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剛
(葫蘆島市綏中縣水利事務服務中心,遼寧 葫蘆島 125200)
全國水利普查公報顯示我國已建各類水庫大壩約9.8萬座,水電裝機達3.34億kW,修建提防工程近41.4萬km,水電站4.7萬余座,在防洪、發電、灌溉等方面這些水利工程發揮著重要組喲用,同時也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資源并產生了許多移民搬遷安置問題。調查統計顯示,因大規模水利工程建設涉及到的移民人數可達2600萬人,其中2288萬人為農村移民。水電工程建設涉及到防洪防汛、農田灌溉及居民用水等多個方面,移民能夠得到妥善安置與當地穩定、水利水電工程效益以及工程建設能否順利實施。水利工程規劃設計階段應充分考慮移民搬遷對社會及個人造成的不利影響和可能產生的損失,國務院明確規定長遠生計有保障、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為移民安置的原則[1]。然而,因對移民安置產生的社會后果認識的局限性、安置規劃不科學等,使得移民安置中具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項目甚至沒有妥善完善的規劃,從而導致移民后的環境容量不足、設施不配套和不安全的社會因素等問題。鑒于此,文章選用統計分析法和層次分析法確立水庫移民可持續生計量化標準及評價體系,根據移民生計發展水平調查結果和模糊物元模型,對青山水庫移民可持續生計狀況進行科學系統的評價,這對于保證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和實現移民生計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可為移民搬遷后的生產生活恢復和后扶持政策的完善提供科學依據[2-3]。
滿足生存與發展所需的活動、資產和能力為生計的建立基礎,其中資產又有社會、自然、金融、人力、物質資本。移民原有的身份認同、生存環境和經濟基礎由于居住地的改變而發生破壞,且移民生計水平、謀生能力和生產活動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沖擊[4]。因此,應從政策保障、生活保證和移民經濟基礎3個方面對移民生計是否可持續展開評價,結合水庫移民深入調研結果和相關文獻資料建立的評價體系。移民安置后可持續生計評價體系,見表1。
在實現家庭功能和維持生計過程中經濟基礎占據著關鍵地位,在提高廣大農村地區生活質量中發揮著巨大作用。所以,在可持續生計評價中將其作為主要參數,可從土地產出率、勞動力就業率、恩格爾系數等5個方面系統表征該功能指標。與當地的平均水平相比,農業安置移民的人均補償應≥該平均值,對此國務院有關文件給予了明確的要求。通常條件下,由于新環境的耕地熟化程度不同使得土地產出率出現一定的降低,從而對人均純收入產生影響。富余勞動力就業率和恩格爾系數反映了移民對人均純收入及安置區生活水平的高低,移民生活保障程度隨養老保險覆蓋率的增大而提高,對移民可持續生計越有利[5]。

表1 移民安置后可持續生計評價體系
生活基礎設施條件和居住地自然環境為考察生計水平的重要成分,通過對原有生計方式的調整方可在生活環境已發生改變的安置區立足,涉及水電供應、交通、住房和自然環境等變量。為了反映移民生活環境,選擇人均居住面積、居住地道路滿意率以及電力供應覆蓋率等5項指標參與評價。針對只能通過客觀感受判別的居住與生活條件狀況,一般選擇調查的客觀值作為衡量主觀感受和認知程度的依據[6]。
政策保障應考慮社會發展和移民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它是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以滿足移民區未來生活的發展需要。文章從人際關系融入度、職業技能掌握狀況、參加就業培訓率、醫療與教育設施滿意率5個指標作為評價指標。其中完善的醫療設施和教育設施為移民創造了較好的就醫、教育環境。職業技能和就業培訓體現了移民生產生活的潛力,向非農領域就業的富余勞動力的可能性隨以上指標程度的增大而提高,對可持續生計產生的有利影響就越高。在文化、經濟、社會等方面安置地原居民與移民之間的融入狀況主要通過人際關系融入度來反映[7]。
可持續生計狀況評價與指標權重的計算密切相關,對各參評指標權重考慮采用專家打分與層次分析相結合的DAHP法計算,依據不同專家的知識經驗構造AHP法中的判斷矩陣,并對各參數值作標準化處理。依據土地資源管理、社會保障、農業經濟、水庫移民和農村政策等領域的5位專家意見,對各指標權重按照專家打分法確定,見表1。根據可持續生計評價基本要求和國家移民安置相關原則確定各參評指標的目標值。所以,水庫移民的生計情況可從生計可持續和生計維持兩個角度來分析,即確保農民的長遠生計和維持移民原有生活水平。參考葫蘆島市統計數據確定生計維持目標值,結合遼寧省農牧業現代化建設評價體系和水利工程建設質量主要評價指標確定生計可持續目標值。
物元模糊法具有實用性強、結論準確、計算可靠和方法簡便等優點,可用于解決事物的環境條件與功能目標之間的不相容問題。
將待評價樣本N的特征定義為c,其量值選用v來表征,則構成的有序三元組R為待評對象的物元,記為R=(N,c,v)。在水庫移民可持續生計評價中可持續發展、可維持和生計實際水平為N,c、v分別為參與評價的各項指標及其數值。若給定的待評價事物有m個特征,與之對應的量值v為具有模糊性,由此可構成一個m維模糊物元R。將m維物元關于n個事物進行組合,由此組成矩陣Rmn,然后以不同等級的隸屬度替代矩陣Rmn的量值,則矩陣Rmn即為復合模糊物元,其表達式為:
(1)
式中:Xij為特征i關于事物j的量值。
各評價指標對可持續生計評價的影響方向不同,從優隸屬度標準化過程中存在兩種不同的類型,關于正向和負向優屬度的處理公式為:
uij=Xij/maxXij
(2)
uij=minXij/Xij
(3)
式中:minXij、maxXij為各特征關于參評對象的最小與最大量值。

(4)

(5)
(6)
最優方案與待評價樣本之間的接近程度利用貼進度來反映,二者的接近程度隨貼進度值的增大而增加;反之,則距離越遠。所以,各評價樣本間的優劣次序及其與最優方案的接近程度可按照貼進度值的大小來描述。目前,用于貼進度計算的方法有M(·,∨)、M(∧,∨)、M(·,+),為了能夠綜合反映可持續生計狀況對貼進度ρHj考慮選用先乘后加的M(·,+)算法,其表達式為:
(7)
式中:ρHj為標準狀況與評價狀況的接近程度;ωi為參評指標的綜合權重;p值為1、2分別代表海明和歐式貼進度。
各評價指標的調查現值、可持續和可維持目標值的貼進度利用AHP法確立的量化指標綜合權重確定,水庫移民生計處于可持續發展水平的判別依據為可持續目標值與調查現值的歐式距離最小;反之,則判定為未達到可持續水平。根據以上計算方法可建立標準方案與各方案之間的歐式貼進度復合模糊物元RρH,即:
(8)
各評價方案的優劣程度按照歐式貼進度大小排序,為了能夠直觀的反映各評價方案所處的水平還可依據標準方案進行分類。
對葫蘆島市青山水庫移民可持續生計狀況主要通過實地調研的方法評價,對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維持原有生計的目標值完成率進行計算,定性評價和分析移民生計水平;然后對綜合指標和模糊物元運用建立的評價模型計算,依據評價結果進行分類,最終對青山水庫移民生計能否達到可持續利用歐式距離判定[7-8]。
選擇葫蘆島市綏中縣西臺村、小莊子鄉大漁廠村作為水庫移民安置區調查區域,時間為2017年6月。為了能夠更加科學、全面、客觀的反映青山水庫移民生計狀況,采用偏好抽樣與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法,結合葫蘆島市實際情況選取調查樣本。發放問卷220份,參與調查的農戶有226戶,回收有效問卷205份。通過對問卷調查數據的統計分析,構造評價模型和評價體系,綜合評價其可持續生計水平[9]。青山水庫移民經濟基分項評價,見表2。
3.2.1 經濟基礎
根據表2可以看出,現值調查的人均純收入為6912元,可持續目標和維持目標完成率分別為56.76%、86.70%,由此表明移民收入整體位于較低狀態,較生計可持續目標還具有一定的距離;現值調查的土地產出率按0.26hm2人均耕地補償面積時為27665元/hm2,可持續目標和維持目標完成率分別為61.48%、73.58%,可見青山水庫移民區的土地產出率整體還處于較低水平,這主要與青山水庫農業安置區水利設施不配套、不完善,作物產量低等因素相關;現值調查的恩格爾系數為40%,貼近可持續目標和維持目標的程度分別為87.60%、95.00%,由此表明移民區生活質量得到了較大的提升,與目標值相差不大;現值調查的養老保險覆蓋率和富余勞動力就業率為100%、80%,可見這兩項指標均位于較高水平,其原因為在社會保障和就業方面政府對安置區均給予了相應的政策支持。

表2 青山水庫移民經濟基礎分項評價
對青山水庫的生計可持續目標、生計維持目標和經濟基礎的歐式貼進度RKj經濟基礎,依據調查現值和構建的復合模糊物元進行計算,結果如下:
根據計算結果可知,青山水庫移民的生計維持目標、生計可持續目標與經濟基礎調查現值的距離分別為0.0471、0.1748,在經濟基礎方面安置區移民生計與可持續目標之間具有一定差距,而基本實現了維持目標。
3.2.2 生活環境
自來水和電力供應覆蓋率、移民人均居住面積以及道路滿意率的生計可持續和生計維持目標完成率分別為95%、100%,以上4項指標整體位于較高水平。關于生計維持目標居住環境滿意率未達到標準水平,但完成率仍處于94%的高水平。研究表明,移民安置區的水電供應有保障且基礎設施建設整體較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交通環境和移民居住條件。另外,搬遷前有部分零散居住的移民,搬遷后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他們的居住條件,青山水庫移民生活環境分項評價,見表3。居住環境滿意度關于生計可持續目標的完成率較低,對居住環境不滿意的受訪農戶仍占20%,其原因為安置區房屋建設用地長期受鹽堿的侵蝕作用,有些安置房已成為危房,并對移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不利的影響。

表3 青山水庫移民生活環境分項評價
對青山水庫的生計可持續目標、生計維持目標和生活環境的歐式貼進度RKj生活環境,依據調查現值和構建的復合模糊物元進行計算,結果如下:
根據計算結果可知,青山水庫移民的生計維持目標、生計可持續目標與生態環境調查現值的距離分別為-0.0225、0.012,在生活環境方面安置區移民生計基本達到了可持續目標,遠遠大于生計維持目標。
3.2.3 政策保障
青山水庫移民政策保證分項評價,見表4。根據表4可以看出,在參加就業培訓率、醫療設施滿意率和教育設施滿意率方面青山水庫移民生計均達到較高的水平,以上各項參數的可持續目標和維持目標完成率分別為80%、100%,其原因為安置區醫務室和學校建設能夠滿足要求且配套設施較為完善。參加就業培訓的移民富余勞動力仍存在技能水平低的情況,該指標的可持續目標和維持目標完成率分別為58.82%、83.33%,在職業技能掌握方面仍需要加大移民技能培訓力度。根據人際關系融入狀況可知,較搬遷前與當地村民的關系,搬遷后移民的人際關系融入指標的可持續目標和維持目標完成率分別為85.71%、83.33%,其原因為比較集中的安置區移民具有自己的生活圈,在日常的生活中移民與當地村民的交流交往較少,從而導致不同群體間具有一定的隔閡,這也是導致移民融入度較低的關鍵因素。

表4 青山水庫移民政策保證分項評價
對青山水庫的生計可持續目標、生計維持目標和政策保證的歐式貼進度RKj政策保障,依據調查現值和構建的復合模糊物元進行計算,結果如下:
根據計算結果可知,青山水庫移民的生計維持目標、生計可持續目標與政策保障調查現值的距離分別為0.0052、0.1204,在政策保障方面安置區移民生計基本達到了維持目標。
4) 總體生計。根據以上分項指標評價結果和復合模糊物元模型,對青山水庫的生計可持續目標、生計維持目標與總體生計的歐式貼進度RKj總體生計,結果如下:
結合以上結果,青山水庫移民的生計維持目標、生計可持續目標與總體生計調查現值的距離分別為0.0355、0.1942,因此移民總體生計評價結果與可持續目標之間還具有一定的差距,但基本達到移民安置前前的維持水平,其原因為經濟基礎與政策保障等因素相關。
對青山水庫移民安置可持續生計狀況利用評價模型和指標體系進行系統的分析,研究表明該水庫達到維持長遠生計目標的指標有基礎服務設施保障能力、居住環境等指標,較移民搬遷前安置區達到維持生計水平,單安置地生活適應能力、抵御生計風險、生活融入度、職業技能、就業保障、土地產出和收入等方面與可持續目標還存在差距,當前仍處于較低水平。
所以,為了保障水利水電工程的順利進行以及實現青山水庫移民生計的可持續發展,采取以下有效的措施:
1)水庫移民屬于一項多部門相互協調、共同配合的工作,為保證移民搬遷工作的順利進行必須完善政策法規和建立健全組織管理機構。移民工作部門各自為證和主觀部門職責不明確等因素,對水庫移民和水利工程建設均產生較為顯著的不利影響。另外各部門與移民安置之間的交流效率低,溝通補償等也是引起移民政策滿意度低的因素。所以,為避免政策法規不健全和主觀部門不明確等現象的發生,必須建立健全組織管理機構從而實現逐步服務、穩得住和搬得出的最終目標。
2)充分考慮安置區的消費水平提高移民搬遷補償標準,建立補償動態調整機制和移民搬遷后扶保障體系。提高移民收入和土地產出率,不斷完善移民生產區的基礎設施和建設資金投資渠道;積極培訓移民區居民的專業技能,增加就業機會和移民區社會適應能力。
3)在規劃設計移民安置之前,最大限度的營造與搬遷前相同的生產條件,并發揮其原有的生產技能。另外,可以將水利工程受益區、安置區人民的宣傳與心理救助相結合,提供多方式、多角度和多渠道的宣傳方式,使廣大人們了解他們因此陷入的困境以及為國家建設做出的巨大犧牲,從而達到共同致富、相互幫扶和消除抵觸心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