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竹 吳婧
被鼻炎困擾十余年的姚女士反復鼻塞、流鼻涕,偶有咳嗽,受涼后更甚,鼻塞非常嚴重,嗅覺下降。她找浙江醫院針灸科主任諸劍芳醫師求診。姚女士表示:“經過一次針灸治療,我的鼻涕明顯減少了,鼻子也通暢了很多,感覺生活質量提高了不少。另外,針灸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有一點點疼,但可以忍受,和鼻炎的痛苦比起來實在太小了?!?/p>
71歲的朱奶奶來針灸科治療肩關節疾病時,諸劍芳發現朱奶奶同時被鼻炎困擾了五年。朱奶奶表示五年來,天氣一冷,一受涼,就開始鼻塞、流鼻涕,嚴重時甚至頭痛頭昏,還影響了她的睡眠質量。諸劍芳在治療朱奶奶的肩關節疾病之時,于迎香穴等穴施針,用于治療鼻炎。一段時間過去,朱奶奶的鼻炎本應早已發作,卻至今未發作。
諸劍芳表示冬季是鼻炎高發的季節。鼻炎全稱是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細菌、變應原、各種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癥。如果你經常出現鼻塞、流鼻涕、嗅覺下降、頭痛頭昏、食欲不振、易疲勞、記憶力減退、失眠等癥狀,那就說明你很有可能患上了鼻炎。
教你三招告別鼻炎反復發作的煩惱。
一是推鼻梁:雙手手掌用力搓熱后,用兩手中指指腹夾緊鼻梁的兩側,順著鼻梁用力向上推到神庭穴。經常從鼻梁推到神庭穴,可以促進鼻子和面部的血液循環,提高身體的抵抗力,預防鼻炎反復發作。
二是按摩鼻部三大穴位:鼻子及其周圍有很多穴位,迎香穴、鼻通穴和印堂穴算得上是鼻部的三大穴位。迎香穴位于鼻唇溝中、鼻翼外緣的中點處。經常按摩這個穴位可疏散風熱,通利鼻竅,幫助患者緩解鼻塞的癥狀。鼻通穴又稱上迎香穴,位于鼻翼軟骨與鼻甲交界處,近鼻唇溝上端處。其保健作用與迎香穴相似,經常按摩可以防治鼻炎、鼻竇炎和頭痛。印堂穴位于額部,兩眉頭中間。經常按摩印堂穴具有明目通鼻和安心寧神的作用。迎香穴、鼻通穴和印堂穴,這三個穴位可每日用中指指腹用力按揉100次,直到穴位有酸痛的感覺為止。
三是揉搓鼻翼:雙手手掌搓熱放在面頰上,用力揉搓面頰和鼻翼,速度要快,最好按摩120次以上。這時面頰和鼻腔內部會產生熱感,感冒鼻塞的患者呼吸自然就會變得順暢很多。
(摘自《生活與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