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啟帥
摘要:在當今時代背景下,傳統媒體如何向融媒體發展已經成為相關工作者討論的重要問題,自十八大以來,國家也是高度重視媒體融合工作,而廣播電視新聞記者作為新聞的收集者始終奔走在一線,在融媒體背景下也需轉變自身觀念,以此為契機提高個人能力,努力做好新聞宣傳工作。本文主要從廣播電視新聞記者的到角度出發,對融媒體時代中如何發揮個人作用做好新聞宣傳工作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對相關工作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新聞宣傳;新聞記者
一、堅定立場、正確引導輿論方向
在融媒體時代下,廣播電視新聞記者應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提供更多優質新聞素材,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首先要保障新聞緊跟時代主旋律,堅持黨的領導,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供更多有助于提高社會自信、真正受人民喜歡與熱愛的新聞;其次,在融媒體背景下,新聞記者應對傳統宣傳手段進行反思與創新,有針對性地看到不同受眾對新聞內容的差異性需求,借助融媒體平臺中的大數據研究,分析受眾需求,采取有效方式讓新聞更具層次感,為受眾提供更符合其口味的新聞,并提升新聞質量;第三,要尊重觀眾,及時回應觀眾所提出的問題,與現場連線的新聞記者要根據主持人提問及時對新聞事件進行細致播報,通過融媒體平臺,觀眾可對新聞事件發表自己的看法,作者要耐心地為觀眾進行解答,用較高專業素養,與觀眾攜手深入發掘新聞內涵,讓觀眾取得良好的互動感與參與感,有助于新聞宣傳空間的拓寬。
二、不斷提高專業素養
在融媒體時代的背景下,傳統的廣播電視新聞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變,出現了許多新模式與新方法,這就要求記者有更高的專業素養去應對各種改變,發揮個人價值,為融媒體發展提供助力,新聞記者應意識到自己的專業素養會直接影響到新聞宣傳的整體質量,所以在融媒體背景下,記者應不斷學習思政知識,堅定政治立場,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不斷學習,促進自身的綜合發展,從思想道德水平與職業核心素養兩大方面入手,為觀眾提供客觀的新聞報道,始終保持職業操守,直擊事件真相。新聞離不開生活,正因如此才會被社會大眾廣泛關注,而在融媒體背景下,新聞記者著力從提高自身觀察能力、理解能力、探究能力入手,深入到群眾之中,從他們關心的問題著手去尋找優質新聞內容,真正幫助民眾去解決困擾他們的問題,發掘新聞的價值與內涵,不斷提升新聞的覆蓋面與深度。
三、注重新聞宣傳視角的選擇
融媒體背景下,新聞記者要努力轉變傳統觀念,去靈活選擇新聞的宣傳視角,要借助傳統媒體的優勢資源去找尋更多貼近觀眾生活的新聞內容,結合融媒體的發展要求對創新新聞題材,找準切入點,有效提高新聞的針對性,在傳統的廣播電視新聞宣傳模式中,觀眾往往處于被動地位,長此以往新聞對觀眾的吸引力會不斷下降,而新媒體則能有效運用大數據等手段對受眾群體進行分類,更有針對性地為觀眾推送新聞,所以廣播電視新聞記者應在融媒體發展基礎上積極了解觀眾需求,有針對性地去搜尋熱點新聞,秉持為人民服務的態度,在黨與民眾之間架起有效溝通的橋梁,提升新聞的感染力,激起觀眾的閱讀與觀看興趣。在新聞宣傳過程中記者一定要做到以人文本,運用傳統媒體的權威性為用戶提供更加精準的新聞報道,體現與提高新聞價--值,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傳統媒體向融媒體的轉變提供助力。
四、發揮創新精神,做好新聞宣傳工作
融媒體的發展與成熟需要一個過程,這不僅僅需要國家的支持,更需要相關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而新聞記者更應挑起大梁,發揮主觀能動性,推陳出新,除了要對新聞題材與內容進行把控之外,還應意識到多媒體渠道傳播的優勢所在,創新新聞傳播方式,以身體力行的方式去拓寬新聞宣傳渠道。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宣傳渠道與宣傳效果之間的關系,在融媒體背景下,相關人員應積極利用新媒體渠道,運用微信公眾平臺途徑開展新聞宣傳工作,用戶可以直接在評論區域和記者進行互動,也可在新浪微博等平臺上開展話題互動。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應改變傳統模模式,積極尋找新的發展方向與發展措施,借助自身的優勢資源切實提高新聞質量。而新聞記者更應從我做起,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除了要提高自身專業素養之外,還要學習與理解更多新媒體知識,深入到群眾身邊去搜尋更有價值的新聞內容,有效運用多種新聞宣傳渠道,為融媒體的長遠發展奉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單位:濮陽縣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