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克漢姆張開雙臂,如一只搏擊長空的雄鷹飛奔過來,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他是這球場上的王者!他那興奮的雙眼,上揚的嘴角,無一不顯示他此刻的心情。他奮力攥緊球衣,一雙手因過度用力而青筋畢現(xiàn),又狂嗅著球衣——那件沾染著無限喜悅的戰(zhàn)袍。他眼中閃著滴滴晶瑩的淚珠,“我贏了!”他大吼著,“我贏了!”他身上每一滴汗珠、每一個細胞都因興奮而顫動著、躁動著。伙伴飛奔到他身邊,一同揮舞雙拳,緊緊擁抱。每一張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場上寂靜了幾秒,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緊接著爆發(fā)出了各種歡呼聲和喝彩聲,幾欲將房頂掀翻。每一個角落都充斥著喜悅,此時,不分國籍、種族,所有的人都被感染了,他們相互擁抱著、擊掌著,用各種肢體語言表達溢于言表的喜悅。
七(5)班朱銥?zāi)?/p>
【陳老師評】
貝克漢姆進球后那一瞬間的心情,小作者抓住人物“張開”“飛 奔 ”“ 攥 緊 ”“ 狂 嗅”“ 大 吼”“ 相擁”等一連串的動作進行具體刻畫,很好地揭示人物內(nèi)心的驚喜之情。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靈活轉(zhuǎn)化,抒情角度選取巧妙,這是本文的成功之處。
鄉(xiāng)情
◎七( 77)班李柳霏

每一艘船總要有一個碼頭,每一只雀兒得有一個巢。
——題記
我從小在小城長大,小城的河我游過,小城的天我賞過。小城的風(fēng)吹拂過我,小城的雨打濕過我,小城的故事我都讀過。時間的洪流催促著一切向前,我和小城都在長大,它被山巒環(huán)繞著,被歡聲笑語充溢著。
小城里的人們是幸福的。松脆的紅薯片、糯糯的肉粽、甜甜的龜苓膏……每年的美食節(jié)都是小城的盛會,每次我都會被奶奶拉著一起參加這場盛會,品嘗各種美食,奶奶是個能干且又喜歡熱鬧的人。一些印象深刻的農(nóng)家美食奶奶吃了后都會向賣家討教,然后回家鉆研。
那時小城熱鬧非凡,各種美食的香味混雜在一起,叫賣聲此起彼伏,火車站廣場都是扎堆的人,和奶奶走散的經(jīng)歷也不少,陌生人的善意更少不了。
小城的土地是綠色的,麥苗在低聲訴說著成長的喜悅;濱江公園里的水車總在慢悠悠地轉(zhuǎn),嘩嘩的水聲流進耳朵里;家旁的鐵路上飛駛的火車將人送出去又將人帶回來,嗚嗚的鳴笛聲吵鬧又親切;長長的綠道像一條彩帶飄浮在好溪兩岸,運動的人們結(jié)伴同行。白日里的小城處處有人聲,日子過得很安穩(wěn)。小城有活動的時候,人們會奔走相告,出太陽的日子會一起感受溫暖。路上車來人往,處處都能感受到這個小城是鮮活活的。
我最喜歡晴天深夜里的小城、漆黑的天露出許多小孔,閃閃的光芒射進來,形成了繁星點點。街道像波平如鏡的河流,只聽得到風(fēng)吹響的聲音,像在回憶白日小城的熱鬧。
有人說,家鄉(xiāng)在離別的時候會格外美麗,不知道是不是這樣。我還未曾真正離開過這座我偏愛的小城,不管以后去向哪里,縉云小城都是讓我最安心的地方。
小城的故事是說不完的,街頭巷尾那生活的氣息,風(fēng)吹不走,陽光燒不掉,只是溫柔地綁在每個小城人的心尖。
親愛的小城,承蒙守護。親愛的小城,愛你!
【陳老師評】
鄉(xiāng)情可以是一段故事,鄉(xiāng)情可以是一處風(fēng)景。小作者的文字里故鄉(xiāng)是熱鬧的,有時又是靜謐的。那些親切的景物、陌生人的相助,故鄉(xiāng)的一切美好都讓小作者依戀,柔軟的筆觸里默默流淌著對故鄉(xiāng)的那份偏愛。細膩的語言源自小作者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獨特的感悟。慢慢閱讀,你會發(fā)現(xiàn)樸實無華的文字中有濃濃的鄉(xiāng)情。
我的煩惱
◎七( 88)班朱峰立

晚自習(xí),我捧起零散的書,胡亂地往抽屜里塞,無聊地趴在桌上,雙手不停地搓揉著頭發(fā)。
“真是費勁。”我閉上眼,嘴里不住叨念,“不過是轉(zhuǎn)學(xué),又不是永遠見不到了;不過是轉(zhuǎn)學(xué),又不是沒這個朋友了;不過是轉(zhuǎn)學(xué),是為了他更好學(xué)習(xí)……”
回憶支配了腦海,然后像發(fā)酵似的一圈一圈地暈開去。
“吃煎餅去,你請客,”他笑著勾著我的肩膀,“我要加辣的”。
“什么時候輪到你請客?”我投之以鄙夷的目光,腳卻徑直走向餅店,然后伴著他得逞的歡呼,我叫老板在餅里加了點芥末,自然,他痛哭流涕地給了我兩拳頭。看我抱頭鼠竄后,他又綻開了笑容。
這像一場夢。
路燈暗淡下來,寒風(fēng)把呼吸凍結(jié),樹葉在風(fēng)中搖搖欲墜。他突然把我叫住,看著他糾結(jié)的神情,我不說話,只不停搓著手。“我得、得……”葉子沙沙作響,我手背上像生了火,“我得轉(zhuǎn)學(xué)了……”我的雙手終于安分下來,伴著葉落的沙沙聲,我聽到了一聲嘆息,我分不清是屬于誰的。嘴干干的,腦子里一片狼藉,說不出什么道別的話,“那,祝你成功。”摯友的道別本該如此嗎?沒有傷別,卻又有不舍,有了祝福,卻又少了笑語。
“走吧,請你去吃煎餅。”他過來勾住我的肩膀,等他抬頭時,我分明看到了他眼里的一點晶瑩。今天的餅店比平時安靜了很多。回味著嘴里煎餅的濃香,想到這可能是最后一次一起吃煎餅了,鼻尖有些發(fā)酸,我不禁把頭埋進環(huán)著的胳膊吸了吸鼻子,眼淚終于沒有落下。
“再見了。”我有些艱難地開口說道。回頭看看那個空座位,仿佛能看到生澀的他,看到雀躍的他,看到深沉的他。外面的風(fēng)停了,樹葉沒能墜下,我心中其實仍未釋懷,但我祝他前程似錦。
別離——這成長的煩惱,我真切地品味到了,苦澀中帶有純凈,不是淚水的滋味,而是美好的祝愿。
【陳老師評】
文章開頭新穎,有先聲奪人之效,一見面就對人物煩悶的心情留下印象。兩次吃餅的場景,一鬧一靜,一喜一憂,雖是生活的一件小事,但敘述得有聲有色,感情真摯、充沛、感人。加入環(huán)境描寫來襯托人物心情,十分藝術(shù)化。小作者對煩惱的體味“苦澀中帶有純凈”顯得樸實而真切、自然而灑脫,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