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靜宜 林劍湧 汪敬淼



近年來,壽鄉蕉嶺掀起“紅色旅游熱”,大批外地游客前來參觀紅色旅游景點,接受紅色文化教育。隨著“紅色旅游熱”持續升溫,蕉嶺縣(東嶺)革命歷史紀念館、藍坊肚戰斗紀念園、紅四軍入粵首勝紀念公園和石寨村紅軍路等一批紅色旅游景點,一躍成為當地網紅打卡點。
蕉嶺縣緊抓老區蘇區振興發展新的歷史機遇,深挖紅色資源、梳理紅色故事,因地制宜規劃打造了藍坊肚戰斗紀念園、紅四軍入粵首勝紀念公園等一批接地氣的紅色載體。在此基礎上,蕉嶺積極發展紅色旅游,創新紅色文化建設,實現了從“革命紅”到“發展紅”的跨越,蘇區振興發展進入“快車道”。
紅色旅游實力“圈粉”,賦能鄉村經濟發展
“佇立在我們面前的銅像展示的是1949年7月在此發生的三山藍坊肚戰斗……”在解說員講解下,去年8月底新建成的三山藍坊肚戰斗紀念園的神秘面紗被層層揭開。
藍坊肚戰斗紀念園位于三圳鎮東嶺村三山自然村,是蕉嶺縣大革命時期地方黨組織的重要活動據點之一,也是藍坊肚戰斗所在地。蕉嶺以東嶺村入選省第二批“紅色村”黨建示范點為契機,深入挖掘三山紅色文化內涵,依托藍坊肚戰場遺址,建設藍坊肚戰斗紀念園,保護和開發黃戈平烈士犧牲地、遺留的烈士合葬地、彈片遺跡、解放軍步道等地點,改造提升藍坊肚戰斗指揮所舊址,依托紅色資源“升級”三山客棧,著力將三山打造成黨性教育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得益于藍坊肚戰斗紀念園的建設,三山實現了太陽能路燈和水泥硬底化全覆蓋,村民日常生活和交通出行更加方便。”東嶺村黨支部委員張經福告訴筆者,紀念園建設起后,前來三山參觀學習的人絡繹不絕,今年國慶節更是迎來了1000多位游客,帶旺了蜂蜜、家禽、蛋類等農副產品銷售。
藍坊肚戰斗紀念園附近建有一家三山客棧,為游客提供食宿服務。客棧負責人鐘僑也是三山人,其爺爺鐘增六和奶奶丘六曾為紅軍提供食宿、采購、送信等后勤保障。“紅色旅游不同于美麗鄉村旅游,它是有故事性的,教育意義更大。”鐘僑說,他要傳承祖輩的紅色情懷,堅守三山紅色遺址,在三山客棧向過往游客述說發生在這里的革命故事。
2018年8月,鐘僑投入80萬元對三山客棧進行“紅色印象”主題升級改造,將其打造成了紅色主題客棧。
在三山客棧庭院內,筆者見到了正在歇息的游客陳小姐一行5人。“紀念園基礎設施很完善,每個景點都有詳細的說明介紹牌,一趟走下來收獲頗豐。”陳小姐告訴筆者,她們下一站是紅色旅游必到之地——蕉嶺縣(東嶺)革命歷史紀念館,學習結束后將在隔壁的紅星客棧吃飯、午休。
陳小姐口中的紅星客棧是紅色主題客棧,與蕉嶺縣(東嶺)革命歷史紀念館外主打科學、生態牌的地球倉同隸屬于梅州紅土地文旅發展有限公司。東嶺村人氣火爆的紅色旅游吸引該公司在此發展特色民宿。“從今年3月中旬營業至今,我們已接待的游客中進行食宿登記的超過3萬,未登記散客近2萬。今天客棧還接待了4桌客人。”該公司業務經理王嘉告訴筆者,客棧餐飲以當地香菇、金線蓮等特色“山貨”為主,這些“山貨”基本來自當地村民和黨建扶貧產業園種養。除飲食外,公司還將蜂彩合作社納入旅游參觀點,向游客們推銷蜂蜜等當地優質農副產品,有時一天僅銷售蜂蜜收入就可達兩三千元。
紅色節點精心打造,再現激情革命歲月
“南磜既是蕉嶺縣最早點燃革命火種的老區鎮之一,也是全縣唯一的所有行政村均屬革命老區的建制鎮。”據南磜鎮黨委副書記王海勝介紹,南磜鎮紅色資源豐富,境內現存紅色遺址、烈士故居等60余處。目前,南磜鎮正以一面文化墻、一條紅色長廊、一間紅色文化室、一處紅色遺跡、一本紅色圖書等“五個一”紅色文化工程為抓手,不斷挖掘黨史富礦,傳承和發揚紅色文化,全面推動蘇區振興發展。
走進南磜鎮甲華村紅四軍入粵首勝紀念公園,一個由巨大拳頭和飄揚黨旗組成的主題雕塑聳立在半山腰,近處綠竹掩映下的鄉村公園清雅別致。一條鵝卵石小道延伸至稻草屋樣式的紅色驛站,那里陳列著有關紅四軍入蕉的歷史文獻和圖集等。
南磜鎮“一本紅色圖書”紅色文化工程的最新成果《南北磜人民革命史》也陳列于此。《南北磜人民革命史》較完整地收集了在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的資料,由中共南磜鎮委員會和中共蕉嶺縣黨史研究室編寫而成。全書主要記述了陳順候領導的左槐農民協會、赤衛隊,朱德率領的紅四軍入粵,劉永生領導的閩粵贛邊縱隊,王立朝領導的韓江縱隊,謝畢真領導的獨七大隊和郭履潔率領的南北磜武工隊,活躍在南北磜山區的戰斗歷程。
“通過編寫紅色圖書,我們可以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引導全鎮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更好地學習、了解南北磜人民革命斗爭歷史,建設好南磜老區蘇區。”王海勝說,這也是實施“一本紅色圖書”紅色文化工程的初心和使命。
與《南北磜人民革命史》一樣,紅色驛站也是南磜鎮在全鎮范圍內大力推進紅色文化室建設的新成效,即將交付使用。2018年1月,蕉嶺縣首個村民自發開辦的紅色革命史料館——三泰村綠禾畬紅色革命史料館開館,館內陳列著許多歷史圖片,講述了綠禾畬村民支持革命的史實。隨后,步上村紅色文化室建成并投入使用。“文化室里面有許多寶貴的紅色歷史照片和書籍文獻,村民們平時經常去。”步上村黨支部書記黃強說。
步上村作為南磜鎮創建紅色蘇區示范村的先行試點,在加快“五個一”紅色文化工程建設上也先行先試。村主道路上繪有5面紅色文化墻,“紅四軍來過步上村”“鎮山亭戰斗”“石寨紅軍路”等一面面栩栩如生的繪畫生動形象地向過往人群講述著紅四軍來梅經過步上村的故事。
“目前,步上村正在沿著貫穿全村的南磜河修建一條長400米的紅色文化歷史長廊。”黃強說。
從甲華村、三泰村到步上村,從《南北磜人民革命史》、紅色驛站到紅色文化墻,南磜鎮正大力推進“五個一”紅色文化工程建設,皇佑村紅色歷史文化長廊、石寨紅軍路等一系列節點也在全力保護和開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