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瓊


金秋時節,筆者行走在翁源縣美麗鄉村示范片—龍仙鎮“三青片”,只見金色的田野稻浪滾滾,新鋪設的瀝青村道像一條黑色的緞帶向田野深處延伸。村道邊鮮艷的波斯菊和格桑花在秋風中搖曳,連片的蔬菜種植基地滿眼翠綠,瓜棚下果實累累,掛滿了成熟的苦瓜、蒲瓜、小冬瓜……收割機在田間割稻谷,村民在田間地頭采收蔬菜和瓜果,人人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三青片”示范效應顯現
“三青片”即翁源縣有著光榮革命斗爭史的解放戰爭游擊根據地村莊—龍仙鎮青云村、青山村、藍青村,是翁源縣重點打造的美麗鄉村示范片,也是該縣全面深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拳頭品牌”。
沿著青云村黨群連心廣場的綠化小道漫步來到水口樓村,清澈水渠繞村而過,一棟棟農家小洋樓散落在村道兩旁或花草叢中,古老的建昌圍在門前的池塘里勾勒出美麗的倒影……好一幅美麗的田園詩畫!
像這樣的鄉村美景在“三青片”比比皆是,這得益于翁源縣持續推進省定貧困村創建新農村示范村工作,在各示范村優先滿足干凈整潔村的基礎上,率先打造龍仙鎮“三青片”、江尾鎮“連塘片”兩個示范片的有力舉措。目前示范片打造成效顯著,示范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在規劃設計未進場前,這里一片狼藉,房前屋后垃圾成堆,雜物亂堆亂放,道路破損不堪,排水溝渠淤泥成堆。在建設過程中,結合鄉村實際及村民需求,設置了停車位、綠化帶、卵石墻、竹籬笆、特色小節點等,將這段路作為房前屋后整治的示范,村委也在此路段評選了美麗庭院,作為整村庭院的示范。
青云村的華麗轉身
在青云村新建的黨群服務中心,總造價為180萬元嶄新的村委大樓已經投入使用。白墻黑瓦,墻磚鏤空,建材鄉土化為特點精心打造的青云村村委,增強了村委的現代服務功能,這里也將作為翁源彰顯村黨支部引領帶頭作用的宣傳陣地。
在青云村參觀途中,20多公里蜿蜒的水泥山路串聯起青云各大果園和村小組,可謂沿途美景,滿眼都是美麗的田園風光。
青云村是“三青片”的核心點,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青云村動員黨員、鄉賢、能人、外出干部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參與“三清三拆”。目前,所有村小組已全面完成“三清三拆”環境整治任務,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住房風貌整治等工作有序開展,鄉村面貌有了很大的提升。
經過近兩年的“一體化”打造,青云村如今成了“網紅村”,水口樓組依托村里的一座老圍樓打造的黨群連心廣場成了村民白天休閑、晚間舉辦文體活動的重要場所;空置的小學則改造成了鄉村振興培訓學院,成為外來游客的“網紅”打卡點;陳山下組利用清拆后騰出來的空地建起了休閑場所。引入外商投資6000萬元,征集水口圍樓空置的舊房屋改造成為“平步青云客棧”,目前該項目已動工,將帶動青云村的經濟發展,真正實現運營一體化。
青山村的詩意生活
青山村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是廣東翁源青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點,新農村建設讓青山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行走在青山村31個村小組之間,你會發現田疇與村舍都被綠樹和鮮花包圍著,一簇簇波斯菊或格桑花恣情怒放,還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鮮花盛開在村道兩旁和農家小院的房前屋后。
“你看我家美不美?這里像不像一幅畫?”一位漂亮的青山妹子環指身邊的美景自豪地說。
青山村開展新農村建設至今,一期的整治提升美化全部實施完畢,細部節點的二次提升項目也基本完成。項目的整治效果良好,實施的村巷道鋪裝、雨污分流處理、垃圾分類及垃圾不落地、運動和休閑場地、當地特色的風水塘整治提升、地方特色的客家古圍樓整治提升活化都是很好的典范。
青山村馬背垠文化室正門的門樓上,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高高飄揚,這里曾經是一片破舊的泥磚房,“三清三拆”后建起了這棟兩層高的樓房。同樣利用清拆后騰出土地建起休閑場所的還有青山村新街村小組的休閑健身小公園,公園里有高標準的燈光球場和一批健身器材,村里的老人小孩是這里的常客。
青山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也是破舊泥磚房拆除改造而成的,門前種植的一片花草以及門坪鋪設的青灰色地磚,使得這座小樓越發顯得格外精致。具有240多年歷史的兩棟古圍樓“允臧”和“其吉”將被規劃開發成為鄉村旅游觀光點。
藍青村的美麗蝶變
“現在我們村都成樣板了,外面的人一進村,一眼看到周邊的小公園、小廣場說‘好靚。”每當看到別人羨慕的眼神,今年72歲的藍青村村民陳偉天就抑制不住內心的驕傲與自豪。
走進藍青村,鮮艷奪目的黨建標識、整潔干凈的村道讓人賞心悅目,可在過去,藍青村內家禽牲畜隨意放養,村子周圍雜草叢生,水溝臭水橫流。為了扭轉這一局面,藍青村掀起了“思維風暴”,發揮黨員示范引領作用,經過強力整治,如今村里的環境越來越好,村容村貌實現了美麗的蝶變。
藍青村作為翁源縣農村垃圾治理工作試點村之一,每天都有垃圾收運車定時定點到村里收運垃圾。實施村級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清運一體化,生活垃圾即收即運,全村的街道、路面以及家家戶戶的房前屋后全天候保持干凈整潔。聽見音樂聲便出來倒垃圾,這已經成了像黃姨一樣的藍青村村民生活的一部分,垃圾分類常識已經深入當地村民的心田,并且逐漸成為村民良好的生活習慣。
村里衛生環境的改善,讓村民的幸福感大大提升,一項項民生工程的落地更讓村民喜上眉梢。拓寬村道、完成入村主村道及路口整治工程,解決出行難問題;修建小公園、小廣場,為村民提供強身健體、休閑娛樂的活動場所……
藍青村的新農村建設以先整治,再提升,后美化的原則,在賴屋,陳屋1、2組,張屋,劉屋,李屋先后整治完善了污水整治、自來水供給、村道巷道鋪設等,在保證了六大整治的全覆蓋后,藍青村心陳屋1、2組為提升美化的試點村小組,主要以鄉土材料營造的景觀提升為主。建設至今,藍青村的基礎項已全部完成,陳屋1、2組頗見成效。
通過兩年多的整治提升,革命老區“三青片”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破舊泥磚房變身休閑場所,山林和田野環繞著村莊,綠樹和鮮花點綴了民居……老區人民過上了令城里人羨慕的舒適富裕的田園生活,美麗鄉村有“顏值”更有“內涵”,村民生活有品質,生態宜居的田園新村彰顯著翁源農民的新生活。這正是青云村華隆圍老黨員李星道心目中勾勒的美麗新家園的模樣。他說,“我們農村人能過上這么舒心的日子,全靠黨的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