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希


張士飛是一名彩妝配方師,因為研發了系列咖啡脂口紅在小范圍內備受熱捧。彩妝配方師是干什么的呢?用一句話說清楚實在太難,但可以這樣表達:是實現你夢想的人。
每位配方師的夢想皆是千手觀音
在生產端,市場部人員對配方師說:“我有一個想法……”配方師就開始忙活,最后消費端就會去呈現“我想要的模樣”。行業里的配方師多是男士,因此彩妝被戲稱為“直男美妝”。
化妝品行業的技術人才稀缺,最緊缺的就是配方師。本質上,配方師是應用工程師。培養一名合格的化妝品配方師,從大學畢業開始算,正常情況下需要5-10年。不僅需要迅速積累理論知識,還需要實操經驗。
但彩妝行業的工作特點是:臟、累、危險。因為化妝品的色素使用量是嚴格控制的,稱重需要精確到小數點后4位。調色過程也十分嚴苛,微量變化即可引起巨大的色差,一天下來,衣服染得亂七八糟是常態。
張士飛在研發咖啡脂口紅時,全套20個顏色。“試色很痛苦,下班嘴唇都跟著火了一樣。”為了一支眉筆,他會在胳膊上畫數百條線,畫滿之后洗干凈接著畫……常人哪能料到彩妝配方師最大的夢想是變成千手觀音,好有足夠的手臂來試色。
其實眉筆和口紅還算輕松,生產粉類(主要指粉餅和散粉)產品需要戴專業防護面具,整個環境要除塵防爆。所有設備都開啟的時候,生產車間霧蒙蒙的恍若世界末日。一些安全措施不到位的小企業,稍不留神就會發生粉塵爆炸事件。
研發工作的枯燥在于同樣的實驗反復進行。以一支口紅為例,先是選色。
每年一些大品牌公司、色彩公司會提前公布未來流行色,一般情況會遵循以下規則:消費者看產品、產品看潘通,潘通色卡每年預測的顏色肯定和中國不一樣,這就需要按照中國女性的特點進行微調。市場部門預判好色彩和質地等流行趨勢之后,向研發部門提出需求,于是配方師開始甄選材料、開發配方、打樣、穩定性測試、兼容性測試、試用、量產……這一套拳法打完,正常的周期是3到6個月。
在這幾個月里,市場部門可能會要求反復打樣。很少有產品能一次性通過,“一次性通過的產品不會超過30%。基本上要調整3次,有時更多。”每一次重復打樣調整就是一次否定,否定的次數多了,難免產生自我懷疑。“女性相對情感細膩,如果這樣一次又一次地打擊,我想她們可能受到的傷害會更大。”
像大廚一樣工作
化妝品生產出來就是為了銷售,所以再厲害的配方師也會讓著銷售部門幾分,越大的企業,銷售部門越強勢,時間長了會形成一種習慣性壓迫。
“配方師有KPI考核,3次通過率必須達到90%,兩次通過率60%……壓力很大。”除了在品牌公司被KPI碾壓,若去了OEM企業,還有一種更大的消耗。研發部門會承擔一些To B的業務,提供配方。比如某國際大牌的口紅產品上市兩周,仿貨就壓斷了街,有時候甲方直接拿著專賣店買來的新品要求“我要跟這個一模一樣”。
成熟的配方師拿到一件常規化妝品,看看說明書,“差不多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保守估計也有百分之六七十的把握……”一個工廠兩條生產線,從配方到生產流程一模一樣,但區別在于A是跨國企業,B是國內小廠,A產品的價格可能是B產品的10倍之多。不安于這樣角色扮演的人,一般有兩種選擇:離開,或者自己創業。
張士飛很幸運,同事田中榮辭職創業,拉他入伙。
田中榮是化妝品配方師出身,有20年從業經歷,她當初只是為了給自己的孩子調配一款完全無添加的護膚品,做多了順手分給周圍親朋好友,后來慢慢發展成用私人配方為身邊的閨蜜朋友們解決一些敏感肌膚問題,積累了一批高凈值用戶,再后來就順理成章地公司化運營了。公司名叫黛宜菲,強調DIY FEEL。張士飛的加入,旨在研發“能護膚的彩妝”。
2016年,被稱為中國口紅元年。從這年開始,口紅銷量暴增,高峰值是增加百分之兩百,這與之前韓劇流行,人魚色口紅在國內受到追捧有關。2016年之后,國內電視劇開始帶貨,《延禧攻略》爆紅時,“吃土色”在愛美人士手里幾乎人手一支。
2018年,則是眉妝元年,人們對眉毛的重視程度史無前例地高漲。2014年田中榮希望做百人定制的時候,潛在客戶還不到50人,2020年9月,他們的年銷售額已做到2億元,18種產品在量產。
社交媒體為品牌推廣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模糊了人際關系的邊界,放大了信息反饋的強度。所幸產品上市后很受歡迎,很多人一買就是全套。疫情期間,居家辦公的女強人們不時在聊天群里發自拍,分享使用心得,總結不同視頻會議適合用哪種色號。
張士飛的專利產品二次烘焙眉筆,“像做面包一樣,給它一個合適的溫度醒醒,醒完放到塑形機擠出來,都是細細的軟條,按照適合包材的長度切斷,再去烘烤,完全成型,很有趣。目前只有我們這么做,絕對獨一無二,市場反響也不錯。”
如前所述,這個行業的知識產權保護難度較大,只能在一些技術參數上保密,很多產品主要側重創意。但對于同行來說,創意也只是一層紙,首創者只能在宣傳上有概念優勢。但無論如何,有心力去拿專利本身就是一種褒獎,與之前給客戶代工改配方有著云泥之別。
對于企業將來的發展,張士飛很少去想,他認為埋頭干活才是首要任務。“希望能研發更多可以改變生活方式的產品。比如有的人嘴唇容易過敏,從來不敢涂口紅。我們的咖啡脂口紅吃下去都沒事,因此解決了人生一個巨大的遺憾,開啟口紅新篇章,我們也就有了成就感。”
如此看來,配方師的工作有點像大廚。同樣的食材,同樣的廚具,一千個廚師能做出一千道菜,就算營養數據一樣,口感還是會千差萬別。化妝品也一樣,相同的原料和配方,追求相同的功效,每個人的喜好不同,側重點就不同,出來的產品也就不同。大廚最后不是在追求一道菜,配方師也不是在追求某款產品,所有呈現之物,皆為思考與夢想的具象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