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曉璐
摘要:隨著我國國力的不斷提升,信息技術不斷走進群眾的生活中,時代改革和信息發展更加完善,給媒體行業帶來了較大的影響。新時代的科技在不斷進步,群眾的生活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鮮事物,從最初的黑白電視發展到現代智能電視。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以及傳媒形勢的不斷沖擊對傳統報社的影響較大,這種情況下傳統報社的革新工作迫在眉睫。本文結合報社新聞編輯工作的實際情況展開研究和分析,并提出相應策略。
關鍵詞:報社;新聞編輯;融媒體;對策
當今社會,新聞媒介在不斷發展和壯大,尤其是以移動互聯網為載體的新聞媒介發展極為迅速,產生了“兩微一端”(微信、微博、客戶端)的新媒體形式。當前,新媒體作為一種新的形式出現在群眾的生活中,增加了群眾對生活的體驗感,新媒體自身存在的速度性、交匯性以及個性化的優勢是傳統媒體無法相比的。新媒體的出現較快地推進了新聞傳輸的速度,拓寬了新聞播放的途徑,并且正在改變傳統新聞的編輯程序。新媒體的快速發展給傳統的新聞編輯工作帶來了較大的考驗,傳統的新聞編輯只有在新時代的腳步下不斷尋找新的改革途徑,在創新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業務能力,才能適應新時代的媒體融合工作。
一、借助新媒體優勢,提高信息整合質量和效率
傳統報社新聞編輯要想有效提高工作質量,就要學會革新自己的工作內容,緊跟新時代的發展腳步,通過整合新媒體編輯中的優勢來提高傳統媒體工作的實效性。同時要對新聞內容進行革新,增強和群眾的交流與互動,熟悉掌握媒體時代中最新的發展方向。在工作中及時收集較多的題材,深度研究群眾的需求,通過切合實際的需求明確報道的焦點、設計具體新聞內容等,通過對信息迅速的匯集和挑選將篩選的信息進行整合,將整合的信息及時進行策劃和編訂等,快速將編訂好的報刊打印出來,從而較快地提高影響力。同時還可以通過和新媒體結合,在傳統媒體中引進微博、公眾號等交流平臺,較好地滿足了群眾的要求。
二、提升責任意識,借助多媒體技術等進一步打造報刊品牌
報社新聞編輯者要不斷提升對自身工作的責任意識,以為群眾服務為工作的出發點,在新聞編輯崗位中積極展開各項工作。同期還要善于掌握發展的方向,在工作中拓展跟蹤、深度、持續性的報道內容,在制作上要提高新聞內容的深度性,較好地吸引讀者的眼球。傳統的新聞編輯者在工作中還要不斷展開對新聞各項技能的研究,提升自身對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能力。通過搜集的新聞趣事對新聞內容進行整合匯總,選取新聞中的重要內容,并且明確主題。通過對圖片和視頻的處理進行傳送,在處理對媒體聲音、網站鏈接、公眾號推進方面等要熟練運用新技術增強運用,通過不同排版特點等創造較多的報刊品牌,有效提升報刊的影響力。
三、有效提升自身素養和政治意識,提高自身專業水平
“專業素養”這個代名詞對于哪個行業都很重要,有效地培養員工的專業素養不僅可以提高工作質量,還能很好地增強員工的工作意識和創新意識。作為新聞工作者也不例外,在工作中首先要培養新聞工作者的話題選擇能力,對自己所報道的內容要實事求是,報道的內容要符合觀眾喜好的認識度,同時報道的內容還要能引起與觀眾的互動,從而提升新聞工作者的全面發展。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培養新聞工作者的敏感性來提高新聞工作的質量,導向性對于新聞工作者來講很重要,新聞編輯在工作中一定要保持較好的政治敏感度,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政治能力,遵循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加強確立自己的政治目標和對政治的學習,在新聞的選材和設計、編排、策劃中一定要嚴把“政治觀”,堅守職業操守和職業道德,在新聞報道中確保新聞的公正性、客觀性和及時性,新聞工作者要在新時代緊抓新聞的內容性,對新聞的題材進行深究,為培育新時代的新聞工作者奠定良好的基礎,使新聞工作者形成較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四、結語
總而言之,傳統報社新聞編輯工作者應該在新時代尋找更好的改革模式。通過對報社工作的革新促進傳統新聞工作實效性和新聞質量的提升,同時在傳統新聞編輯工作中引進新媒體工作中存在的優勢,有效提升報社對新聞報道的速度和質量;在新聞編輯中加強提升個人的職業素養和政治意識,有效提升新聞編輯的自身能力;在工作中提升工作意識,塑造報刊品牌,進而為傳統新聞編輯工作奠基更好的發展基礎。
(作者單位:青島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