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吉池 劉招迎 羅文燕
王母瑤池景物鮮,蟠桃華實不知年。天教把定春風笑,來作人間長壽仙。”來到客家香格里拉梅州大埔,無論是景區還是高速路口,都能看到長壽大埔的宣傳展板,內容涵蓋長壽食品、長壽文化等,爭創“世界長壽鄉”的標語四處可見。
這里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全國綠化模范縣、文化之鄉、中國長壽之鄉。國際自然醫學會世界長壽鄉實地調查認證暨2019“福澤大埔 壽度千秋”高端論壇曾在大埔舉行,來自日本、美國、世界衛生組織及國內著名養生長壽專家共同探討大埔長壽奧秘與養生文化。據統計,2018年大埔人均預期壽命達79.55歲,達到了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自然醫學會確定的長壽標準。
好山好水好空氣養好身體
好山好水養育了梅州大埔57萬勤勞淳樸的客家人。專家普遍認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長壽的關鍵之一。大埔就擁有這得天獨厚的條件,境內優美的生態環境、溫和的氣候、得天獨厚的光照,山林、空氣、水土等自然要素形成最佳組合。
目前,大埔縣共有自然保護區6個,森林公園33個,森林覆蓋率達79.89%。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成就大埔的天然氧吧。
據權威機構測定,大埔縣境內的泉水富含礦物質。“好水是萬藥之首”,大埔一方好水,已然成為大埔長壽家族代代延續的法寶。
同時大埔還擁有優質的富硒長壽資源,經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分析測試中心抽樣檢查,每千克土最高硒含量1.9毫克。因此,富硒土壤也被認為是“長壽因子”。
好食材、好食品比比皆是,蜜柚、腐竹、大埔釀酒、豆腐干、蜂蜜、礦泉水等已成為公認的“大埔縣長壽食品”。
愛運動心態好成高齡秘訣
“大家嘗嘗,這番薯是我母親種的。”在大埔縣三河鎮匯城村百歲女壽星廖果家,記者與廖果的兒子交流時,老人家端來了一盆熱氣騰騰的番薯,很難想象,這番薯出自一位百歲老人之手。
“母親是閑不住的人,她平時會爭著去種菜、喂雞、洗菜、做飯等,不過因為年紀大了,現在盡量不讓她干重活。”廖果的兒子說。如今老人閑來無事喜歡養花,庭院里擺放著她養的鮮花,平時也喜歡走村串戶與鄰居聊天,做做家務,有空就逗弄曾孫,享受天倫之樂。
在大埔縣西河鎮北塘村,同樣也有一位年過九十的長壽老人曹迎龍,平時喜愛游泳和捕魚。“心態要好,也要多運動。”在與筆者交流時,曹迎龍分享了他長壽的秘訣。雖然只有小學文化,老人多年來還堅持寫回憶錄、練毛筆字。耄耋之年仍然精神抖擻的他讓村里人羨慕不已。
筆者發現,大埔每位長壽老人都有各自的長壽秘訣,長壽之鄉的真正秘密或許就在青山綠水間,或許就在客家人會八方來客精心準備的美味中。家庭和睦,使老人老有所依,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