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滬指再次站上3000點,上升趨勢仍在,不過波動性可能也會加大。

成指連續放量上攻之后,量能逐漸萎縮,個股恐怕面臨分化的壓力。

獲利資金離場意愿仍不可小視,不過包括外資在內的承接資金也較多,無需過于擔心。

“去偽存真”的壓力加大,真正有價值的股票會逐漸受到資金關注。

套牢盤和獲利盤都是繼續上行的壓力,近期量價有所背離,短期內震蕩的概率較大。

經歷了前一段時間的亢奮之后,創業板近期平靜下來,成交量逐漸下降,但指數并未大跌。

道指急跌,因疫情在全球擴散導致資金多殺多,美聯儲緊急降息也不能完全對沖。

恒指反彈之后又開始震蕩調整,內房股等藍籌表現不佳。

擁擠的交易使得疫情“黑天鵝”的殺傷力放大,納指呈現出暴漲暴跌狀態。

經濟本就疲軟,加上疫情在歐洲擴散趨勢難以抵擋,德國股市“一瀉千點”。

美聯儲的緊急降息以及今年還將繼續降息的預期飆升,美元也自然而然走軟。

只要不出現流動性危機,避險+抗通脹的雙重屬性是黃金走強的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