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賢

我父親是漁船上的機械師,家里的電燈啊、馬桶啊、電扇之類的東西壞了,都是我爸拆開來修的。他經常說:“這世界上沒有修不好的東西。什么東西壞了,只要你能找到問題的癥結,找來原材料,就能修好?!?/p>
我曾對父親的話深信不疑。那時候,我正讀書,試卷總是會有答案的。后來,我成了一名心理咨詢師,開始和各種各樣的人聊人生。每個走進咨詢室的人都帶著困擾他們的問題。有些人經歷了一些重大的人生變故,比如美好的生活因為寶寶忽然重病被打破了,因公司倒閉失業了,結婚多年的愛人出軌了……有些人則遇到了一些瑣碎的生活煩惱,比如學習成績不夠好,怎么努力也上不去;錯過了自己心儀的學?;蛘邔I;見到陌生人總是容易緊張……
“怎么辦呢?”他們向我訴說他們的生活,然后茫然又急切地望著我,像指著一臺壞了的機器,等著我指出問題的癥結,再把它修好。
于是我努力分析問題:“這是一種消極的認知模式?!薄澳銢]有發展出合適的應對策略。”“你童年的經歷損害了你的自尊?!薄斑@是缺愛?!?/p>
“嗯,嗯?!彼麄冾l繁地點頭,讓我覺得自己說得很有道理。然后,他們就不來了。
有一段時間,我對此很困惑,后來才慢慢明白,修理機器、解數學題和解決生活問題并不相同。修理機器或者解數學題時,你是超脫在問題之外的,但是面對生活問題時,你是糾纏在問題之中的。你解決問題的能力本身就受這個問題的限制,是這個問題的結果。更何況,很多時候,生活中有太多的因素是你無法控制的,但它們實實在在地影響了你。
那能怎么辦呢?無可奈何的時候,我也會向來訪者承認:“我可能做不了很多。我所能做的只是陪伴你度過生活中這一段艱難的時期,等著生活慢慢出現新的轉機,等著你身上轉變的種子慢慢發芽?!?/p>
“好吧。”他們嘆了口氣??墒牵麓嗡麄兎吹箒砹恕?/p>
我發現,很多人所遇到的困難與其說是生活問題,不如說是生活的不如意。
問題總讓人誤會,以為只要找到癥結,換個零件,或者找到答案,就能恢復如初??缮钪械挠行┦?,發生了就是發生了,既無法修復,也沒有答案。不如意則是說,我們總是期待生活往好的方向發展,而它拐到了別的方向,我們想要強扭著它,把它摁回正軌,極其困難。更多的時候,我們只能隨生活順流而下,在變化中努力適應它。
這么說來,真正的生活問題其實只有一個,就是怎么面對和處理生活的不如意。可大部分人并不甘心,他們會用修理機器或者解難題的思路來跟問題死磕,即使收效甚微,也會自然地認為是自己不夠努力,或者方法不對。承認自己無能為力很難,可悖論是,一旦承認在某些事上無能為力,你所能做的反而多了。
前段時間,我看到一個咨詢訪談。有個年輕的產品經理,剛畢業不久,在北京辛苦打拼,可最困擾他的不是他自己的生活,而是父母的關系。他父母關系不好,經常吵架,所以他要經常給父母打電話,聽父母各自訴苦,他想盡一切辦法,努力讓他們的關系好起來。他覺得自己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才能輕裝上陣,去忙自己的事業。
也許他遇到的就是生活的不如意。于是,咨詢老師說:“不如我們來聊聊,如果沒有這樣的問題,20歲的你想過怎樣的生活吧!”
不如聊聊別的,這聽起來像是逃避,可是問題的空間這樣慢慢地打開了,問題以外的生活重新回到了來訪者的視野。來訪者發現,即使他不去處理這件事,仍有很多有價值的事情可做。這就是生活的好處,除了直接面對問題,別處的進步又會兜兜轉轉回過來推動我們的生活繼續向前。
我有個朋友,是學美術的。年輕時恃才傲物,總覺得自己會成為一個出色的藝術家。可未來的遠大前程沒法彌補當時的窮。于是,她來到旅游景點,在那邊支了個畫攤,想通過幫人畫素描掙錢。天快黑了,她才等來第一樁生意。一個戴眼鏡的中年男人問她畫一幅畫要多少錢,她說20元,于是那個男人坐下了。半個小時后,畫完了,男人走過來看了看畫,哈哈大笑,問她:“你覺得像我嗎?”“像啊!”她理直氣壯地回答。那男人說:“這樣,錢呢,我還是給你,畫呢,我就不要了,你自己留著吧?!闭f完,男人扔下20元錢揚長而去。
奇恥大辱啊!這個還沒上路的年輕藝術家狠狠地把畫撕了,撿起了地上的20元錢,眼淚在眼眶里打轉。“我一定要弄個框,把它裱起來?!彼南耄拔乙屗鼤r時刻刻激勵我!等我功成名就那天,再把它拿出來,作為我心靈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展示給大家看!”
她氣鼓鼓地收起畫架往回走。走著走著,路過麥當勞,肚子餓了,一摸口袋,唉,只有那準備裱起來的20元錢了。她猶豫了一下,走進了麥當勞,掏出那20元錢:“給我來個漢堡!”
她最終也沒變成著名畫家。不過我喜歡她的生活態度,不跟問題死磕,隨時準備趴下。日子看起來越過越糊涂,其實卻越過越清醒了。
(張愚? 摘自《幸福課:不完美人生的解答書》江西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