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文靜



狹路相逢,較真者勝
“與其說是我創意策劃了云南,不如說是奇彩云南造就了我?!被娠w明白,一座城市的發展脈絡何其錯綜復雜,稍有不慎便失之千里,唯有時刻準備著,隨時保持棋手一般高度集中的敏銳狀態,才能贏得最后勝利。
采訪一開始,花澤飛便拿出他的一沓相冊給大家欣賞。
以時間為線索,幾本相冊記錄了他知青時期的苦中作樂,也定格了昆明世博10年的意氣風發。數百張黑白、彩色照片分門別類,記載詳實,甚至每張照片下都有一張一指寬的便簽,上面標記著他當時的所作所為和所思所想?;娠w是個執行力很強的人,但更多時候他喜歡把這種執行力稱之為“較真”。“做事情,完成很容易,完美很難,只有較真才能被叫好?!?/p>
今天的美麗云南,其實并非一直華美如春。
上世紀90年代初,云南全省交通欠發達,許多村寨尚未通公路,加之宣傳力度不夠,縱使云南旅游資源豐富、類型眾多、組合度極好,但人間仙境撫仙湖、世外桃源普者黑、震撼人心的元陽哈尼族梯田、舉世罕見的騰沖溫泉群……依然身處云嶺人未識。
1992年,他擔任昆明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管委會副主任兼云南民族村總經理,滇池旁的一塊空地吸引了他的目光。這是文革時期圍湖造田形成的一片荒郊野地,種稻谷光長苗不抽穗,種桑養蠶爛樹根,養雞養鴨養奶牛則患瘟病。為此,政府每年都要補貼上百萬元。
但以旅游規劃者的視角來看,這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在他的提議下,按照“高水準、多功能、國際型”的要求,邀請了英國利安規劃設計公司規劃了高爾夫球場、度假酒店、主題公園、景觀大道等。作為主題公園,如果能在這里建造云南26個民族的特色建筑,打造云南“民族村”,讓26個民族像村民一樣集中生活、展示自己的民族特色,這不正是云南面向中國乃至世界的“民族文化窗口”嗎?
不過,要想在征得26個民族同意的前提下“克隆”他們的生活,絕非易事。尋著古老相傳的馬幫悠遠的馬蹄聲和鈴聲,花澤飛帶隊走村串寨,遍訪云滇,嘗盡了酸甜苦辣,但最終都化作了民族村的一磚一瓦。
妙手化腐朽為神奇,巧匠變荒地為名勝。聲名鵲起的民族村被當時的文化部評定為“中國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成為云南弘揚民族文化的窗口。
庖丁小試牛刀之后,解牛自不在話下。
當春城的迎春花綻放出1999年第一個燦爛微笑時,昆明迎來了我國首次舉辦的A1級世界園藝博覽會。在許多昆明人眼中,“99世界園藝博覽會”與春城是一場美麗的遇見,它為春城吹來了一陣改革“春風”,送來了新的理念,帶來了旅游發展的機遇。
敢為人先,云南向前
當全城還沉浸在世博會成功的喜悅之時,花澤飛的心里卻多了一份擔憂。
“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難”,反觀過往其他城市世博園的后續經營與發展,發現大多乏善可陳。特別是當人們對昆明的熱情隨著世博會的閉幕漸漸褪去之時,曾經舉全市之力,耗時3年建成的園林如何才能花常開、人常來,持續吸引中外賓朋,成為昆明旅游的金名片?花澤飛被這一世界級難題困擾住了。
如他所料,閉幕之后的世博園境況不容樂觀,旅游人數從盛況時的平均每天50 000人次迅速減至3 000人次,在淡季時一天僅2 000人次左右。更令人頭疼的是經費問題:世博園占地218公頃,建有77個園區,共有2 500個植物種類。園內用工最多時達2 000多人,每天用電多達3萬多千瓦時?;▓@大道上50萬盆鮮花,全部更換一次需要175萬元,一年要換6次……整個世博園一年的管理成本上億元。
改革勢在必行,改變迫在眉睫。
2000年3月,云南省政府將由政府行使職能的世博局改組為云南世博集團總公司,花澤飛出任副總經理,兼任昆明世博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接到委任狀后,花澤飛沒有第一時間赴任。在認真研究了世博園厚厚幾沓資料后,他明察暗訪,整天泡在世博園里,不是賞花就是遛鳥,提前開始了摸底偵查。不久,花澤飛就和附近的商販、住戶打成了一片,掌握了很多市場信息,也由此暗訪出了世博會“日漸體弱”的“病灶”:大門口的票販子三五成群,手攥比票面定價低20-30元的黃牛票,眼盯交通要道,一有旅行團靠近,他們便群起而攻之。“全面徹底地整治票販子,是我們打響‘世博保衛戰的第一槍,也是解除外患的重要手段!”回到辦公室后,花澤飛點燃了新官上任后的第一把火。
公安、工商部門聯手成立了世博園綜合治理辦公室,精準打擊票販子。短短幾天便出奇效,過去售票口每天只能賣出1 000張,整治第二天就賣出2 000張,一個星期后達到了3 000張。數月后,門票收入終于悉數回到世博園。解決了外患,內憂也不可忽視,花澤飛的目光盯住了世博園的賬單。
世博會閉幕,游客減少后,立馬顯現出機構臃腫、人浮于事的問題。不僅如此,每逢節慶活動,還得另外花錢聘請樂隊表演??粗媲稗鸬暮窈褓~單,花澤飛犯了愁。那段日子,他不是埋在書堆里研究企業管理,就是多方連線請教有關專家。成本管理、承包制、激勵機制、培訓機制、旅游營銷、品牌定位等各種企業經營、市場營銷思想紛紛飛進了世博園。他創意策劃了每天精彩紛呈的開園儀式和園內彩車大巡游、海內外風情大展示、夜景激光音樂噴泉、水幕電影、大型實景演出《走進云南》……世博園再現輝煌。
經過數次瘦身之后,世博園變得苗條了起來。原有2 000多名工作人員減至390人,全園支出費用明顯減少,1 885萬元的綠化管養及花卉更換費用也減少了615萬元。
不僅如此,花澤飛還參考了后來風靡世界的阿米巴模式,對公司進行改制,按部門職能設立分公司,將世博園綠化隊組建成云南世博園藝公司,將世博園環衛隊組建成云南世博物業公司,不僅承擔世博園園內的園藝和環衛工作,而且向市場邁出了矯健的步伐。世博集團公司與紅塔集團、民營企業周林頻譜公司等多家企業,共同發起設立昆明世博園股份有限公司,一切按現代企業制度市場化運營。經過不懈努力,昆明世博股份于2006年在深圳股票交易所掛牌上市、發行股票,并于當年出資2.55億元控股云南旅游集團。至此,世博集團成為云南文化旅游業的一艘超級航母。世博園由此破解了后續經營發展的世界性難題。
3個云南夢
滿懷永不退卻的熱情,花澤飛卸下文旅戎裝,以云南省民營企業家協會會長的身份對弈新的棋局。
“云南產品是一流的原材料、二流的包裝、三流的營銷、四流的品牌、五流的價格……”云南“云品”界流傳的段子一針見血地點出了云南民營經濟的困境。在花澤飛看來,品控不嚴格、營銷渠道不通暢、品牌境界不高、互聯網意識不強……這些是導致云品出滇、云品品牌化發展緩慢的主要因素。因此,他做了“3個云南夢”:
一是在昆明打造“昆明泛亞國際文化街”。他設想要在昆明的中軸線上,從金馬碧雞坊到東西寺塔步行街一帶,打造具有國際文化水準的文化一條街。把劇場、音樂廳、影院、歌舞劇院等容納其中,再引進東南亞和南亞的藝術家和藝術團隊。從而,打造一個像成都寬窄巷子、西安文化街、麗江四方街那樣的規?;?、綜合型的大型文化街。
二是在昆明打造“世界美都”。現在人們一說美容美體都會想到韓國。根據花澤飛的分析,擁有滇池湖畔、睡美人山等獨特資源的昆明,作為連接中國與東南亞、南亞地區的橋頭堡,輻射人口總計超過37億,占全球總人口的1/2,可以打造一個集美人、美容、美醫、美體、美教等跟人體美學有關的產業集群,讓昆明成為真正的“世界美都”。
三是在云南打造“東方伊甸園”文化基地。研究《山海經》和《圣經》的中國學者宮玉海在《中國何止五千年》中提到:伊甸園在中國古云南。無論氣候、地貌,還是景色、物種都極其相似。此外,云南簡稱“滇”,音通“甸”,且至今以“甸”命名的地方有140多處——魯甸、草甸、沙甸、尋甸、中甸等。因此花澤飛設想,在云南打造一個神奇、神秘、美麗、天然的東方伊甸園,讓中外游客流連忘返、徜徉其間。
從黃浦江逆行赴滇,從扎根文化創意貧瘠地到開創世界奇跡新思路,從嘆息茶馬古道昔日輝煌到憑風借力陸橋經濟橋頭堡,無論棋局如何變化,花澤飛從未放松過自己的敏銳神經,他的一生,就是云南文旅飛速發展的50年縮影。“莫道今年春將盡,明年春色倍還人?!被娠w自信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