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一



“就是喜歡男裝”
鐘愛于服裝設計的這種“偏執”,讓王逢陳的男裝設計有了個性的輪廓與鋒芒,當然,這也是遵循著她內心的選擇。她時常坦言,“我做不出女裝的感覺”,但奇妙的是,每一系列的男裝作品都攬獲了不少女客戶的訂單,甚至那些來自歐美的訂單中,女客戶比男客戶多出不少。“并不是只有西服才是男士的專屬,我們應該打破舊念,嘗試個性的、全新的風格。”
2015年,王逢陳創立了自己的男裝設計品牌Feng Chen Wang。
服裝別具一格的結構廓形,大膽獨特,極具未來感,也很好地融合了設計師本身的生活感受和概念表達,例如分層重疊、對稱拼接、補丁重組的設計手法,讓人不禁感慨“原來外套還能做成這樣子”。
品牌的大多數作品,有著不同材質的組合拼接以及標志性的層疊設計,甚至熒光黃這類亮色的使用,同時,品牌在造型創新的基礎上兼顧了服飾的功能性,完全顛覆了大眾對中國傳統工藝的認知。
心懷藝術家夢想的王逢陳,成功考入北京服裝學院,畢業后成為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男裝設計專業的一名中國學生。畢業大秀的一鳴驚人,讓服裝設計領域的聚光燈照向了她。在關于服裝設計的探索中,王逢陳實現了從設計師到品牌Feng Chen Wang的角色轉換,從2015年成功完成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碩士畢業秀開始,各路媒體、報道與機會紛涌而來,并受邀上海時裝周獨立發布2016春夏系列以及2020年英國倫敦時裝周春夏系列……
雖然近幾年的發展如同擁有額外的“加速度”,但王逢陳并沒有被其他的行業“糖衣”所干擾,而是將所有的注意力向服裝本身回歸。于她而言,“慢慢來,就很快”。如今,她已成為倫敦時裝周官方日程上一位重要的中國設計師。
你好,倫敦時裝周
擁有日本知名服裝設計師川久保玲同款“波波頭”的王逢陳,被老外打趣為“中國的川久保玲”。
這只是打趣而已,“想要達到川久保玲在服裝設計上的造詣,我還需要經歷更多征程。”2020年,王逢陳將充滿中國風元素的作品帶上了倫敦時裝周。
“當我來到倫敦,我發現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才是品牌Feng Chen Wang的基石”。
Feng Chen Wang春夏系列的核心元素是中國藍染與竹編工藝,這一系列靈感來源于她對家的眷戀。“家”一直是Feng Chen Wang設計中重要的創作來源,她擅于從生活百態汲取靈感,并以服裝這個她所擅長的語言為載體,講述出家的美好與對家的熱愛。
王逢陳出生于山川俊美、蘊藏數百種傳統工藝的中國福建,今年返鄉踏青成為新系列靈感的觸發點。回憶起童年時與祖母一起生活的場景,王逢陳思緒萬千,因為藍印花布是祖母的最愛。
藍印花布是一種中國傳統手工印染面料,距今已有1 300多年歷史,春夏系列所使用的藍印花布均延用最古老的手工制作方式。為了深入研究藍染工藝與現代服裝融合的可能性,王逢陳輾轉走訪了福建當地的5個鄉鎮,并最終找到兩家藍染工坊。當地手藝人始終保持著很淳樸的制作藍印花布的方法,將布剪好、分段,然后用清水將布打硬、捅好,最后印花。印花所用材料為石灰與黃豆粉。經刮漿,晾曬7天以后才能掛至鐵架上染色。在紋理制作上,王逢陳選擇了“冰紋”,就好像在一塊布上捏起許許多多充滿藝術感的褶子,褶子會自然而然地形成不規則的紋路。經水染制之后,會出現驚艷的效果,而制作冰紋的難度系數相當高。
當地人告訴王逢陳,年輕人都走出了大山,只有年邁的手藝人通曉技藝。而王逢陳希望用全新的設計語言,讓傳統技藝煥發新的活力,并賦予日漸式微的中國傳統技藝一個充滿現代感的嶄新面貌。
藍印花系列并非將傳統紋樣拓印復制,更不是將中國元素生搬硬套,而是能闡釋作品的內核與氣質。
秀場模特身著的不對稱藍印花短袖襯衫,透露著設計語言中“重組與解構”的剪裁手法。藍印花布上的中國傳統紋樣與傳統面料相輔相成,純手工打造的不規則編織圖案彰顯著強烈的視覺效果,款式休閑又不失個性。
王逢陳從小就耳濡目染祖母和她那一輩人的手工藝故事,“她們身后的價值值得被人們去挖掘,也不應該被時代所遺忘”。
春夏系列的另一個核心元素是中國竹編工藝,這種工藝在山陵有秩的福建非常多見,而王逢陳的祖母在她兒時會用手工編織的竹簍去港口盛裝新鮮的海味,基于這份打漁記憶,王逢陳展開了這一系列的設計。
手工鏤空編織夾克通過純手工的鏤空編織工藝,打造出多層次的設計,結合撞色拼接,玩轉出不一樣的造型;牛仔拼接短褲采用高低錯位的拼接設計,卡其布和丹寧布的結合,彰顯層次感,讓整體造型充滿個性;藍印花小竹包為日常穿搭增添趣味,竹條包由天然竹條材料制作而成,激光雕刻的品牌Logo與藍染工藝制作的印花包帶格外吸睛,“小竹包與武俠電視劇里大俠用來盛水的竹筒形似,也像是書生的竹筏卷”。
在品牌Feng Chen Wang的大多服裝設計中,都能感知到服裝的解構與重組。但王逢陳坦言,“自己不會刻意考慮設計的解構與重組,而是從靈感與故事的原點出發”。對于她而言,有了故事,服裝才會有新的面向。“我們這一代人算是新時代的后浪,成長背景是多元的,所以就好比我們不會單純地去理解東方元素或者西方元素,解構與重組,同樣如此。”
王逢陳懷揣著對美好技藝的珍視,決定不能讓這些獨一無二的文化結晶在歷史中消失,而Feng Chen Wang這一系列收獲的訂單,實際也在推動著傳統工藝的發展與傳承。
春夏系列構成了系列鮮明的地域文化特征,設計師嘗試回望那些曾經令自己想要逃離的束縛和傳統,卻正是那些童年的回憶,那些鮮活的過往,在骨子里真正造就了她作為設計師的獨特視角,并引領她看到未來。
對話王逢陳
如今中國元素風靡全球,您如果看待中國設計力量?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文名出現在世界各地的時裝周舞臺,這讓各界對中國設計力量有了諸多期待。如今,中國服裝設計品牌可以更有底氣地告訴世界中國制造的品質和價值,Made in China在國際舞臺上有了一定的分量。但客觀來說,以前西方或者更聚焦的歐洲,在服裝設計領域占據著更高的話語權。直至20世紀80年代,日本設計師山本耀司與川久保玲先后步入歐洲主流時裝視野,這一所謂的話語權才被“打破”。而近些年,中國設計、中國制造所顯現出的先鋒性,讓國際設計領域的聚光燈照向了中國。
哪一季“中國設計”是您的心頭好?
2018年,我的春夏系列進入了紐約男裝周日程,向全世界的潮人們證明中國設計師的時尚創意。我特別喜歡的是服裝中的中國紅,針繡的“MADE IN CHINA”字樣在白色T恤上格外醒目,簡單又霸氣。
中國年輕一代的優秀設計師是如何看待東西方文化的?
中國年輕一代的優秀設計師,大多有著西方時裝院校深造的背景,西式教育產生的思考方式多少會同地域文化語境產生碰撞和反差,他們所看待的東方文化難免會趨同于西方視角,但又有不少深耕中國傳統文化的新生代們。因為他們知道,中國傳統文化擁有跨越千年的廣度,各個地域也擁有豐富且獨特的文化標識,這為取鑒地域文化以及設計創作提供了豐厚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