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菲
摘? ? 要:本文首先闡述了當前導致我國市政道路路面裂縫的因素,接著分析了市政道路瀝青路面裂縫處治措施。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市政道路;路面裂縫;脹縮縫;防治措施
1? 引言
裂縫是市政道路瀝青路面主要病害類型之一,若任由其發展,水從路面上的裂縫滲入,對路面下部結構造成破壞,使路面上的病害更加嚴重。因此,必須重視和做好路面裂縫處理,根據裂縫的類型和產生原因,采取有效的修補及養護措施。
2? 當前導致我國市政道路路面裂縫的因素
2.1? 材料因素
對于導致市政道路路面裂縫形成的因素中,材料因素是首要因素,對于工程建設而言,材料問題是影響工程質量的重大問題,也是主要問題。對于市政道路而言,其建設標準極高,對應材料選取要求也極高。由此可見,建設中的質量提升和要求達成與材料質量把控有著直接關聯。但是在實際的公路工程建設中,其建設投入極大,且回收成本時間較長,獲取收益的時間更是遙遙無期。在此情形下,在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為了獲得利潤空間,很多承包商存有僥幸心理,偷工減料、以次充好,導致對應的問題出現。比如相應的水泥材料質量不過關,鋼筋配型和質量不符合要求,形成的混凝土質量無法匹配當前的建設要求。基本的牢固程度和承載能力都無法達到設定要求,由此造成公路路面裂縫問題也就不足為奇。
2.2? 氣候因素
市政道路作為關聯多個區域的重要樞紐,其貫穿的地理區域較多,涉及的長度較長,由此導致市政道路會遭遇不同的氣候變化的考驗。從當前的實際運行情況來看,氣候條件的差異性在很多狀況下對市政道路的路面瀝青層的承載負荷能力有著非常顯著的影響,尤其是溫度變化下的差異,對市政道路路面的熱脹冷縮性能的考驗,當然這也是導致市政道路路面裂縫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對冬夏兩個季節的差異性變化,導致市政道路路面和繼承之間的拉應力的差異性變化,同時在氣溫的差異性變化下,瀝青層面的拉應力松弛性被不斷提升,而在氣溫下降后瀝青材料就會由于拉應力的劇烈變化,造成收縮現象,形成裂縫。由此可見,氣候差異性變化對市政道路的整體質量也有著顯著的影響。如何做好這一環節的養護,是防治路面因氣候因素出現路面裂縫的關鍵。
2.3? 地下水文因素
地下水文因素是造成市政道路路面裂縫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對市政道路建設而言,其會涉及多個地理特征明顯的區域,比如低下水文明顯的區域。對地下水文的影響而言,先是地下水文引發導致地質結構問題,因地下水文狀況的不盡相同,其涵蓋的地下水會在解封及裂縫之間左右剪切中形成應力和拉應力,由此造成地下地質條件不穩定,當承載力巨大的市政道路經過該區域時,就會因地下水文的影響導致網裂的情況出現,造成公路路面的裂縫出現,給市政道路的結構造成一定的損害,造成市政道路安全隱患發生。
3? 市政道路瀝青路面裂縫處治措施
3.1? 確定適宜的路面厚度
瀝青路面屬柔性路面,其厚度應以交通量、基層、地基等為確定依據。按照國際通用標準,面層厚度宜按15cm~25cm嚴格控制,以此減小拉應力,避免反射裂縫的產生。另外,還應提高面層彎曲剛度,減小接縫部位彎沉差,以免產生剪切應力,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
3.2? 確定適宜的半剛性基層材料
對半剛性基層材料進行組成設計的過程中,應對結合料的比例及用量進行合理調整,適量增加粗骨料實際含量,同時做好級配設計,以此降低干縮及溫縮系數,提高基層整體抗裂性能,起到防止反射裂縫的作用。
3.3? 增鋪防裂層及下封層
在面層和基層之間增鋪一道良好的級配碎石,將其作為上基層,采用半剛性材料鋪設下臥層,以此形成上柔下剛的路面基層結構,起到避免反射裂縫產生的作用,同時級配碎石基層也可作為排水層。另外,在必要的情況下,還可在面層或基層間增設土工合成材料,以此進一步增強混合料抗變形性能及抗拉強度。下封層能有效阻擋雨水進入基層,同時阻止水向基層與下部滲透。在瀝青路面施工中,應盡可能設置好下封層。下封層屬于軟夾層,能有效防止因溫度作用產生的反射裂縫,如無法降低荷載應力,反而還會對路面造成不利影響。基于此,在選擇具體的夾層時,需要對引起裂縫的因素進行深入分析,根據成因和施工條件確實適宜的夾層。
3.4? 對基層進行預切縫
對瀝青面層進行攤鋪之前,先按照一定間隔距離對半剛性基層實施預切縫,同時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這一切縫向上反射,以避免路面產生反射裂縫。
3.5? 選擇適宜的面層材料,保證瀝青面層均勻性
在確認滿足面層抗滑性及抗車轍性等基本要求的基礎上,采用空隙率相對較小的面層材料,可以避免雨水通過空隙不斷下滲。另外,瀝青應具有較大剛度,且溫度敏感性不能太大,集料應有良好的級配,防止瀝青面層產生溫濕效應,同時還能預防反射裂縫產生。如果瀝青面層的碾壓不充分,則會增大空隙率,使雨水不斷下滲。對此,要做好對空隙率的調查及檢測,時刻掌握變化狀況,以對這一指標進行有效控制。
3.6? 加強中央分隔帶及路肩處防排水
中央分隔帶及路肩處積水會不斷下滲至土體中,同時沿著路面的邊緣不斷進入結構層中,對路面及路基的自身穩定性造成影響。如果路面結構層中有雨水進入,且無法及時排出,則會造成一系列破壞。對此,在養護過程中需要在中央分隔帶及路肩處增設防排水設施,以提高其排水性能,減少或避免雨水下滲。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市政道路瀝青路面裂縫主要包括橫向裂縫、縱向裂縫與龜裂等,引起瀝青路面裂縫的原因包括基層裂縫向上反射、溫度變化與重載交通,對此,在養護工作中應采取有效措施。例如確定適宜的路面厚度、確定適宜的半剛性基層材料及其組成、增鋪防裂層及下封層、對基層進行預切縫、選擇適宜的面層材料,保證瀝青面層均勻性、加強中央分隔帶及路肩處防排水等,以減少或避免路面裂縫的產生。
參考文獻:
[1] 牛志軍.公路路面裂縫成因及處治技術[J].交通世界,2018(32).
[2] 朱祖貴.公路路面裂縫成因及處治技術[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9(6).
[3] 孔祥一.高速公路路面裂縫養護與處治技術研究[J].交通世界,2019(13).
[4] 孔祥一.高速公路路面裂縫養護與處治技術研究[J].交通世界,2019(13):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