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是刻骨銘心的一年。在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挑戰時,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書寫了蕩氣回腸的奮勇詩篇。
2020年,是追夢圓夢的一年。中國人民即將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憧憬將變為現實。
金風生繁枝,江淮開盛景。從皖南林海到皖北平原,從長江水岸到淮河之濱,從繁華都市到綠色鄉村,處處是決戰脫貧攻堅的火熱場面。親愛的小伙伴們,你們是否對身邊忙忙碌碌的大人們充滿了好奇?你們是否感受到了他們“不獲全勝、絕不收兵”的奮斗氣概?你們是否讀懂了習近平爺爺“心里最牽掛的一件大事”?
少年兒童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經歷者、見證者,更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中堅力量。號角嘹亮,使命在肩,且看《少年博覽》紅領巾小記者組成特別采寫組,走近脫貧攻堅一線,描繪江淮青少年眼中的“決戰決勝路”!
公益事業的起點
我的媽媽,短頭發,戴著一副圓圓的眼鏡,總是笑呵呵的,像陽光一樣溫暖。
媽媽很有愛心,幫助了很多貧困兒童,給他們送衣服、食品、學習用品和學費。小伙伴們總叫她“愛心媽媽”。
你一定很好奇,我的媽媽為什么如此熱衷公益?
媽媽出生在金寨縣一個貧窮的小山村。18歲那年,由于家庭貧困,媽媽不得不放下心愛的書本,去上海打工。媽媽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工地搬磚、提泥。后來媽媽進入企業工作,從普通職員做起,幾年后,成了一名管理人員。
媽媽說,她12歲時,曾因交不起學費,輟學和親戚一起到城市打工。還是老師聯系到希望工程的愛心叔叔,幫助她回到學校。媽媽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也感恩那些幫助她的人。
2008年起,媽媽開始參與公益活動。她不僅自己捐助,還發起愛心助學活動,通過社交平臺建立愛心群,注冊愛心公益網站,發出愛心倡議書,并且利用節假日走訪貧困學生。媽媽的愛心倡議得到眾多人和媒體的支持,影響力不斷擴大,參與的人數越來越多。
金寨多山路,走訪一家需要兩三個小時。為了利用雙休日多走訪幾家學生,媽媽總是忍饑挨餓走山路,凌晨兩三點才回到住處。再后來,媽媽放棄了上海的高薪,回到金寨,一心投入公益事業。
“我不需要你的回報。你好好學習,健康成長,將來有能力用同樣的方式幫助別人,就是對我最大的回報。”多年來,媽媽把資助人對她說的話銘記在心,并傳遞給了更多的孩子。
媽媽的“一天”
媽媽說:“每天醒來,我都把這一天當成生命的第一天過,也把它當成生命的最后一天過。當成第一天,我滿懷希望,努力拼搏;當成最后一天,我珍惜努力,不留遺憾!”
今年重陽節這天,媽媽帶著上海的愛心人士進山。16個小時的山路、5個鄉鎮、500公里,這可能是普通人一周的行程,卻只是媽媽的一天!來自上海的愛心人士已七十歲了,連續多年資助4名學生。當得知一位受資助的孩子身患重病、在北京住院時,老人當場就資助了一萬元。孩子的奶奶感動得熱淚盈眶。
今年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媽媽第一時間發起愛心募捐活動,并號召身邊的親朋好友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支持金寨的抗“疫”工作。在她的號召下,短短一個月就募集到價值20余萬元的愛心物資和10萬元的愛心款,媽媽親自把愛心物資送到一線醫院或隔離點。很多人擔心媽媽被感染,勸她不要去,但她說:“醫護人員比我們感染的風險更大,我有什么理由膽怯?”
到了元宵節,為了讓一線醫護人員也能感受到節日的氛圍,吃上湯圓,媽媽又想方設法聯系上銷售湯圓的公司,募集了1000袋湯圓,讓醫護人員在元宵夜吃上了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
今年夏天,安徽多地遭受洪澇災害。防汛期間,媽媽不僅報名值班,還不顧危險,第一時間趕往受災嚴重的麻埠鎮、南溪鎮曹畈、張沖鄉,為受災群眾送去大米、食用油、飲用水、方便面和火腿腸等物資。隨后,她又募集并發放了3529床被子和毛毯。
心愿清單
在貧苦兒童的眼里,媽媽這樣的愛心人士就像天使,幫助他們實現心愿。
奶奶說我1歲時,媽媽就出去打工了,我在家跟著奶奶。媽媽一直在外面打工,每過幾個月寄點錢回來當我的生活費和學費。媽媽第一次回來是過年期間,她回來的時候我看她沒有穿棉襖。我想,她是不是沒有錢才買不起的。我想給媽媽買一件棉襖。謝謝您。
我家共有6口人。爺爺有些智障,雙耳失聰,屬于二級殘廢。奶奶務農,媽媽在家照顧剛滿月的弟弟,生活的壓力全壓在爸爸一個人身上。爸爸在外地打工,很辛苦。我想給爸爸買一件羽絨服(175cm)。
我家是貧困戶。爺爺得了白血病,為給爺爺治病,家里借了很多錢,可爺爺還是去世了。媽媽每天勞動很辛苦,卻一件好衣服都舍不得買。冬天來了,我想給媽媽買件保暖的衣服。
媽媽重病。我家里有4個小孩,一個妹妹上一年級,一個弟弟上幼兒園,另一個妹妹還不會走路。父親一個人做農活。我想給妹妹買5桶奶粉,謝謝您。
我想要治療頸椎病的藥,給我的爺爺。
看到這些心愿,媽媽哭了,我也哭了。寫下心愿的還是小學生。媽媽原以為,他們的心愿是給自己買吃的、穿的、玩的??墒撬麄兌及堰@個珍貴的心愿,留給自己最親、最愛的人。
那天,媽媽找資料的時候,找到了她十幾年前做公益時的照片。媽媽帶著我一起翻看老照片。十幾年過去了,金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沒有了破舊不堪的課桌椅,沒有了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校舍和房屋。更重要的是,孩子們沒有怯懦和害怕的眼神……
媽媽又出發了。
下一站,仍是愛心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