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生 牛麗新
摘? ? 要:本文首先闡述了住宅建筑規劃設計與人居環境,接著分析了住宅建筑規劃設計要點,最后對完善住宅建筑人居環境的措施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住宅建筑;規劃設計;人居環境
1? 引言
人居環境的設計理念對住宅建筑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建筑規劃設計中要充分考慮人居環境設計理念,針對現階段住宅建筑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合理的改善,遵從“以人為本”的原則,營造出溫馨的、綠色的、富有文化內涵的、與時俱進的建筑環境。
2? 住宅建筑規劃設計與人居環境的分析
2.1? 人居環境的建筑規劃設計內涵
人居環境包括居住的條件、公共設施以及生態環境。居住環境的主體是人,良好健康的人居環境可以使得人們身心愉悅。在滿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后,人們開始渴望與自然接觸。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室內空間的設計布局、室外空間的綠化、整體建筑的風格等。作為建筑設計師必須在以人為本原則的前提下,選擇合理的建筑模式,盡可能創造優質的人居環境,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在住宅設計時,應對人居環境中涉及到的各種要素進行分析及研究,力求抓住人們的心理需求,同時運用新科技以及技術,創造出與時俱進的住宅設計來不斷完善建筑規劃設計的模式。人居環境的住宅具有獨特的意義,它不僅是反映建筑的外貌,更重要的是向人們展示居住區的文化內涵,這樣設計的關鍵在于將居住區的整體規劃設計與當地的傳統文化相結合,既體現了地方特色又增加了城市的文化氛圍。使得在滿足人們的精神生活的同時提升了整個城市的價值與品位。
2.2? 住宅建筑規劃設計的基本思路
對住宅建筑規劃設計最基本的原則就是以人為本,在此前提下,設計師再進行對建筑規劃設計的進一步提升。住宅建筑規劃設計的最終目的是要實現人文關懷,這就要求住宅設計要與居民的需求相一致。在進行具體的規劃設計時,要從多個角度著手,從建筑外觀角度來看,其必須要達到一定的美觀性;從環境角度來看,要符合人居舒適度;從實用角度來看,其要具備合理的價格;從文化角度來看,在設計時要融入當地特色;通過多個角度的綜合分析,來梳理設計思路。住宅設計應當與當地的生態系統相協調,實現環境保護的同時使得居民獲得更好的生活體驗。另外,設計思路需要根據環境的變化以及時代的進步做出適當的調整,盡可能的維持生態穩定性。
3? 住宅建筑規劃設計要點
3.1? 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
“以人為本”的原則體現在建筑設計的實用性與宜居性兩個方面。宜居性是指運用適宜的形式語言來彰顯設計的主題、情感、題材以及意境。實用性是指以合理的方式降低資源的消耗,同時體現出建筑藝術文化的傳承與自然資源的愛護。人文主義的景觀設計體現出了新時代的“以人為本”原則,在結合生態保護的同時,探索科學的、創新的建筑設計思路,以滿足建筑規劃設計與人居環境的進一步發展。
3.2? 遵循建筑規劃設計的基本方針
“經濟、實用、美觀”是當代建筑規劃設計的基本方針。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我國的建筑水平不斷提升,設計的基本方針也被賦予了更加深刻的意義,“經濟”不再是只關注投資成本,現在把整個建筑施工階段都需要考慮在內;“實用”的標準不再是只考慮建筑的舒適度,而是把整體建筑內環境與外環境結合來看,使居民的精神活動得到提升;“美觀”不再是一味地追求建筑外表的美觀,而是將目光轉到了建筑需求的方面。
3.3? 住宅建筑規劃設計應當致力于節能
由于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能源的消耗也日益增加。為了更好的落實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在住宅建筑規劃設計中我們應當把節能環保作為重點,降低建筑的能耗量,發揚節約能源的精神。如果建筑設計都能遵循節能的原則,我們就可以大幅度減少生態污染,并且改善人居環境。這樣可以使人們健康生活的同時,為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足夠的能源。
3.4? 加強創建綠色景觀的設計
“綠色景觀”是指綠色的生活條件、綠色的生活環境、綠色的生活方式等的統稱。隨著時代的發展,城市的許多住宅建筑大都趨向經濟型,其目的只是為了居住,對于綠色景觀的設計少之又少甚至沒有。因此,設計師在建筑規劃設計時要更加關注綠色景觀的設計,使自然環境與住宅建筑完美結合,應將綠色景觀融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例如,在設計規劃中可以建設一些小型的園林或者在居住區內營造自然風景,這樣在美化住宅建筑的同時改善了空氣的質量,而且使得人們身心健康、心情愉悅。
3.5? 在住宅建筑規劃設計中融入生態理念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這也是實現社會經濟發展的必要前提,創建良好和諧的生態環境與社會是我們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重要任務。“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可見生態理念在當代社會中的地位。因此,在住宅建筑規劃設計中必須要融入生態的理念,在住宅設計的時候要對其周圍的地質環境、水資源、自然資源等進行分析研究,來設計出符合生態要求的建筑。緊跟時代的步伐,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平衡點。
4? 完善住宅建筑人居環境的措施
4.1? 合理利用各種資源,創建綠色環境
在進行建筑規劃設計時,需要設計師提前對所要規劃設計的地區及周圍環境進行準確的調研與分析,辨別出可以保留的自然景觀以及可以利用的各種資源,進而開展系統化的、全面化的規劃設計。除此之外,為了提高綠色建筑的設計,保護城市的自然生態系統,在設計時可以考慮屋頂花園或者是在陽臺、走廊等地合理規劃種植花卉、小型樹木甚至蔬菜等,這樣不僅可以改善空氣質量而且可以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居民提供更加宜居的綠色環境。
4.2? 完善家具氛圍,提高內部舒適度
從居住環境角度來看,家居氛圍是體現人居環境以及改善居民心里狀態的重要因素,其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的每個家庭當中。住宅規劃布局與家具氛圍的營造是密不可分的。在規劃設計時可以通過增加植被的覆蓋率來提高居住環境的空氣質量及舒適程度。同時在建筑環境設計中可以加入一些娛樂設施,例如兒童活動區、健身器材、景觀庭院等,可以滿足不同年齡段人的使用。此外還可以將陽臺設計為獨立式,增加人與外界綠色環境的接觸,以此來拉近居民與自然的距離。
4.3? 開展健康的物業管理模式
傳統的物業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代居民的需求,因此要對其進行調整與改進,創建新型的健康的物業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社會各個方面的資源,切實保護好居民的利益,以居民的生活質量為管理原則,構建良好的居民與物業的關系。因此,在建筑規劃設計時,要加入有利于居民便利生活的建筑,例如健康中心、環境保護中心、智能管理中心、交流娛樂中心等,從全方面體現“以人為本”原則,創建新型的良好的住宅環境。
5? 結束語
科技的進步促進了社會的發展,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使得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的同時推動了住宅建筑規劃設計不斷的改善與發展。在進行住宅建筑規劃設計時,設計師除了要重視建筑規劃的實用性外還要充分的在規劃設計中體現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概念。除此之外,在規劃設計時還需要注重住宅建筑規劃的綠色、環保,不能只追求眼前的利益,以此來促進建筑規劃設計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祝琦.住宅建筑規劃設計與人居環境思考[J].建材與裝飾,2018(22).
[2] 符榮勇.基于人居環境的住宅建筑規劃設計研究[J].四川水泥,2019(7).
[3] 任學斌.住宅建筑規劃設計與人居環境探析[J].智能城市,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