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建才

價格歧視在現實生活中非常常見,一般可以分為三種:一級價格歧視,二級價格歧視,還有三級價格歧視。一級價格歧視,也被稱為完全價格歧視,即賣者為每一位買者及其所購買的每一單位商品制定不同的價格。二級價格歧視,是指賣者根據不同的購買量,分批確定不同的價格。
三級價格歧視,是指賣者對不同市場上的不同消費者制定不同的價格。劃分不同市場的主要依據包括地理差別、產品用途、時間、收入水平、性別和年齡等。
金庸在《鹿鼎記》中就講到了“小桂子”韋小寶有一個關于價格歧視的“奇思妙想”。韋小寶夢想通過生擒吳三桂揚名立萬,還幻想通過吳三桂發大財。書中第四十五回寫道:“自己若在戰陣之中,決計不能讓吳三桂如此一死了之,定會想個法子,將他活捉了來,關入囚籠,從湖南衡州一路游到北京,看一看收銀子五錢,向他吐一口唾沫收銀子一兩,小孩減半,美女免費。天下百姓恨這大漢奸徹骨,我韋小寶豈有不花差花差哉?”韋小寶提到的就是三級價格歧視。
暢銷書《臥底經濟學》的作者蒂姆·哈福德被譽為“當前最幽默的生活經濟學大師”,他講到了地鐵站旁的星巴克咖啡。他說,肯定有人從咖啡售賣中賺到了大錢,但賺大錢的人是房東而不是星巴克老板。我們關心的是價格歧視,不是誰賺了大錢,但我們一定要記住“羊毛出在羊身上”。星巴克采用“自首策略”讓顧客暴露自己的特征,從而進行差別定價。它提供的產品要么數量不同(大杯或小杯),要么口味不同(生奶油或白巧克力),實際上體現的是二級和三級價格歧視。上網一搜,我們還可以搜到國內關于星巴克進行價格歧視的鋪天蓋地的報道。我們以2013年10月23日的一篇報道為例。就北京星巴克而言,咖啡豆1.6元+牛奶2元+一次性用品1元=4.6元,每杯354毫升的星巴克拿鐵咖啡物料成本不足5元,售價為29元。同樣的一杯咖啡,換算成人民幣,倫敦的售價是24.25元,芝加哥的售價是19.98元,孟買的售價則只有14.6元。這種情景是典型的三級價格歧視。另外,哈福德也提到了一級價格歧視,比如二手車銷售員或者房地產代理商就可以施行這樣的價格歧視。
在中國組織經濟學研討會微信群中,有幾個學者曾經討論過新形式的價格歧視。有個人說:“今天在攜程訂酒店,拿著三臺手機對比價格,每晚每間蘋果X比蘋果8Plus貴40多元,蘋果8Plus比蘋果7P1us貴十幾元……家有蘋果4啊蘋果5啊的千萬別扔了,留著訂酒店吧!”另外一個人說:“我朋友用蘋果X買25公斤的行李額是120元,我用蘋果7Plus買是98元?!边@可是數字經濟中的價格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