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西蔓
“當你看一個人的形象的時候,你看到了什么?”
這個問題我問過很多人,回答是“我看到了發型、衣服”“涂了口紅,還戴了耳環”。繼續問下去,回答會深化到“她很時尚”“看起來挺有氣質的”。如果再追問下去,回答會變得緩慢但很清晰:“我覺得她是個白領”“好像文化程度挺高的”“旁邊那個人看不出職業,感覺她活得挺累的”……這就是我們在別人眼里的真實情況。
我們總以為別人看自己的時候看的是服飾、發型以及化妝與否,實際上,別人看到的并不全是這些。別人是通過我們的穿戴,來試圖猜測我們身后那些無法直接表現出來的東西,進而判斷我們的價值。
形象涉及“顯性”和“隱性”兩大元素。這兩大元素分別指人的外在與內在。外在的通常一目了然,比如長相身材、衣著顏色款式、發型妝容、神態舉止……內在的不易看清楚,比如性格愛好、文化素養、社會地位、生活方式……
我們常??吹絻煞N極端的情況。一種情況是,有的人外表裝扮光鮮亮麗,一經接觸才發現表里差別極大。只滿足于追求“顯性美”的人充其量只學會了一種表演,包裝得越精美,偽劣產品的痕跡反而越明顯。另一種情況是,有的人內在豐富,名片上的頭銜能把人嚇一跳,但外表相對來說差別較大,令人惋惜。
從哲學的觀點來看,內在與外在越趨于平衡,就越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在形象上也是一樣。一個人的“外在美”與“內在美”越接近,個人的價值體現就越接近于最大化,就發展得越好。而如果一個人內在與外在差異過大,一方便對另一方有了毋庸置疑的破壞作用。因此,我們既不能讓外在背叛內在,也不能讓內在游離于外在之外。女人想追求生命中的美,注定只能在內外兼修中成長。
就像我常在一些演講中呼吁的那樣,你的形象正在告訴人們關于你的一切!你穿的不僅是衣服,還關乎你的價值;你化的不僅是妝,還關乎你的品質;你梳的不僅是發型,還關乎你的品位。任何一種顯性因素的外在表現,說到底都會體現隱性因素中的一些特質。因此,你的形象關乎你的一切價值。
(摘自《西蔓美麗觀點》中信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