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磊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廣播電視新聞訪問的題目以及類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鑒于這種情況,工作人員采訪程度的高低直接關系著新聞播放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從廣播電視新聞訪問的特性出發,對工作人員在訪問過程中需要記憶的元素進行分析與探索,從而更好地增強廣播電視新聞播放的效果。
關鍵詞:廣播電視;新聞采訪;采訪要點
一、廣播電視新聞采訪的具體特點
廣播電視新聞訪問和其他的老舊報刊、紙質的新聞訪問報道不一樣,其展現的是新聞工作者與新聞采訪目標之間的溝通對話,具備直接性、活潑性、風趣性、切實性、高效等特點。其主要特點體現在以下方面:首先就是技術性。相對電視新聞訪問任務來講,需要依賴一定的技術才可以做到。比如需要攝像機、單反、耳機、話筒等采訪用具。在新聞工作者訪問的過程中,不只是需要其與采訪目標的訪問材料,還需要一定的技術設備幫助。對訪問過程開展錄影,完成聲音與影像的一同傳輸,為觀眾展現出具體、確切的新聞內容。其次是整體性。新聞訪問雖然有后期剪輯設計,但因為其是特殊的調查任務,因而對新聞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電視新聞訪問是一個總體搭配性非常強的任務,對于訪問的所有環節都有著十分高的要求,需要拍攝、錄影、對話、采訪、歸納等步驟具有全面統—性。
觀眾對于廣播電視新聞訪問最具體的認知是其具備“立體性”,在新聞訪問的過程上,借助攝像機的能力,把新聞工作者與采訪目標記錄到鏡頭上,用影像與聲音來滿足觀眾了解新聞內容的需要,使新聞更加具體形象。
二、廣播電視新聞采訪中需要把握的要點
老話說的好,“磨刀雖然需要時間,但是不會耽誤砍柴”。在現實情形中,因為新聞訪問的場景與訪問人物都存在著不確切因素,為了達成新聞訪問的全面性以及高效性,新聞工作者要做好充足的訪問準備任務。尤其是要預先對訪問大概會發生的問題與一些突發情形開展推斷與評估,安排應對方法,這樣即使碰見緊急情形也可以鎮定自若。首先,新聞工作者要預先了解訪問場景,充分記憶周邊地形,這有利于工作者更快地融入訪問狀態;其次,新聞工作者與現場人員對于儀器設備等要完成檢驗任務,確保攝像器材可以正常使用;最后,新聞工作者要切實知曉訪問目標的檔案、背景、愛好、個性等,為訪問任務搭建牢固的基石。
廣播電視新聞訪問的效果在絕大部分上容易受到新聞資料的限制,而新聞資料的質量不只是與工作者原先的訪問內容相關,還和新聞工作者在訪問過程中發揮的專業能力相關。這就促使新聞工作者要不停增強自己的業務水平與總體素質,可以在訪問場景、訪問目標中探尋到有價值的新聞材料。在訪問過程中,新聞工作者對于訪問目標的大事小情都不能放過,要保持多觀察、勤思索的狀態。一方面,要從訪問目標的角度出發,不停地調動其講話的欲望,防止其在訪問時產生言不盡意等狀況,或發生冷場的窘迫情形;另一層面上,要掌握新聞訪問環節的核心要素,新聞訪問要結合此核心要素進行,訪問內容可以合理發揮,但是不要脫離訪問的核心點。同時,相對訪問過程中發生的突然情況要依照先前預備的應急方式辦理,在所有觀眾眼前確保電視新聞訪問的正常開展。
和其余的調研探究活動不一樣,新聞訪問是工作人員和采訪目標開展面對面對話溝通的調研活動,通過對采訪目標詢問來獲得有效的新聞信息。因而,在電視新聞訪問中,工作人員要重視采用高效的詢問方法與采訪模式。在訪問時,依照原先獲取的采訪目標的檔案制定采訪方案,采用適宜、明確的采訪模式,完成當前問題當前分析,掌握采訪環節的核心要點。例如,如果是男士,那么詢問的形式就能簡易直接點;如果是靦腆的性格,就要多鼓勵、多支持來引領采訪目標回答問題。在新聞訪問后,新聞工作者要依照采訪對象對了解的新聞資料進行歸納,總結什么資料在前、什么資料靠后。對于新聞訪問的關鍵內容要著重刻畫,凸顯新聞訪問的主旨。當然,結尾的另一個主要步驟就是剪輯制作。在新聞采訪影像展示的素材和采訪對象有區別時,就需要新聞工作者進行素材的剪輯。這里應該重視的是對采訪目標的對話內容要合理剪輯,不可以發生以文害辭的情形,避免新聞采訪工作前功盡棄。
三、結語
新聞訪問是廣播電視新聞的關鍵步驟,也是影響新聞播放效果的主要原因。所以,新聞工作者要不斷地增強自身的采訪能力,遵循崗位的具體標準,提升自身面對突然情況的應對技能,在新聞訪問中達成公平、公正、明確,不停地展現出高層次的新聞采訪內容,為將來廣播電視的發展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包頭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