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000 河南省三門峽市外國語中學 霍翔宇

睡眼惺忪的我又一次和媽媽發生了爭吵。爭吵過后,我抓起書包跳上了公交車。我憤憤不平:就知道夸別人家的孩子有多優秀,從來看不到我的長處。別的同學都有父母接送,我每天都得一個人背著書包奔來跑去,媽媽真的愛我嗎?
擁擠的車廂,嘈雜的人群,昏沉的頭腦。陽光透過窗戶灑進來,我的心情越發煩躁:名著還沒有看完,馬上又要月考,還要準備其他科目的考試。要不是媽媽天天嘮叨,惹得我心煩,故意跟她對著干,我現在也不至于這么手忙腳亂。
突然,公交車一個急剎車,沉浸在抱怨與憤恨中的我被狠狠地向前甩去。幸好我及時握住座位的扶手,才沒有摔倒,可是我手里的書包就沒有那么幸運,書包口朝下向外飛去,甩出了好幾本書。我一只手扶住椅背,另一只手伸出去,快速撿起散落的書本。咦,這不是媽媽的記事本嗎?怎么會在我的《水滸傳》里?
來不及多想,我趕緊坐回座位。都怪媽媽惹我生氣,不然我怎么會坐這趟公交車,哼!我憤憤地從那個小本兒上撕掉一頁,埋怨媽媽就知道買菜做飯,絲毫不關心我。轉眼間,我便撕掉了第二頁,第三頁。一直撕到第五頁、第六頁的時候,我才感覺稍稍消了氣。正準備把小本兒放回書包里,我驚奇地發現其中一張紙的背面寫著密密麻麻的小字,上面記著宋江、李逵等人的綽號,小說重點回合的情節梗概,條理分明,媽媽還用紅筆進行了圈注,一筆一畫,寫得清清楚楚,規規矩矩。我一時竟說不出話來——這完全是按照老師的要求整理的。那個小本兒仿佛在向我傾訴:下班回到家,忙完家務瑣事本該休息的媽媽,是如何拿起我丟在一邊的名著,在深夜,大家都休息后,打開臺燈,一頁一頁,一筆一畫,閱讀摘錄……而她這么做只因我的一句“討厭死了,我不想看名著”。這時我才明白媽媽是多么愛我,這個小本兒以別樣的方式將我喚醒。我又翻開這個小本兒,發現了媽媽寫的備注:小宇想吃紅燒肉……后面還抄了紅燒肉的做法……讀著讀著,我的眼淚不覺流了下來……

當晚回到家,寫完作業的我對媽媽說:“媽,今天我想讀會兒《水滸傳》再睡,您先睡吧!”媽媽聽后有些驚訝,隨即看著我笑了。
簡 評
文章講述了處于青春期的作者跟媽媽爭吵后,因看到媽媽記事本的內容而幡然悔悟的故事。文章敘事條理清晰,分為前后兩部分,過渡自然。前面寫作者與媽媽的沖突,表達對媽媽的埋怨和不滿,這些情緒真實可感;等到偶然發現了媽媽記事本的內容之后,作者明白了媽媽的苦心,對媽媽的責怪煙消云散,不覺流下眼淚。結尾寫自己主動提出看《水滸傳》,母子冰釋前嫌。本文寫出了作者對媽媽的理解與感恩,這也是一種成長。
(付認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