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陰文亮
擘畫浙江創新強省藍圖
在2003年非典之后的初夏,浙江省召開了改革開放后的第一場全省工業大會,全面部署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2020年3月16日,在時隔17年后,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浙江再次召開高規格的“工業大會”——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省委書記車俊在會上向世界發出了將浙江建設成為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的鏗鏘之音。到2025年建成國內領先、有國際影響力的制造強省,預計到2025年,浙江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將穩定在三分之一以上,2035年基本建成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

這些天,上虞曹娥江科創走廊總投資逾40億的新材料產業基地上,一臺臺挖掘機、打樁機正開足馬力忙碌著,明年,一座座嶄新的智能工廠將拔地而起,其中生產的被稱為半導體材料“糧食”的高純電子特殊氣體,將一舉打破國外壟斷。
上虞新材料產業基地只是浙江加速推進先進制造業的一個縮影。3月3日上午,浙江省擴大有效投資重大項目的集中開工儀式在嘉善縣中荷產業園舉行。省發改委數據顯示,此次集中開工項目的單體平均總投資達16.5億元,創歷史新高。
打造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浙江有基礎、有優勢、有抓手。當前,以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5G技術、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已成為全球制造業競爭的前沿領域。而近年來,浙江將實施數字經濟作為“一號工程”,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駛入“快車道”。2019年,浙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0%,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19.6%。
2019年,浙江制造業企業有近55萬家,其中民營企業占94%;中國的民企制造業企業500強中,浙江有94家,居全國第一;制造業上市公司數量居全國第二;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30%的制造業集群,浙江占70多個;浙江的產業數字化和兩化融合發展指數分別居全國第一、第二,創造了浙江一半以上的稅收和三分之一以上的就業。
然而,建設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浙江也面臨傳統成本優勢不再、大平臺大項目支撐不足、產業層次總體不高、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產業鏈的安全和韌性不夠等新的“成長的煩惱”。
為此,浙江省持續深化新舊動能轉換,以創新驅動發展為核心,大抓項目的同時,以抓大項目、大平臺為突破口,縱觀浙江近年來的重大項目情況,高新技術產業投資的“分量”越來越重。2020年第一批集中開工項目中,帶有“高新”標識的項目占比達61%,而2019年為41.1%。
以新經濟的“樣本”杭州為例,共組織安排48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883.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56.9億元。其中,最受矚目的莫過于位于杭州余杭區南湖科學中心片區的“阿里巴巴達摩院南湖項目”。
據了解,該項目規劃面積約3887畝,總投資約200億元,將建設阿里巴巴達摩院全球總部基地。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產值24.7億元,年利稅3.4億元,未來將承載阿里巴巴科技研發、戰略性創新產業培育、未來城市的科技試驗場、浙江科技研發人才集聚地的職能,致力于大數據計算、AI算法、芯片算力、無人駕駛、量子計算等領域的研發。
緊隨達摩院步伐是菜鳥網絡。“菜鳥網絡總部一期”項目總投資21億元,建成后將形成年產500萬套自動數據處理設備的生產能力,預計年產值11.8億元,年利稅5000萬元。未來,這一園區擬作為菜鳥網絡全球總部及阿里經濟體、菜鳥上下游產業集聚園區,結合阿里巴巴、菜鳥自有業務場景,重點布局科技物流、智慧物流下的科技研發工作,打造成為杭州重要產業發展高地。
與此同時,杭州濱江區正大力建設工業綜合體,用于智能制造及通信設備的研發與生產等。項目建成后,由濱江區綜合統籌管理運營,可根據企業規模和需求,將物業分層分幢進行出租或出售給區內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在杭州的“領跑”下,浙江省的其他市縣也迎頭趕上。如嘉興市主推的中荷產業園清潔能源項目,總投資105億元,建成后將形成年產20GWh鋰離子電池及系統總成的生產能力,實現年產值180億元、利稅26.6億元。溫州市則將擴大有效投資的目光對準新能源產業,包括華能蒼南4號海上風電、龍港遠景海上風電高端裝備制造等項目。
在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浙江發布了制造業畝均效益領跑企業、“雄鷹行動”培育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隱形冠軍”企業、浙江省制造業創新中心等五類制造業先進單位名單,向外界發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浙江要培育更多的“雄鷹”、更多的“單項冠軍”、更多的“隱形冠軍”!
坐落于青山湖科技城內的杭州奕力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研發和生產“高功率飛秒激光器”為主營業務的高科技企業。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的近視手術以外,飛秒激光還被廣泛應用于精密加工、集成電路、消費電子、醫學美容、航空航天、光伏能源等多個領域。使用該激光器,在進行材料加工時,不僅不會產生熱效應和沖擊波,加工切口非常光滑,無需二次加工。此外,奕力科技還推出了“飛秒/皮秒種子源”,主要應用于激光放大器、計量學、生物光子學。“接下來,我們也將進一步專注產品各項性能提升等的研發,確保產品質量的穩定可靠,為中國高精尖制造業助力。”總經理陳紅藝說。
越來越多像杭州奕力這樣“小而美”“美而精”的科技“雄鷹”,在全省各地的天空競相翱翔,它們是浙江建設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
在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前,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和《制造強省建設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對建設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作了總體部署。
根據《意見》設置的目標,2020年,浙江制造業在疫情影響下全面恢復并確保實現全年目標,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省生產總值比重保持在34%以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成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顯著特征。

到2025年,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省生產總值比重穩定在三分之一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均提高5個百分點……到2035年,高水平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創新高地,持續領跑制造形態變革,基本建成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
《意見》指出,浙江接下來將從增強企業活力、完善制造業創新體系、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等多個方面著手,全力打造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
為貫徹《意見》,加快建設制造強省,浙江推出了《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提出要把浙江打造成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全球數字經濟創新高地、全國制造業綠色發展標桿地、全國制造業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精準給出浙江制造強省建設的九大重點領域,即: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工業互聯網、生物醫藥和高性能醫療器械、新材料、汽車產業、高端裝備、綠色石油化工、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現代紡織與時尚輕工。
系統性提出浙江制造強省建設的九大主要任務,即:提高制造業創新能力、提升產業基礎能力、推進產業鏈現代化、優化制造業布局、推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大力發展品質制造、增強優勢企業競爭力、促進制造業綠色發展、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分別從組織、體制機制、用地、財政、金融、人才、發展機制、營商環境八個方面為浙江制造強省建設提供有力的支撐性保障。其中,用地上明確優先保先進制造業發展;財政上加大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相關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等;金融上推動制造業貸款余額穩步增長、促進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占比穩步提高等;人才上包括激發保護企業家精神、打造人才生態最優省等內容。
《行動計劃》構建起了以質效提升、結構優化、動能轉換和綠色集約為一級目標,16項具體指標為核心的制造強省建設指標體系。

4月10日,湖州市長興縣泗安鎮華星軸承科技(長興)有限公司自動化生產車間內,智能化生產線正在生產高速高精密角接觸軸承、新能源汽車軸承等。企業引進了最先進的全自動數控軸承生產線34條,加快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激發企業高質量發展潛力。目前,企業正開足馬力生產,確保訂單產品按期交付。陸一平 攝
從德國啟動工業4.0,到奧巴馬要求喬布斯把蘋果產品的組裝搬回美國,并在美國啟動“再工業化戰略”正式回歸制造業,近年來,制造業再度成為全球競爭的焦點。
制造業歷來是浙江的立省之本、強省之基,也是世界經濟競爭的主要舞臺。打造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正是浙江在高質量發展新要求下,對“八八戰略”中“加快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的進一步深入貫徹。2003年6月24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在改革開放后召開的第一次全省工業大會上提出,制造業的健康發展,將會帶動國民經濟進入一個相當長的高速增長期。沒有強大的制造業的支撐,浙江經濟就不可能長期保持快速發展,更不可能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是推動浙江經濟更快更好發展的潛力所在、希望所在。我們必須從現代化建設全局出發,把制造業作為富民強省之本,把發展經濟的積極性聚焦到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上來。全省工業大會對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作出全面部署,標志著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進入實質性的實施階段。
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是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時確定的全局性任務,是“八八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2003年7月,中共浙江省委十一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提出了“八八戰略”。其中第三大戰略就是:進一步發揮浙江的塊狀特色產業優勢,加快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制造業發展,強調“一定要把我國制造業搞上去”,并作出了建設制造強國的重大決策部署。2015年5月,我國編制并出臺了《中國制造2025》,確定了“三步走”的戰略目標。2016年2月,浙江省政府正式發布《中國制造2025浙江行動綱要》,為浙江制造未來十年的發展,規劃了一條現實路徑。2018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2019年6月,中辦、國辦聯合印發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部署方案。8月份召開的中央財經委第五次會議提出,要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
在“八八戰略”指引下,省委省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務實有效的舉措,浙江制造的創新力、競爭力、影響力不斷提升。這幾年,通過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推進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增動能;通過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深化小微園建設、開展雄鷹雛鷹行動,著力調結構;通過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開展“畝均論英雄”改革、深化“三服務”活動,著力優環境,制造業發展取得顯著成就。
17年——橫跨的是時間,不變的是初心,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全球先進智造基地,是深化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制造強國戰略論述和決策部署的浙江擔當,是順應大變局、把握大變革、應對大事件的戰略選擇,是開啟高水平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重大舉措。我們必須站在全局和戰略高度,以更強的使命感、責任感落實好制造強國戰略,在“八八戰略”指引下,以“三個地”的政治自覺扛起建設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的新使命。
對標全球先進,浙江正在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在舟山,一個媲美新加坡裕廊島、韓國蔚山、美國墨西哥灣的寧波—舟山萬億級石化產業集群正在加速形成,繼去年底年產40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一期)全面投產后,二期年產20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也正在加速建設,今年底絕大部分裝置有望建成投產。當前浙江還在加快打造數字安防、汽車及零部件、現代紡織和服裝等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同時加快培育15個年產值超千億元的優勢制造業集群。
浙江打造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科技創新是“華山一條路”。近年來,浙江不斷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研發力度,據統計,2019年浙江研發投入比上年增長14%,居全國前列。接下來,浙江還將繼續以超常規力度投入科技創新,聚焦突破重點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集聚各類創新資源,一批高端創新平臺紛紛入駐,浙江大學、阿里達摩院、之江實驗室、西湖大學等高端平臺為浙江打造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力量,正構建起浙江面向世界、引領未來、輻射全省的創新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