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彤
摘 要:隨著網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我國的黨課教育模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網絡時代的黨課教育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彌補了傳統黨課教育的缺陷,讓教育實現了隨時隨地。文章以網絡時代背景下微黨課的優勢為出發點,詳細分析了網絡時代優化黨課教育的路徑方法。
關鍵詞:網絡時代;黨課教育;優化
“微黨課”是網絡時代背景下黨課教育的新模式,是加強黨員教育培訓、開展網絡黨建活動的“互聯網+黨建”平臺。因為“微黨課”更加符合現代人們學習與認知的學習方式,所以成為了現階段高校黨建工作中黨課教育的重要途徑。
一、“微黨課”的優勢
“微黨課”是以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社交平臺為載體,使教育對象可以通過智能手機接受黨課教育的一種方式,在“微黨課”中通常是以微視頻的形式對黨員或入黨積極分子進行教育。“微黨課”是適應人們當前階段學習與認知的方式,適應人們當前心理特點與審美觀念,所以達到了對教育對象引領、教化的教育目的,有效提高了黨建工作的成效。相較于傳統黨課,“微黨課”擁有以下幾種優勢。
(一)實現了教育主體的改變
傳統的黨課教育是一人施教多人受教,在黨課教育中施教者處于絕對的主導地位,也是黨課教育的絕對權威,在施教中的方式也是像傳統教育一樣的填鴨法,教學語言也較為嚴肅、刻板,還存在許多官方語言,很難激起受教者的學習興趣。“微黨課”實現了在黨課教育中施教者與受教者都是教育主體,在黨課教育過程中的話語權、話語方式與教學語言都發生了改變,施教者也更為多元化,由“一人主講”轉變為“多人主講”,也實現了黨課教育中人人都擁有話語權,教學語言也更加接地氣,更加貼合受教者的生活日常,從而實現了受教者學習興趣的提高,施教者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豐富了黨課教育內容
傳統的黨課教育內容往往是圍繞著黨的歷史、性質、黨章黨規、黨員的義務與責任等等方面進行敘事,這種方式對于受教者來講十分的枯燥與晦澀,從而導致受教者逐漸喪失學習的興趣,也使受教者內心留下了黨課教育刻板、嚴肅的印象。“微黨課”的模式突破了傳統黨課教育的局限,在內容上更加豐富,既有當下的時政熱點,也有網絡上熱議的事件,更像貼近受教者的生活,使教育內容故事性更強,時效性更高。“微黨課”豐富的教育內容有助于受教者轉變對黨課教育嚴肅刻板形象的認知,在黨課教育中更容易發現與自身息息相關的知識,從而提高黨課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使黨課教育更有成效。
(三)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
隨著互聯網技術與智能手機的超高普及率,人們在日常活動中對于手機的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微黨課”就是建立在網絡時代背景下的新型教育模式,它突破了傳統黨課教育的時空局限性,使黨課教育做到隨時隨地。“微黨課”還實現了多元化的授課方式,包括網課、微博、微信公眾平臺、網絡直播等等都可以成為黨課教育的渠道,使受教者選擇更多,隨時隨地都能夠學習黨的最新理論與國家方針政策。
二、網絡時代優化黨課教育的途徑方法
現階段“微黨課”雖然已經廣泛應用于社會各界的黨建工作中,但取得的成效并不十分理想,其主要原因是在黨課的設計中還存在許多不足,在此簡單分析網絡時代如何優化黨課教育,使“微黨課”更具實效性。
(一)提高施教者的授課水平與網絡技能
由于“微黨課”具有教育主體多元化的特點,因此在施教者的選擇上盡量任用黨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專家教師、專職的黨務工作者等,完善授課形式,使授課層次分明,整體提高“微黨課”的質量與水平,根據“微黨課”更加接地氣的特點,施教者要善用網絡語言、適應網絡環境,能做到與受教者無障礙交流,同時也要加強施教者運用網絡工具的技能,迎合社會的發展,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
(二)重點打造新穎豐富的黨課教育內容
黨課教育的形式固然重要,但其核心要素還是黨課教育的內容,因此在“微黨課”的內容上,施教者要重點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紀、黨性等方面為出發點與落腳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使受教者深刻感受到黨的作風與精神,在這些基礎上再添加貼近生活實際與社會熱點的內容,使“微黨課”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深度,也很接地氣,這樣才能更好的讓受教者接受與理解。
(三)完善“微黨課”課程體系
系統的課程體系有助于受教者更加輕松的理解與學習,因此在“微黨課”課堂體系中,施教者要將黨課內容進行分層,同時要保證課程體系的完整性。一個完整的“微黨課”課程體系應當具備課程內容、實踐活動、師生互動、管理考核等內容,這樣有助于受教者的理解與學習。施教者還可以將微黨課的內容進行碎片化處理,使每一個短視頻中都擁有一個完整的知識點,使受教者可以利用碎片時間隨時隨地進行學習,但要保證整體課程體系的系統性。
(四)分類教育
針對不同階段的受教群體要實施針對性的黨課教育,黨課教育主要分為四個階段,即入黨啟蒙階段、入黨積極分子培養階段、發展對象階段和黨員繼續教育階段。針對不同階段的受教群體,“微黨課”的內容也要實現分類,保證每個受教者都能有所收獲,有所成長。
三、黨課教育應建立的保障體系
(一)制度建設
想要保證黨課教育的順利進行,就必須嚴格貫徹落實黨章規定,使黨課教育更加規范化、科學化,符合新時代的網絡教育標準,具體觀察落實黨章方式如下。首先,需加強對黨課教育的管理,指派專業人員或機構,對黨課教育體系進行監督和管理,從而完善黨課教育培訓體系。其次建立健全黨課教育制度,嚴格審查黨課教師所使用教材以及制定的網絡教學計劃,使微黨課更加標準和科學化,符合當前學生的學習需求,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黨政知識,形成標準化的“微課堂”模式。此外,還應建立黨課考評制度,對每位黨課教師教學進行監督和評價,明確每位黨課教師的教學風格,定期對其教學成績進行檢查,樹立良好的教學和學風。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黨課教學離不開教師教導,教師的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決定著黨課教學質量,因此必須加強黨課師資隊伍建設。建設方式如下:首席需擴大師資隊伍,采用選拔方式,選拔優秀的教師組成師資隊伍,從而提高整體師資水平。其次對教師進行定期培訓,想要黨課教育不斷發展和完善,就必須加強對教師的培訓,使其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從而完善黨課教學。其次,開展教學研究。要求每位教師參與調研活動,通過觀摩每位教師授課的方式,對教師授課進行評議,發現黨課教育存在問題,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使教師教學更加完善和科學,從而提升教師隊伍的專業技能。
(三)硬件建設
“微課堂”需要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教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硬件設施的完善,對教師教學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黨課教育應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不斷豐富和完善教學內容,使教學形式更加人性化,更受大眾的歡迎。其次黨課教學還可以擴展合作領域,使黨課教育系統更加完善,黨教平臺更加系統化,從而擴展黨課教育陣營,從而使黨課教育具有權威性。
四、結語
網絡時代下人們的學習方式與學習習慣都發生了改變,因此黨建工作也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迎合人們的學習需求,利用互聯網技術與黨課教育相結合的“微黨課”模式,實現黨建工作的有效開展,使黨課教育更具實效性,從而培養出新時代高素質高黨性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謝時研,郭洪濤.網絡化治理視域下互聯網+微黨課的有效供給研究[J].中共合肥市委黨校學報,2019(01):55-59.
[2] 姚永泳.微黨課在高校黨建工作中的應用探索[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8,31(01):116-118.
[3] 孫小晨,吳洪亮.“微型黨課”發展歷程:回顧與審思[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7(02):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