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亞
摘要:融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為適應發展潮流,開始了一系列的改進,對黨報記者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體技術不斷給傳統媒體帶來沖擊,使之逐漸淡出了大眾的視線,失去了市場競爭力。黨報記者應認清當前的形勢,調整好自身的狀態,運用先進技術逐漸提升專業素質,為傳統媒體的可持續發展找到一條全新的途徑。
關鍵詞:融媒體;黨報記者;素養要求;分析
一、黨報記者的全方位發展
融媒體時代下,紙媒、電視等傳播方式已經落后,面臨著退出市場競爭的危機。傳統媒體的報道速度也是其致命的弱點,無法與新媒體比擬,已不能滿足大眾的需求,脫離了社會發展的軌道。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傳統媒體對黨報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開始重視對其素質的提升,以增強自身的市場競爭力。黨報記者分工明確,不會了解剪輯或報道等方面的操作,所以制作出一條有價值的新聞需要經過諸多的工序,這就使得新聞失去了最佳的時效性。新時代下,黨報記者應正視自身的優缺點,結合新媒體技術,做到全方位的發展,從新聞內容的采編、制作、傳播等都開始了解與嘗試,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自身的想法與整體設計展現出來,體現出新穎的內容,以滿足大眾多樣化的需求。通過不斷的實踐,記者的專業技能逐漸提升,縮短了制作時間,通過多渠道去傳播信息,使傳統媒體重回大眾的視線,帶給大眾全新的體驗。
二、融媒體時代下展現出創新與個性化
傳統媒體在以往的報道中過于嚴肅,平淡的語言使大眾產生了審美疲勞,而且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不能及時從中獲得自身想要的信息。大眾開始傾向于簡潔明了的新媒體,通過手機、電腦等科技產品在互聯網上挑選喜愛的內容進行觀看,以獲取想要的信息。傳統媒體冗長的內容,專業術語已開始落后,黨報記者應結合大眾的實際需求,改進新聞內容,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占據媒體市場。例如對于突發事件,黨報記者應及時趕到現場,通過手機、無人機等設備進行多方位的信息采集,同時保持著與網絡編輯等同事的聯系,將內容實時回傳,為制作爭取最快的時間。在對新聞內容進行編輯時,黨報記者要將網絡流行詞匯融入其中,使之在創新中不失嚴謹,給大眾帶來全新的體驗,提升傳統媒體的競爭力。黨報記者在實踐中掌握了諸多先進的技術,在對新聞內容進行制作時在最下方添加了相應的鏈接,加強與大眾的互動,了解其最新的需求,從而有方向地去創新,更好地展現出個性化,保證符合其口味,從而正確地引導輿論,維護社會的和諧。黨報記者在提升自身素質時,雖然要做到創新,但是對于新聞內容的真實與嚴謹性原則卻從未動搖過,這就是傳統媒體最大的特點。
三、鍛煉黨報記者的新聞敏感度
黨報記者專業素質的提升是在工作中不斷進行的,通過實踐與失敗,才能找到自身的優缺點,有方向地去改進,逐漸加強自己對新聞的敏感度。在互聯網的進步下,全民都參與到了信息的傳播中,給記者帶來了諸多的挑戰,這就需要提升對新聞的敏感度。在諸多繁榮的信息中,記者要找到有價值與深意的內容,為大眾著想,站在其角度去評價,使之感受到傳統媒體為其發聲,讓其產生信任感。黨報記者在真實性的引導下,客觀分析新聞事件,找到全新的突破點,展現出其價值,例如人文精神、愛國等內容,使大眾倍受震撼,提升傳統媒體的競爭力。黨報記者要深入社會,才能從大眾的生活中找到最新內容,開放留言通道,加強彼此的互動,搭建起溝通的橋梁。記者要善于找到大眾關心的話題,以此為內容進行適當地連載,尋求相關部門的幫助去解決這些問題,給大眾一個交代。此外,黨報記者還應在實踐中,加強與大眾的互動,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制作出更加新穎的作品,正確引導輿論方向,促進傳統媒體在新時代下的發展。
四、結語
融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面臨著各種沖擊,黨報記者應敢于迎戰,定好自身的新位置,緊握真實與嚴謹性原則,結合實際情況,運用先進技術,制作出優秀的新聞作品。黨報記者應更新工作模式,通過簡短的文字表達與圖片、音視頻等的融合給大眾帶來全新的體驗,滿足其多樣化的需求,從而使傳統媒體的競爭力得到提升。在實踐中,黨報記者要提升專業素質,加強與大眾的互動,從諸多的新聞當中找到有價值的內容,融入自身客觀的評價,正確引導大眾的輿論方向,保證傳統媒體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