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建設是近年來政府根據我國老年化社會的現實情況而在高校中所開設的一門公共服務類專業,用于對老年服務行業人才進行專業化培育。社會服務是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有效彌補學校課堂教學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文章以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為研究對象,對其社會服務的內容和載體展開研究。通過對開展社會服務必要性、意義的探究,對社會服務主要內容和載體進行了介紹。并在以上研究的基礎上詳細介紹了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社會服務優化策略。
關鍵詞:老年服務與管理;社會服務;內容;載體
一、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開展社會服務的必要性及意義
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屬于高校公共服務類專業,圍繞專業主體分別開設了社會學概論、老年政策、老年學概論、老年福利機構經營管理、老年社會工作、老年心理學、老年病學、老年保健、老年護理等相關課程,通過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對專業老年相關崗位人才的培育工作,以此來促進社會老年服務工作質量的發展。由此可見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開設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促進社會服務工作的開展。因此,社會服務實踐無論是從其專業屬性出發,還是人才培育目的出發都是極為必要的。
總體來講,我們可以將老年服務與管理展業開展社會服務的意義歸結為以下幾點:一是,有助于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可以在社會服務的作用下,來積極拓展課程教育范圍,使我們的專業教學從課堂上拓展至廣泛的社會實踐中,以此來促進專業課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一體化的構建。二是,老年服務產業不同于一般性質的商業,其開設的目的本身就是為了社會服務而存在的,有著極強的社會性、公益性。讓學生更多的接觸社會服務實際,可以使學生在了解當今社會老年服務業整體情況的同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以此來促進本專業學生崗位職業素養的提升。
二、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開展社會服務的主要內容和載體
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有著極強的實踐性,需要學生通過不斷的實踐來實現自身學習能力的鍛煉和提升,專業經驗的積累。社會服務的開展很好的滿足了該課程對于實踐教學的需要。通過對我國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社會服務現狀的綜合了解。特將專業社會服務的主要內容與載體總結如下:
在社會服務內容方面,要求學生親身進入到社區服務中心、養老院、老年公寓、老年大學等社會老年服務組織中去,在崗位職工的帶領下與其一同著手進行老年機構相關工作,熟悉不同崗位差異化的工作特點;聽取老年機構領導的工作報告,對機構的發展情況、歷程等作出充分的了解;在實踐的過程中做好工作日志,并展開相關調查工作,對該機構老年服務存在的問題及成功經驗進行總結。
在社會服務載體方面,主要是在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基礎上,通過到企業中進行專業實習、頂崗實踐等形式,來在實現社會服務個人價值的同時,積累相應的崗位工作經驗。與此同時,基于社區在養老服務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高校更是在與社區進行積極合作的基礎上,以社區養老、敬老活動的開展,來實現學生社會服務從學校到社區的拓展。
三、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社會服務優化策略
(一)完善制度構建
制度的建立能夠對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的社會服務活動的組織、設計、實施構成很好的約束作用,促使師生都能夠按照學校社會服務管理制度要求,去對自身的行為進行約束,以此來確保專業社會服務目標的實現。具體來講:一是,要從社會服務與教育教學兩個角度出發,全面考量社會服務過程中遇到的各類細節,以此來建立完善化、規范化的社會服務管理制度;二是,要積極創新人才培育管理制度,從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整體教學工作出發,將社會服務正式納入到專業人才培育方案當中,在社區、企業的共同作用下共同推進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社會服務的深入化開展,以此來促進高校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促進教育教學范圍的拓展;三是,要針對學生的社會服務出臺相應的管理監督規定,避免學生社會服務實踐各類問題的發生,確保各項計劃都能夠得到順利的實施,避免工作形式化現象的出現。
(二)增強校企合作力度
校企合作是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開展社會服務的重要保障,能夠在企業的強大支持作用下,為學校專業社會實踐工作的開展提供多樣化的載體。目前結合上述對我國老年行業整體發展形式的分析與總結,我們認識到當前局勢下我國老年服務行業市場潛力巨大,無論是對于企業、學校還是對于該專業學生而言,都有著極為廣闊的發展空間。為此,作為高校而言需要積極增強與企業之間的聯系,從當前整體老年服務行業市場出發,通過對學校、企業各自優勢資源的調用,來共同構建多邊合作。以法律援助、生活照料、緊急救援、老年服務站、老年互助院等形式為主,積極構建完善老年社會服務體系。
四、結語
綜上所述,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夠通過教育教學作用的發揮來為社會老年服務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保障。社會服務作為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一種重要的人才培育形式,其實施內容與載體情況直接反映了高校專業教學成效的好壞。在今后的工作中,高校要結合本專業特點,通過完善制度建設、深化校企合作的形式來確保社會服務內容與載體的不斷完善,確保活動的持續化實施。
參考文獻
[1] 孫靖.“1+X”背景下高職院校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設置現狀及展望[J].科教導刊:下旬,2019(09):35-36.
[2] 曲麗秋.高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開展社會服務的內容和載體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4(08):288-289.
作者簡介:褚蝶花,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教育學、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