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業內幕”網站5月4日文章,原題:美國國家安全官員和全球衛生專家越來越擔心,中國將首先研發出新冠病毒疫苗研發新冠病毒疫苗的競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范圍內展開,而中國和美國為爭取頭一個沖過終點線正展開激烈競爭。疫苗被認為是結束這場大流行病的關鍵,率先研發出疫苗將是巨大的地緣政治勝利。
不過,美國現任和前任國家安全官員及全球頂級衛生專家,越來越擔心中國會先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這可能使美國在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歷史性緊張局勢中處于重大不利地位。
喬治敦大學奧尼爾國家和全球衛生法研究所所長勞倫斯·戈斯汀表示:“中國在研究能力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并且在新冠疫苗和治療方法上取得了重大的領先優勢。中國當然有可能率先研發出有效果又安全的東西。”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國家安全官員不久前表示,北京在全球研發疫苗的努力中“確實占據了先機”。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前局長斯科特·戈特利布最近撰文稱,中國在研發新冠疫苗方面正取得“快速進展”。“第一個到達終點線的國家將率先恢復其經濟和全球影響力。美國有可能成為第二個。”
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全球健康治理學者凱利·李表示:“中國政府一直投入巨大的資源進行新冠疫苗研發。他們很可能會拿出第一種可行的疫苗。”
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疫苗研發之爭,已經開始類似于冷戰時期美蘇太空競賽。戈斯汀說:“中美之間的‘新冠之戰看起來就像一場登月競賽。但這種‘我國優先的態度是非常不好的。我們作為一個全球和科學共同體需要合作。”
特朗普面臨來自公眾要求他對北京采取強硬立場的壓力,但這樣做可能會對陷入困境的美國經濟產生反作用,并給中國提供了限制美國獲得疫苗的理由。
奧巴馬時期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官員、前中情局分析員內德·普萊斯表示:“在公共衛生問題上,最危險的做法是零和博弈。符合我們國家利益的東西也符合大家的利益,反之亦然——任何不承認這一點的領導人都會有危險的短視行為。這正是奧巴馬政府在2014年至2015年推動并領導全球應對西非埃博拉疫情的原因,當時中國在內的幾十個國家投入大量資源支持了這一行動。”
特朗普政府對中國采取強硬的立場,但全球衛生領域的頂級專家表示,華盛頓和北京合作的好處大于對抗。
凱利·李說,鑒于美國在重要醫療物資上嚴重依賴中國,特朗普及其盟友在疫情期間攻擊中國有違常理。“現在不是與研發新冠疫苗所需原料的主要供應商起爭執的時候。疫苗生產,就像這次大流行病一樣,讓我們看到了大家是相互關聯的。特朗普大拍胸脯的政策也許能討好一些美國人,但在疫情全球大流行期間,這樣做毫無意義。”▲
(作者約翰·哈爾蒂萬格,喬恒譯)
環球時報20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