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
沒有遺傳疾病,沒有長期不進食,也沒有過度運動,近日,大三學生小李卻被醫院診斷為低血糖。她左思右想,最終斷定起因是過度戒糖。近1個月里,她只吃綠葉菜和雞肉。
隨著美妝博主推薦、商家宣傳,在中青年女性中刮起了一陣“抗糖”風。記者采訪發現,戒掉甜食、不吃碳水化合物、吃抗糖丸、喝抗糖口服液、貼抗糖面膜,在某些商家的忽悠下,不僅有人像小李一樣,過度戒糖戒出低血糖,還有人吃抗糖產品吃出子宮肌瘤、乳腺增生等婦科病,深受其害。
自媒體轟炸下的過度模仿
在醫院,記者見到了21歲的小李,下巴周圍都是痘,笑起來眼角有魚尾紋。別看她年紀小,祛痘、抗皺化妝品用了不下20種。她上網瀏覽微博時發現,許多人在談“抗糖”, 一些自媒體連番宣傳“抗糖”的好處:“皮膚細嫩”“松弛的皮膚緊致了”“精神狀態好百倍”“不再爆痘”。
好奇的小李開始模仿,不吃添加糖的食物,不吃米飯、饅頭等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主食。一個月瘦了2.5千克。為了快速達到“養眼”目標,她只吃低血糖生成指數(GI)的綠葉菜和雞肉。半個月后,她出現面色蒼白、心慌、嗜睡、易怒等低血糖癥狀。
“糖化”是在不受酶的控制下,蛋白質或脂質分子上附加糖類分子的過程。研究發現,糖化終產物不斷累積會導致皮膚彈性下降。沈陽市某三甲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韓秀平告訴記者,“糖化”確實能導致皮膚衰老,但皮膚衰老是身體各項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對新陳代謝旺盛的中青年女性,糖化終產物會被代謝掉,根本無須特意去“對抗糖化”。
利用消費者“急功近利”“畏懼衰老”心理
一家專業護膚品第三方技術服務平臺工作人員張曉蕙說,許多抗糖產品主要成分有艾草、南非紅茶精華、橄欖果實精華、葡萄葉精華、魚腥草精華等,并沒有臨床或科學上證實的有抗糖化功能的成分。其中有些成分的主要功效是抗氧化,面對抗糖產品1粒近10元的價格,還不如吃個番茄劃算。所謂的抗糖產品其實只是商家披著科學外衣的忽悠。
糖化反應也叫美拉德反應,是法國化學家美拉德在1912年發現的,該反應是指甘氨酸與葡萄糖混合加熱時會形成褐色的物質。皮膚真皮層內的膠原蛋白被糖化后,膠原質纖維的彈性下降,皮膚便會松弛;過多的糖分使雄性激素增高,皮脂分泌增加,導致痤瘡;糖會使酪氨酸酶變得更活躍,進而增加黑色素的生成?!斑^度攝入糖分會導致爆痘、皮膚松弛發黃,這話沒錯。但是,使用抗糖產品就真的能解決以上全部問題嗎?目前還沒有科學依據。商家避實就虛只宣傳‘抗糖,沒指出如何‘抗糖才正確?!睆垥赞フf。
抗糖應是健康生活方式
“糖化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是在人體內時時刻刻發生的化學反應。也就是說,你無法阻止這一反應發生。但是你可以通過堅持健康生活方式延緩衰老?!表n秀平說。她指出,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和勞逸結合才是抗衰老的正道。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年人每人每天糖的攝入量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糖攝入量控制在總攝入能量的10%以下。世界衛生組織曾調查23個國家的人口死亡原因,發現長期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會使人的壽命縮短,其危害甚至超過了香煙,并呼吁每人每天吃糖量不超過40克。
韓秀平表示,糖分是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在生命活動過程中產生能量,幫助人體功能的正常運轉?!吧偬遣皇墙涮?,多吃糖肯定沒好處,適度減少糖的攝入對身體有益,但不是禁食所有的碳水化合物?!?/p>
張曉蕙認為,權威部門應該積極利用第三方評測機構,加大科普宣傳力度,不要讓消費者蒙在鼓里,更不要讓真假混雜的信息滿天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