅速地恢復正常。
姚俊(音)是努力向前看的人之一。她是武漢威和光電有限公司的創始人,這家公司制造焊接頭盔和防護面具,出口到法德美。“我們不能出現一個病例”,姚說,生產線能運轉的每一天都很重要,正努力補足今年頭幾個月沒能完成的訂單。疫情讓姚開始重新思考人生。去年她近一半時間都在出差。現在她想花更多時間在家,和家人在一起。市場營銷公司創業者馬仁仁(音)正努力讓他的公司恢復運轉,“過去數年來我們不停地工作,追逐每一個機會……我認識的每一個人在2020年都只有一個目標:生存。”(吳明譯)
新加坡《聯合早報》4月26日文章,原題:武漢快遞物流量猛增隨著中國武漢市疫情受控,該市快遞行業4500多個營業網點已全面復工,物流量成倍增長。武漢郵政公司負責人說,解封以來,郵政營業網點每天的快遞投遞量達到疫情前的3倍,有幾天的日投遞量超過“雙11”期間。該市京東物流古田智配中心站長說,每天近2000件快遞到站,寄出快遞近3000件,快遞員馬不停蹄的工作節奏又回來了。
武漢的復蘇,從市民下單商品變化中也能看出端倪。進入4月以來,不少商家恢復營業,武漢市民購買的商品愈加多樣化,除了生活用品,服裝潮玩、化妝品、出行用品等多起來;一些需要人工安裝服務的大件商品也陸續出庫;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打印機、墨盒、A4紙等辦公用品也開始熱銷。▲
環球時報2020-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