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彩,趙 影,張 翠,高進華
(史丹利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臨沂 276700)
腐殖酸類物質(或腐殖物質、腐殖質)是動植物殘體(主要是植物殘體)經微生物的分解和轉化以及地球物理和化學的一系列作用累積起來的,或利用非礦物質源生物質原料經人工轉化的無定形有機弱酸混合物。
腐殖酸類物質能夠形成和穩定土壤團粒結構,為作物提供所需要的養分,吸附土壤中的離子避免隨水流失,提高土壤對酸堿度變化的緩沖性能,還能夠加速種子發芽、增強根系活力、促進作物生長、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因此,腐殖酸類肥料的開發利用已經成為現代農業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近年來含腐殖酸類肥料在農資市場上也日趨增多。
目前,水溶肥料中腐殖酸含量的檢測標準為《水溶肥料 腐植酸含量的測定》(NY/T 1971—2010)[1],該檢測方法具有重現性好、無需特殊設備、操作簡單等特點,但操作過程過于簡單,使檢測平行樣的結果不平行且不能達到穩定狀態。為此,經反復試驗摸索,在保證結果準確性的前提下,通過增加簡單的操作步驟,使平行樣檢測結果達到平行且穩定的狀態。
NY/T 1971—2010中規定的腐殖酸氧化操作過程:向離心管中加入5.0 mL重鉻酸鉀,緩慢加入5.0 mL濃硫酸,混合均勻;將離心管放在管架上,蓋上漏斗,置于沸騰的水浴中加熱30 min,取出,冷卻,將內容物轉移至250 mL三角瓶中,控制體積在60~80 mL。
改進后的腐殖酸氧化操作過程:按照NY/T 1971—2010規定的操作步驟將離心管放在管架上并蓋上漏斗后,罩上小燒杯,然后置于沸騰的水浴中加熱30 min,取出,冷卻后將內容物轉移至250 mL三角瓶中,控制體積在60~80 mL。改進后的操作過程增加了“罩上小燒杯”這一步驟,目的是避免反應物揮發產生損耗。
采用市售含腐殖酸類水溶肥料樣品A和樣品B,已知含腐殖酸質量分數分別為24.6%和32.5%。樣品A和樣品B分別按照NY/T 1971—2010中規定的操作步驟和改進后的操作步驟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如表1所示。
未知樣品分別按照NY/T 1971—2010中規定的操作步驟和改進后的操作步驟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未知樣品腐殖酸含量檢測結果
從表1和表2的試驗結果可看出:采用改進后方法檢測已知腐殖酸含量的樣品,檢測結果與標明值無明顯差異;與標準方法檢測結果相比,改進后方法檢測結果的變異系數較小,穩定性較好,說明改進后方法適用于腐殖酸含量的檢測。
對NY/T 1971—2010檢測水溶肥中腐殖酸含量的方法進行了部分改進,按照腐殖酸氧化步驟中將離心管蓋上漏斗后,增加“罩上小燒杯”這一步驟。改進后方法的腐殖酸含量檢測結果與已知樣品標明量對比無明顯差異,平行樣檢測結果達到平行且穩定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