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瑩 徐波峰
摘 要:西安市高等教育國際化是加快西安市高等教育質量提升的必經之路,教師、學生和課程是高等教育質量因素的重要組成,其中,學生國際化是高等教育國際化水平的重要標志。高等教育學生國際化是指通過國與國交流的方式提升學生學業水平的程度,具體通過出國留學、中外合作培養項目、來華留學生的培養等形式,培養國際視野,提升國際競爭能力的過程。文章通過文獻資料法、調查法、訪談法對西安市高等教育學生國際化問題進行研究,結果顯示:在一帶一路背景下,西安市高等教育學生國際化取得了顯著成績,但還存在下列問題:學生外語能力弱,學生適應外國生活的存在障礙;來華留學生的中文能力不佳及留學生管理混亂等問題。通過對這些原因的分析,提出的對策有:從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兩方面增加培養學生外語能力及增強國與國之間文化的常態化交流。研究西安市高等教育學生國際化問題對西安市高等教育國際化提升有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高等教育國際化;學生國際化;留學生
全球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必然帶動高等教育的國際化,西安高等教育國際化對西安展開國際交流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西安市高等教育學生國際化作為西安市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重要表現,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國際視野和國際競爭能力,而且對西安市的經濟收益、教育貿易發展、產業結構的優化、外商投資和對外直接投資、提升人力資本和就業創業等方面具有促進作用,更是推進西安市高等教育“雙一流”建設的重要任務。
一、西安市高等教育國際化中學生國際化的現狀
學生國際化是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中最早、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形式,西安市高校國際化學生國際化的內涵實質是中國留學生在境外學習、交流以及國外留學生來華學習、交流的過程,主要包含的形式有出國學術交流、中外合作培養項目、境外進行的短期或長期培訓、來華留學生的培養等情況。
隨著西安市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十年來,西安市外國留學生的數量逐年攀升,并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從2007年的4594人增長到2018年的9834人,10年間增長了121%。在出國留學工作中,西安市積極拓寬派出渠道,積極爭取各類獎學金項目,促進出國留學。近幾年來,出國人數也是逐年攀升,但根據對比,西安市高校出國留學生數量遠低于來華留學生數量,這個現象反映了留學生教育發展的不均衡。
二、西安市高等教育國際化中學生國際化問題分析
高等教育國際化要求當代大學生要全面提升綜合素質,要具備對外交流能力和一定的國際視野。由于我國存在地區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導致西安市不具備便利的文化內涵合作條件,西安市高校學生外語水平普遍不高,大多沒有國際交流的經驗,學生對國際局勢變化的關注度不高,缺乏國際維度的思維方式。西安市大學教育國際化運作模式的簡單化無法滿足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多元化目標。
(一)西安市高等教育國際化中出外留學的中國學生現狀及問題分析
中國學生外出留學模式雖然為提升學生國際視野開辟重要通道,但是存在不少問題。如:中外教學模式與側重點的不同會影響留學生在外的學習和生活。中國學生出國留學前所接受的教學內容和模式是服務于中國教學大綱的,這樣的教育結果是我們中國學生擁有著扎實的學科基礎知識,但普遍缺乏思辨能力,而國外的教學更多注重學生思辨能力,這就有可能會對中國留學生學習產生一定的阻力,影響學生適應國外學習和生活的速度。外語綜合運用能力不夠靈活。雖然中國學生出國前都通過了雅思、托福等語言考試,但學生在正式上課時還是會因為語言運用不夠靈活而不能完全理解教學內容。留學地文化的理解不足容易造成對他人行為的誤解以及產生中國留學生“抱團”現象。對留學地的文化理解不足可能會引起對外國人的話語、行為的誤解,甚至將誤解上升至種族歧視、國家偏見等高度,隨著誤解的堆積,中國留學生會更偏向于與語言相通、文化背景相同的中國留學生相處,容易產生“抱團”現象。
(二)西安市高等教育國際化中來華留學學生現狀及問題分析
首先西安市高校學科專業難以促進來華留學生的發展需求,熱門專業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不足,且高校為了一味迎合市場需求,沒有設置中國特色專業與教學,我們的傳統文化的特色沒有得到積極的推廣與傳播。其次,由于學生國際學習和個人規劃指導的缺失,國際交流信息共享以及宣傳力度不夠,導致來華留學生語言障礙、興趣愛好差異等現象。再次,在招生過程中,有的地方高校及中介代理機構存在著盲目宣傳和不實宣傳現象,導致來華留學生生源良莠不齊以及損害學校的留學聲譽的嚴重影響。同時,我們對留學生研究不足,師資隊伍和管理人員水平不高和留學生配套設施缺乏等因素都限制了來華留學生在西安市高校的培養質量。
三、西安市高等教育化中學生國際化問題的解決辦法
不管如今西安市高等教育學生國際化問題如何復雜,高等教育學生國際化都理當是“以對中外文化理解為基礎,以中外雙方對留學生的完善管理為保障,以專業學習為主要學習內容,以規范的高等教育國際質量標準為保障的現代人才培養模式”。
國家和政府都要從政策、決策方面給予西安市高等教育國際化支持,積極加大西安市高等教育對來華留學生的政策吸引以及中國留學生派出的政策支持。西安市高校要加強自身學科建設,吸引來華留學生的留學選擇。留學生要積極增加留學地和留學學校的學科知識、文化知識和人際交往知識。
(一)西安市高等教育國際化中中國留學生問題的解決方法
西安市高等教育國際化中中國留學生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教學模式和文化理解不適應和外語能力不足上。我國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應加設助推國際化進程的課程。第一,我國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應增添思辨能力課程,這種課程可以與大綱要求的課程相結合。例如,在中小學語文古詩課堂上,我們可以鼓勵學生運用所學過的古詩詞對一個觀點進行辯論,以養成學生思辨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第二,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都應將外語聽力與口語能力納入考核項目,以提升學生的外語聽力和口語能力,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國際化能力。第三,將世界文化作為一門必修課程。中國作為一個開放的大國,應當培養我們的學生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和習俗,而在現行教育“學校開設就學,不開設就不學”的以學校為導向的學習環境之下,我們學校應當負擔起打開學生眼界、培養學生國家化能力的責任和義務。
(二)西安市高等教育國際化中來華留學學生問題的解決方法
在跨文化適應過程中,留學生存在問題較多的是人際交往適應困難,主要體現在由于環境的改變和文化差異導致的留學生對交際和學習的不適應。現階段,西安市高等教育學生國際化對留學生跨文化適應的措施應包括他們學習生活和社會文化生活兩個方面。
西安市高等教育國際化只有提高辦學質量與國際化水平才能提升自身吸引力。第一,在培養目標上,西安市高校來華留學生培養目標的制定要以其所在國家、專業的特點、經濟發展需求為基礎進行定向培養。第二,西安市高校在對留學生進行培養的過程中可通過課程體系和教師隊伍優化等方法優化培養模式。第三,西安市高校應發掘特色學科、挖掘學科優勢以吸引留學生的留學選擇與增強中國文化的影響。第四,西安市高校應完善管理模式提升留學生服務質量。第五,增加來華留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興趣。開辦留學生課外活動,通過中外學生友好溝通,刺激外國學生的中國社會參與度,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
參考文獻
[1] 劉曉亮.地方高校教育國際化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
[2] 曾健坤.中外合作辦學大學本科課程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
[3] 韓潔芳.高等學校科技國際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6.
[4] 趙莉.地方高等院校國際化的問題研究[D].西北大學,2015.
[5] 趙佳欣.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模式研究[D].蘭州大學,2019.
[6] 李嬌.陜西省大學國際化問題研究[D].西北大學,2018.
[7] 趙祥志.“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地方高校教育國際化發展戰略[J].錦州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7(04):73-76.
[8] 侯淑霞,韓鵬.“雙一流”建設背景下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9(08):46-51.
[9] 蔣琦瑋.“雙一流”建設高校研究生教育國際化探究[J].現代大學教育,2019(04):30-37.
[10] 閆俊.“一帶一路”倡議下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人才培養探討——以來華外國留學人員跨文化適應問題為例[J].人才資源開發,2018(23):21-22.
[11] 向美林,馬瑞雪,戴鵬鵬.“一帶一路”視閾下新疆高等教育發展的機遇與挑戰[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19,35(01):84-87.
基金項目:文章受到2019年西安市社科規劃基金課題重點項目的資助,項目名稱:西安高等教育國際化問題研究,項目編號:19Y17。
作者簡介:郭瑩(1995-),女,漢族,陜西西安人,西安體育學院研究生部2019級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