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葉欣
(中國電信內蒙古赤峰市分公司,內蒙古 赤峰024000)
VoLTE 即VoiceoverLTE,是基于LTE 網絡全IP 的端到端語音解決方案,實現了數據與語音業務均承載在LTE 上的目標。VoLTE 主要有五大優勢:全IP 低成本網絡,成本可降低70%左右;支持高輕音視頻通話,語音采樣頻寬增大到2 倍甚至2 倍以上,視聽效果更逼真;接通時延低,相比2/3G VoLTE 呼叫接通率時延可低至1-3 秒,大幅減少等待時間,改善用戶體驗頻譜利用率高;容量大,實際容量可增大為2.5 倍左右;業務可靈活集成各類業務平臺,擴展出更為豐富的業務特性。

圖1
以VOLTE 用戶呼叫VOLTE 用戶為例,VoLTE 上行語音包處理流程涉及的網元包括終端、eNodeB、S/P-GW、SBC 以及傳輸承載網及其網元設備。在VoLTE 中大部分網元只是透傳語音數據包并不進行語音編解碼處理。
(1)UE 終端。
UE 終端中,處理語音的主要包含的模塊主要包括:CODEC/HIFI,其中CODEC 負責語音數據的采集和播放,主要功能有模/數或數/模轉換(A/D)、變采樣處理(SRC);HiFi 負責語音音效處理和編解碼,音效處理主要包括3A(回聲抑制、噪聲抑制和幅度調整)和BWE(擴頻算法)。目前編解碼支持AMR-NB 和AMR-WB 兩種。VoLTE AMR-NB/AMR-WB 語音包經過RTP/UDP/IP 層封裝后,進入LTE PDCP 層,由LTE 空口協議棧再進行數據封裝和轉發。
(2)EnodeB。
語音包以RTP 協議封裝透傳至核心網EPC 的S/P-GW。
(3)S/P-GW。
語音包以RTP 協議封裝透傳至會話邊界控制器SBC。
(4)SBC。
SBC 支持IMS 網絡與IMS 網絡、NGN 網絡、H.323 網絡以及其他IP 網絡間互通;當會話雙方經SBC 進行媒體報文轉發時,若兩側媒體格式不一致,由SBC 實現會話兩側的媒體格式轉換,使會話雙方在使用的媒體格式不一致時仍然能夠實現媒體互通,滿足基本會話要求,實現音頻編解碼轉換。
語音編碼就是對模擬的語音信號進行編碼,將模擬信號轉化成數字信號,從而降低傳輸碼率并進行數字傳輸,語音編碼的基本方法可分為波形編碼、參量編碼和混合編碼,波形編碼是將時域的模擬話音的波形信號經過取樣、量化、編碼而形成的數字話音信號,參量編碼是基于人類語言的發音機理,找出表征語音的特征參量,對特征參量進行編碼,混合編譯碼是結合波形編譯碼和參量編譯碼之間的優點,終端最終能夠得到語音編碼將直接影響測試過程MOS 得分,語音編碼越高,MOS 分值也就越高。
MOS 是VOLTE 語音質量評估的主要參考因素,MOS 值是根據8s 內音頻文件質量與原始提取文件對比計算得出的,MOS采樣為8s 一次。為進一步探究MOS 值的影響因素,總結高效易行的VoLTE 優化方法,提升VOLTE 用戶感知。本文主要通過參數與特性及切換次數分析,對比不同情況下MOS 值變化情況,探究MOS 值提升方法。
PDCP 設置對PDCP SDU 的丟棄機制,當高層接收到一個新的PDCP SDU 時,為每個PDCP SDU 啟動一個丟棄計時器。當定時器超時或通過PDCP 狀態報告證實PDCP SDU 已被成功發送,PDCP 丟棄對應的PDCP 以及其關聯的PDCP PDU,如果對應的PDCP PDU 已經遞交給底層,則向低層指示丟棄操作。VoLTE 語音包傳輸到PDCP 層若SDU 傳輸失敗,定時超時后丟失將影響RTP 的丟包率,可能影響小區用戶面棄包率指標,設置越大丟包率越小,但是包傳輸的時延越長。
當處于小區邊緣,UE 功率受限時,上行覆蓋能力下降,導致終端無法在一個TTI 時間內發送一個完整的語音數據包,通過RLC 分段,可將一個RLC SDU 拆分成若干個小的SDU,減小了每個子幀上傳輸的數據量。RLC 分段,上行可以選擇小的PRB 和小的MCS,提升上行鏈路覆蓋能力。

圖2 RLC 分段圖
當處于小區邊緣,UE 功率受限時,可能導致上行丟包率增加。使用TTI bundling,4 個連續子幀中發送同一個傳輸塊,而不需等待ACK/NACK。這樣能提高發送成功率,避免過多的HARQ重傳,減小時延。TTI 綁定可以提高邊緣用戶的性能,從而提升MOS 值。

圖3 TTI Bundling 圖示
切換過程中會導致RTP 抖動增加,如果存在乒乓切換或頻繁切換,MOS 值會迅速下降。此外,如果由于切換參數設置不合理導致手機切換到一個信號質量不是最好的小區也會影響語音質量。
由上得出結論,在無線環境較好的情況下,PDCP 丟包定時器設置為300ms 時,平均MOS 較高,用戶感知最好。

表1 參數設置效果
開 啟 RLC 分 段 功 能, 選 取 基 站 好 點(RSRP >-70dBm&SINR>20)和差點(RSRP<-90dBm&SINR<10),分別對RLC 分段功能進行限制大小,對比測試后的平均MOS 值。實際測試RLC 實施效果:在無線環境較差的情況下,開啟RLC 分段功能后,MOS 值由3.89 提升到3.95,在無線環境較好情況MOS 值從3.99 提升到4.08 效果明顯。
開啟TTIB 功能,選取基站好點(RSRP>-70dBm&SINR>20)和差點(RSRP<-90dBm&SINR<10),分別對TTIB 功能進行開啟和關閉,對比測試后的平均MOS 值。實測在開啟TTIB 功能后,無線環境較差的情況下,MOS 由3.812 提升提升幅度在3.945,無線環境好情況下MOS 由3.961 提升到4.075,環境較差情況下效果更為明顯。
統計分析不同切換頻次下MOS 值,由表2 可以看出,在無線環境較好的情況下,切換次數對RTP 抖動影響明顯,異頻切換對MOS 的影響較同頻切換明顯。

表2 切換頻次多MOS 影響
MOS 值大小切實影響用戶感知,在不斷優化過程中,可根據不同場景情況,進行相關參數設置及特性開啟,從而提升MOS 值。同時需注意切換關系梳理,盡量減少乒乓切換,特別信號差的環境下時候,合適設置切換門限,避免過多異頻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