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行走的魚

本文主人公
當前,傳統的少年宮、早教中心等已經不能滿足孩子自主學習、開發探索能力的需求,很多家庭都在為孩子尋找新去處。李貝貝從中看到了商機,創辦了“兒童博物館”,給孩子和家長們帶來更廣闊的課堂和體驗……
李貝貝曾在美國韋爾斯利女子學院附屬幼兒園和哈佛大學附屬幼兒園任教,并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教育設計實驗室里擔任課程設計師,有著豐富的幼兒課程設計和教育實踐經驗,對“兒童博物館”這一兒童教育模式有過深入了解。
有一次,李貝貝到波士頓的一所兒童博物館參觀。她看到“阿波羅號”被做成模型,放在博物館里。一名家長對她大約三歲的孩子說:“寶貝,這是美國人第一次代表人類登月時所乘坐的飛船。”這個場景給李貝貝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后來,李貝貝陸續發現,在美國東海岸的許多城市都建有兒童博物館。這些專門為孩子設計的博物館,展品豐富鮮活,能讓小學階段的孩子們,在輕松的環境下,通過“玩”的方式接觸到初、高中的學科知識。而且,家長們可以全程陪同參與,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在一系列親子互動游戲中得到培養。
有感于此,李貝貝發了一條朋友圈,介紹自己對兒童博物館的所見所感,“真想舉起整棟樓搬回中國。”很快,這條消息獲得很多點贊,有性急的家長甚至在問,什么時候國內才有這樣的兒童博物館?而這次經歷,讓李貝貝有了圍繞兒童博物館創業的想法。
出于慎重,李貝貝對國內市場做了一次細致的調研。她發現,很多家長每到周末都在為孩子尋找寓教于樂的場所發愁,而現有的少年宮、游樂場、玩具城、早教中心等都有待升級,已經不能滿足新一代家庭的需求。“現在的孩子知識面和審美能力在提高,但市場上與之匹配的產品少之又少。”許多家長都發出這樣的感嘆。

這次調研之后,李貝貝的思路漸漸清晰起來。她認為,與學校的課堂教育不同,兒童博物館更注重培養孩子的好奇、思考、嘗試等品質。學校和家庭對博物館認可度都很高,去兒童博物館學習將會成為未來一種重要的教育方式,而目前在這方面,國內博物館數量稀少,而且缺乏優質供給。如果以此為創業方向,容易贏得合作伙伴、政府和多方資源的支持。
于是,2018年3月,李貝貝聯合香港大學、布朗大學、北京大學、杜克大學等世界一流高校的專業學者,創立“愛得文兒童博物館”,為新一代家庭打造親子文化教育空間。
公司成立后,李貝貝很快發現,開設專門的兒童博物館并非易事。在管理人才方面,可以通過培訓解決,但資金、土地、裝修費用等投入十分巨大。況且絕大多數博物館屬于非盈利機構,如果沒有新的模式,根本堅持不了多長時間。

是繼續下去,還是另謀出路?李貝貝有些猶豫不決。
有一天,一名家長找到李貝貝,向她訴說了自己的苦惱。她說,女兒讀小學五年級,有時放學回家會無緣無故生氣,情緒很不穩定。問其原因,女兒總是一言不發,不知道哪方面出了問題。
長期研究幼兒教育的李貝貝明白,這是孩子不會或者不愿意表達和管理自己情緒的緣故。實際上,這名家長反映的問題并非個例。
與家長的談話給了李貝貝很大啟發,經過一番思考,她決定組織團隊成員先從開發線上課程入手。經過幾個月的研發,2018年6月,愛得文上線了第一款產品“社會情緒學”。課程通過教會學生公開、有建設性地討論自己的情緒,理解為什么嫉妒、為什么憤怒,以及應對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認知、表達、管理自己的情緒。

課程上線后,因其針對性、實用性強,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不到一個月就成功賣出第一單,收入近百萬元。
初戰告捷,給了李貝貝很大信心。在聽取學校、教師各方面的意見反饋后,通過不斷優化調整,2019年2月,愛得文又上線了第二款產品,課程內容涵蓋認知、語言、文學、體能和情緒五大要素。
比起第一款產品,第二款產品更加貼近生活,方式也更加靈活。比如,學生上學遇到下大雨,鞋子被淋濕,老師可以因此選擇“天氣”作為話題讓學生展開討論。關鍵在于,教師在設計話題時,要涵蓋認知、語言、文學、體能和情緒五大方面,在關注孩子興趣的同時完成教育目標。
除針對孩子外,愛得文還設計開發有家長課堂、家長工作坊等內容,介紹各個年齡段孩子的特征,提供最優化的親子互動方案,讓學做爸媽不再是一件孤立無援的事。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運營,看時機成熟,李貝貝決定將業務從線上轉移到線下博物館。之前的努力都沒有白費,所有的教育產品研究完成后,都可以體現在展具上,她的兒童博物館教育理念終于落到實地。
2019年7月,李貝貝在深圳舉辦了一場名為“神奇動物護衛隊”的展覽。展覽由“美國國家地理學習”提供專業學術支持,整場展覽共有10個主題的專場活動,如北極熊、企鵝、鱷魚、變色龍等,可以說是一本真實版的“國家地理書籍”,每個專場都配備有專業講解老師。


在企鵝專場,很多小朋友都很好奇,在南極圈里,天氣那么冷,企鵝又沒有衣服穿,究竟是怎么保暖的?講解老師并沒有直接把答案告訴孩子們,而是運用提問,幫助孩子們在嘗試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最后讓小朋友動手進行體驗,得出企鵝是抱團取暖的結論。
而在變色龍專場,不僅孩子,就連很多家長也直言“長知識了”。講解老師提了一個問題:“你們知道,變色龍除了皮膚是保護色之外,眼睛里藏有什么秘密?”大家都回答不上來。
在老師的提示下,孩子們留意到變色龍眼睛的與眾不同——居然有三種轉動方式,可以兩只眼睛向前看,可以兩只眼睛向后看,還有一前一后的混搭。“簡直太神奇了。”
如果孩子們講解聽膩了,還可以換成游戲的方式,了解郊狼這名捕獵高手是如何捕獵小鹿的。在這里,參與游戲的孩子,通通化身為兇猛饑餓的狼,躲在小樹后面準備捕捉靈敏的小鹿。可是,要想獲得一頓大餐并不容易,既不能讓小鹿發現自己,追捕還要迅速,真是一場速度與智力的比拼。
捕獵小鹿后,小朋友們可以繼續往前走。突然,眼前就可能會出現一條大鱷魚。但不必害怕,因為鱷魚先生是一位全能的“講解員”,它會從自己的雙層眼皮、到尾巴、再到如何捕獲獵物,如數家珍般向小朋友們一一道出,堪稱“鱷魚百科全書”。
特別有趣也讓孩子們最感興趣的是營救動物專場。在展廳中,特別設置有一條長廊,孩子和爸爸媽媽可以在這里觀看電影,了解神奇動物的遭遇,并“認領”想要解救的動物。然后通過學習編程,孩子獲得一張智能解救芯片卡。這張芯片卡蘊藏著神奇的魔力,將幫助孩子在與互動裝置的玩耍交互中學習知識并成功營救動物。
不僅如此,李貝貝和團隊小伙伴們還別出心裁地設計了一本“神奇動物護衛隊”家長手冊,告訴爸爸媽媽如何引導孩子看展覽和推進故事,在具體的展位如何跟孩子有更多的互動,如何通過提問提升孩子的參與度等。
參觀完展覽,一名家長深有感觸地說:“通過游戲化體驗和原創大型科技裝置,讓孩子們仿佛置身一部野生大電影之中。在營救動物之旅中,學習知曉生命的五大要素,種下對生命好奇和敬畏的種子,非常有意義。”
這場“神奇動物護衛隊”展覽,一共進行了48天,幾乎天天爆滿。憑借這“一單”,愛得文收入超過150萬元,用戶滿意度高達97%。
盡管創立愛得文僅僅一年多時間,但其巨大的市場潛力已經突顯出來。2019年7月,愛得文獲得來自藍象資本等近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李貝貝表示,接下來她將采取城市合伙人的合作模式,策劃更多彰顯教育溫情的展覽,讓孩子們在輕松愉悅中接受知識,用與眾不同的方式表達對孩子們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