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之渙
摘? ?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三超”問題在工程建設中比較常見,由此逐漸凸顯出合理控制工程造價的重要性。要通過造價控制有效的縮減各項費用支出、成本支出,增加工程項目的收益。而在工程造價中招投標階段作為重要內容,控制質量與整個工程的造價控制合理性息息相關,為此做好該階段的造價控制工作至關重要。本文分析了招投標階段工程造價的現狀問題,論述了造價控制的優化策略,希望對工程項目的造價控制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招投標階段;合理控制;工程造價;現狀問題;優化對策
1? 引言
建筑裝飾工程的工作內容相對比較復雜,做好相關的造價控制工作,需要強化各環節的監督與管控。招投標階段是合理控制造價的關鍵環節,良好的控制成效會直接關系到工程后續建設,在提高施工質量的同時需要進一步增強投資回報。因此,在招投標階段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控制方案,在預算內嚴格控制成本列支,實現對各種資源的充分統籌與利用,從根本上強有力的控制工程造價,保證能夠取得理想的效果[1]。
2? 招投標階段造價控制現狀問題分析
2.1? 招投標文件嚴重形式化,評標方式不科學
對于許多建設單位而言,招標文件內容缺乏全面性與科學性,具體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其一,招投標準備工作不科學,不能結合工程實際情況,不能嚴格規定投標方,如為滿足設計標準需要適應甲方工程要求。其二,招標后的施工階段,不能根據合同規定與工程實際情況來合理設計招投標書,只能依賴格式化合同,如果一旦出現設計上的變更或需要刪減、調整內容,則整體設計方案出錯的可能性較大。其三,評標方式缺乏恰當性,若一直采用傳統評標方法,則很難篩選出最優的投標單位。
2.2? 施工圖設計階段缺乏充足的溝通,項目確立不嚴謹
在施工圖設計階段,各部門之間不能及時溝通,導致招標后頻繁變更設計,由此會增加工程造價成本,嚴重情況下會造成工程預算超支。如:針對一些裝飾暫定項目,招投標時需確定價格,但是中標后材料或設計突然更換,會對工程進度造成嚴重影響。許多暫定項目造價明顯高于預估價格,若施工單位不能嚴格根據實際標準做好結算工作,則必然會增加造價費用,最終會導致各方矛盾頻繁出現[2]。
2.3? 在編排和評審競標價格時不能結合實際情況
在選擇管理模式時不能嚴格按照工程現狀;建設方與設計方之間缺乏溝通,對于雙方意圖不能心領神會,更不能表現出自身的優越性,不能提高工程開展效率;用于施工現場的勘查缺乏足夠時間,一般情況下投標方調查時間為6-12天,時間緊、任務重,而造價信息缺乏透明度。
2.4? 設計變更頻繁發生
按照統計分析,項目設計費在工程投資數量中不足2%,但是卻會對工程造價產生35%-75%的影響。而許多建設單位在現實操作時不重視設計階段,導致投資超限的情況頻繁發生,由此需要導致設計變更頻繁發生。
2.5? 施工合同條款缺乏規范
施工合同條款是否足夠明確、是否詳盡全面,對于后期的工作的開展和進行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要不斷的完善和規范施工合同條款的內容。
3? 合理控制工程造價的有效優化措施
3.1? 做好圖紙會審工作
認真做好這項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工程造價控制質量的顯著提高,因此造價人員一定要詳細的會審圖紙。為保證工程項目提前完工,一些施工企業在施工過程中會邊審圖邊施工,然而過程中變更設計誘發重建的可能性較大,由此會延緩施工進度,也會導致施工成本增加。同時,不同單位對于圖紙會審的側重點存在差異性,如建設單位側重于考察房建功能的布局、尺寸的大小;施工單位側重于施工技術的可能性與方便性;圖紙會審單位側重于考察圖紙說明齊全與否、三視圖準確與否;工程項目造價單位強調建筑圖的標高、尺寸是否符合結構圖,或施工材料來源是否有保障等。基于此,在完成施工圖紙設計工作后,需聯合各方有關人員嚴格審查施工圖紙的合理性、可行性 [3]。
3.2? 強化管理招標文件
在招投標過程中招標文件作為關鍵內容,與后期工程施工、竣工結算效果密切相關。(1)有針對性的編制文件,明確文件內容,保證能夠將項目實際要求全面、如實的反映出來,詳細敘述招標工程情況,避免因表述模糊而在造價時產生不必要的誤會,導致工程造價的增加。(2)全面掌握材料設備的特征。由于工程建設需要種類繁多、量大的材料與設備,彼此之間價格相差眾多,因此在招標文件中應標注與市場價格相差較大的設備、材料特征與要求,將價格上限明確下來,為防止以次充好和降低產品質量,就需要及時提供一定樣品。(3)明確合同內容。詳細介紹工程質量、質量驗收標準、工期、結算方法,防止因不能清楚的表述而提高結算造價。在工程建設期間各種因素的出現極易造成變更,也會直接影響工程量,為防止影響工程造價,就需要在合同中做出詳細的說明。
3.3? 合理編制工程清單
合理控制工程造價關鍵在于編制合理的工程清單,也能夠為招投標人員制定合理的工程報價而提出重要依據。為有效避免施工索賠,就需要編制詳細的工程量清單,特別是當下工程索賠問題的不斷出現,相應的更不利于控制工程造價,而在編制過程中需密切留意以下幾點:(1)全面編制清單,避免錯項或漏項的出現;完整的描述工程項目特征;(2)為科學的開展后續工程決斷,在選擇計量單位時一定要合理;增強工程清單的預控性,在工程項目后續施工中及時提醒投標人可能出現的費用,避免或者減少索賠問題;(3)對零星項目清單進行科學、合理的編制,如《直筋單價表》《人工單價表》等,從而能夠充分保證工程清單的編制質量[4]。
3.4? 嚴格審核標底編制
工程項目的標底需要將項目預期價格如實的反映出來,為此在招投標階段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要充分的認識到并非價格越低越好,標底編制需要嚴格按照市場發展規律,提前調查研究各項資源發展趨勢,對各種資源成本情況進行全面了解與掌握,在此基礎上反復進行比較、分析與計算,最終將較為合理的標底確定下來,保證項目標底高于類似工程項目的平均造價水平。
3.5? 規范施工合同條款內容
施工合同條款是否足夠明確、是否詳盡全面,對于后期工作的開展和進行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要不斷完善和規范施工合同條款的內容。(1)編制各項合同條款內容時需盡量做到全面,要提前到約定好雙方需要承擔的責任、風險等,在合同中嚴格納入項目管理內容,實現對項目風險的充分量化;(2)應用程序性條款需要不斷規范項目價款結算工作,防止后期結算出現不必要的經濟糾紛,且不斷細化相關價款內容,避免條款內容存在爭議、歧義或模糊的情況,從而能夠更好的實施條款內容,保證可操作性和可實施性[5]。
4? 結論與建議
綜上所述,本文介紹了招投標階段造價控制現狀,明確指出其中所存在的各項問題,如招投標文件嚴重形式化、評標方式不科學等,在此基礎上經過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幾點合理控制的有效措施,從而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工程造價,增強施工企業的市場競爭實力。在建筑裝飾工程的招標階段合理的控制造價、強化項目管理、優化控制各種因素至關重要,如此能夠實現對建筑工程成本的合理優化,充分保證工程質量。而采用有效的造價控制方法對于提升項目管理水平十分有效,可更好的滿足市場需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夠站穩腳跟。
參考文獻:
[1] 陳斐.建筑工程招投標中控制工程造價的策略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9(30):23.
[2] 柳鶯,楊莉萍.管理和控制工程造價在招投標階段的深層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6(19):194~195.
[3] 楊慶平.如何在招投標階段合理控制工程造價[J].住宅與房地產,2015(28):155.
[4] 李靜.淺談在招投標及簽訂合同階段控制工程造價的方法[J].科技風,2010(12):71.
[5] 唐祚賢.如何在招投標階段控制工程造價[J].科技資訊,2010(2):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