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楊,朱洪娟,許茂圣
(南京佳力圖機房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南京 211111)
隨著我國通信事業的發展及通信設備的廣泛應用,空調在各類機房中大量投入使用,以確保機房內設備的正常運行。傳統的數據機房通常采用上送風的方式送風,將冷風送到機房后,先冷卻機房大環境,后冷卻設備。上送風方式容易受到機房結構及布局的影響,導致氣流組織混亂、冷熱氣流混合,無法實現冷風的精確分配,嚴重的會形成局部熱島現象,影響機房設備的安全運行。
以山東移動某市數據機房為例,該市核心數據機房于2005 年投入使用,機房內的空調均為上送風空調。該機房面積328.5 m2,室內制冷采用單側安裝空調,共計4 臺CANATAL機房空調,制冷量均為60 kW,均采用風帽上送風下回風的送回風方式。平時機房內4 臺空調均投入運行,在運維良好的情況下,冬季基本運行平穩,但在夏季溫度較高時,容易產生高壓報警導致空調停機,從而引發服務器故障。
數據機房的負荷一般包括墻體、門窗、照明、地面、人體以及設備散熱負荷,此處主要為設備散熱。機房內設備散熱量大且相對穩定,同時需要空調全年制冷。負荷計算結果詳見表1,改造前空調的送回風溫度見表2。

表1 核心上送風機房負荷

表2 改造前空調的送回風溫度
由表1、表2 數據可知,機房空調制冷量遠大于網絡負載產生的熱量,但運行中依舊出現局部過熱問題。

圖1 水平高度1.5 m 溫度
圖1為機房水平高度1.5 m 溫度,圖2 為空調送風組織圖氣流。分析圖1、圖2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1)原來的空調采用風帽上送風的方式,先冷卻機房室內溫度,再冷卻服務器設備,空調送出來的冷風無法直接到達服務器熱處位置,降低了熱交換效率。
(2)由于先降室溫,后冷卻設備,因此無法實現冷量的精確分配,雖然冷量冗余多,但仍有局部熱島現象,個別熱點區域溫度超30,造成了能源的極大浪費。
山東移動某市2F 機房采用上送風改造現場如圖3 所示,將原有的上送風空調風帽拆除,制作空調靜壓箱,同時送風管與靜壓箱連接處安裝手動截止閥以調節風量;在機柜熱量大的地方做送風下接管,設置可調百葉風口,從而調節改善氣流組織。
(1)項目實施完畢后,在機房熱量比較高局部熱點測量,顯示溫度由原來的32變為24,極大地節省了能源,同時可以關閉一臺60 kW 的機房空調。
(2)冷空氣直接送到機柜所需處,減少了上送風方式冷風氣流不經過機柜交換熱量而產生的短路現象,提高了制冷效率。
(3)由于合理地分配氣流組織,對于機房內局部過熱的位置可以通過調節風量來加強冷卻,消除了機房內的局部熱島問題。

圖2 空調送風氣流組織
(1)直接經濟效益。以電費0.8 元/kW·h 計算,改造后停用1臺60 kW 的機房專用空調,其全年耗電量為(按照顯冷量95%,能效比3.4 計算)2712 kW·h,電費為130 176 元。即關閉一臺CANATAL 60 kW 空調一年節省的電費約13 萬元,省出的費用完全可以用于其他項目。

圖3 精確送風現場改造情況
(2)間接經濟效益。停用的該空調可以拆除放置于其他核心機房,減少了采購成本以及人工維護保養的費用。
針對傳統上送風方式的機房空調,可以采用精確送風改造,改造后氣流組織更加合理,同時將冷風直接送到熱源處,減少了局部熱島問題的產生,保障機房安全運行,同時提高空調的制冷效率,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