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峰
(中鐵十九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遼寧遼陽 111000)
公路橋梁架橋機屬于特種設備管理,其安全管理應與普通機械設備分開控制。公路橋梁架橋機的安全管理,必須從源頭入手,加強設備的本質安全控制,消除固有缺陷。同時,必須采取多管齊下的措施,提高系統保障水平,加強技術安全措施,規范作業程序,加強風險控制,改善信息管理、人員配備、應急保障等。創新管理模式和方法,充分利用系統管理思維方式,切實做好架橋設備的安全管理和控制,有效預防和減少各類事故的發生。
濱海大橋橋梁工程全長1400 m,為自錨式懸索橋,主橋長342.6 m。引橋采用T 型梁結構,東西岸跨距成對排列,每對5×50.68 m。每個跨度有16 片,引橋長度1013.6 m,總共有320 個T 型梁,每片T 型梁重約180 t,架設雙導梁架橋機。
T 型梁安裝和施工按中間和側梁的順序進行。安裝完成單個T 型梁后,將T 型梁的橫向隔板水平連接。安裝完成T 型梁后,將在T 型梁墩的頂部建造連續的接縫,根據設計圖張緊預應力鋼梁,并對管道進行灌漿。然后,將進行T 型梁屋頂的橫向濕縫施工。在一個臨時軸承中,完成系統轉換,最后進行橋面系統建設。
架橋機是目前公路橋梁等建設中一個常用的大型機械設備,對于保證橋梁施工質量有著重要作用。近年,架橋機的使用對于提升橋梁建設的技術經濟性能做出了較大貢獻。結合近年公路橋梁架設事故的類型及相關案例分析,架橋機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4 個方面。
(1)設備本身缺陷,強度和主要結構或零件的剛度不足,設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符合施工要求。
(2)設備管理體系和安全措施未得到有效實施,過程安全管理意識不強,設備管理混亂。
(3)設備運行管理人員的資質不符合要求,專業知識和技能不足,檢查、維護和保養不足,導致設備運行過程中出現故障。
(4)建筑工人安全意識薄弱,經驗不足,施工不符合計劃,違章指揮,危險操作。要做好公路架橋機的安全管理和控制,必須從源頭抓起,加強全過程管理,檢查和管理安全隱患,防止發生事故。
總結近年架橋機安全事故及其原因,通過分析架橋機結構組成、施工內容、作業條件和安全管理現狀。采用PHA 法和LEC 法分析節段梁拼裝架橋機施工風險,針對可能導致架橋機坍塌、起重傷害的兩大風險,對其風險因素進行相應分析與評價(表1)。
本項目大橋跨度為50.68 m,T 型梁長約50.38 m,單根T型梁重約180 t,起重,運輸和安裝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很大。架橋機的外形尺寸(長×寬×高)為120 m×9.5 m×8 m,整機重量約為230 t,結構尺寸巨大,結構復雜,可能會因操作不當發生事故。為盡量減少潛在安全隱患,確保架橋機安全可控使用,總結本項目在架橋機安全管理和控制中采取的相關措施。

表1 架橋機施工風險分析
結合工程特點和施工組織需求,確定橋式起重機型號和相關技術性能,通過招標檢查和比較制造商的綜合實力和其他形式。強大實力、高市場份額、良好信譽和高性價比的專業制造商才能訂購產品。在購買合同中,應明確同意制造商的資格、橋式起重機的工廠文件以及售后技術支持,以確保設備完整的工廠和技術文件,從而最大程度避免設備的固有缺陷。
若項目選擇非新設備,則必須在設備進入現場之前對其進行現場檢查。重要的是檢查生產日期、使用壽命,工廠的隨機技術文件以及往年的檢查報告和設備銘牌的一致性、真實性。必須徹底調查主要工作機構的完整性。如有必要,必須對設備進行安全性評估,以確保設備的整體性能和安全性能符合施工安全要求,防止有缺陷和翻新的設備進入施工現場。
公路橋梁的架設設備由于自身和外部因素容易發生各種安全事故。施工方應遵守《特種設備安全法》《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目標設備安全管理體系的實際發展,規范安全管理程序,確保設備運行安全。該項目已在各個方面制定了安全管理體系,包括特殊設備的選擇、工廠驗收、安裝和拆卸、定期檢查、人員配備和管理、操作程序、教育、定期檢查、維護、獎懲和緊急處置措施(如,設備安全管理措施、“三個固定”制度、教育培訓制度、檢查驗收制度、安全轉移制度、維修制度、轉移制度、獎懲評估制度、應急處置計劃等)。清楚搭接從選擇進入到組裝,從檢查到注冊,從試運行到運行的每個過程的工作流程;明確操作者和其他人員的工作職責、安全職責、獎懲標準;明確檢查重點和維護保養間隔和要求;澄清橋式起重機的安全操作規則和操作程序;闡明設備安全技術檔案要求和應急計劃。通過建立和完善各種安全管理體系,進一步規范架橋設備及其他設備的安全管理程序,以及設備安全管理流程。
橋式起重機等大型設備旨在為施工組織服務。施工組織安排的科學合理性將在很大程度影響設備運行的安全性。必須基于技術角度,制定有針對性的施工計劃,識別和評估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各種危險因素,制定安全控制措施,通過安全技術培訓、安全教育、過程安全監督以及檢查和隱患檢查等,降低安全風險,確保設備在使用過程中能夠獲得強大技術支持,必須保證設備科學合理的程序以及操作標準的準確性。
項目制定了安裝和拆卸橋式起重機的特別計劃,以及針對T 型梁設施工人的特別計劃。為通過橋梁機械操作制定了指南,為側梁的安裝制定專項施工方案。多次組織管理和施工人員,明確每個過程的安全注意點和檢查驗收點,制定安全檢查驗收表,嚴格執行管理人員和設備操作人員在過程前后的自檢。
在施工過程中,技術主管對驗收前操作的要求,不僅有助于進一步提高施工生產效率,而且將各崗位人員的安全責任付諸實踐。同時,施工方要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檢查,并請專家指導跟蹤和指導整個施工過程,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確保施工安全。
(1)根據架橋機技術數據和施工技術安全計劃,識別和分析危險操作過程,確定危險工作條件下的安全條件控制點。同時結合設備參數和現場實際,選擇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法,明確施工程序、操作要點和注意事項。通過特殊的安全技術培訓等方式與一線操作人員進行溝通,使其熟悉工作條件的危險性,熟悉操作標準和安全控制要點,做好危險條件下的現場安全施工監督管理。
(2)充分利用基于信息化的安全監控方法。為確保架橋機的操作人員能夠準確掌握設備主要結構的工作狀態和設備的整體運行狀態。施工方按照有關規定安裝對架橋機的安全監控管理系統,實現了各種安全監控數據的實時顯示和聲光預警功能,最大限度減少了因非法操作或操作錯誤造成的潛在安全隱患,有效保證了設備的運行安全。
(3)架橋機在危險條件下運行時,施工方必須邀請設備制造商的技術人員到現場,必須執行施工系統的工作制度。由施工技術人員、機械監督人員和安全監督人員進行指導和操作,并監督整個過程。現場監督能及時發現和糾正特殊工作條件下設備隱患,在確保安全前提下發揮其最佳性能。
公路橋梁架橋機屬于特種設備管理,其安全管理應與普通機械設備必須分開控制。對于公路橋梁架橋機的安全管理,必須從源頭入手,加強設備的本質安全控制,消除固有缺陷。同時,還必須采取多管齊下的措施,提高系統保障水平,加強技術安全措施,規范作業程序,加強風險控制,改善信息管理、人員配備、應急保障等。創新管理模式和方法,充分利用系統管理思維方式,切實做好架橋設備的安全管理和控制,有效預防和減少各類事故的發生,為公路橋梁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快速發展提供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