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濤
摘? ?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不斷進步,市政工程的規模也得到了大力發展。隨著規模的擴大,社會對市政工程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其中混凝土作為工程施工的主要材料,其質量對于工程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通過對于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質量控制便可間接提高市政工程質量。本文從市政工程的施工特點及混凝土質量的重要性分析出發,分析了市政工程中混凝土常見的質量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針對市政工程中混凝土質量控制的對策。
關鍵詞:橋梁工程;施工;混凝土質量;控制
1? 引言
工程質量關系到人們生活的安全以及財產安全,日益受到人民群眾的關注。如今,房地產市場如雨后春筍般發展,人民群眾對房地產質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現在由于混凝土質量出現的問題以及一些其他問題,建筑工程質量越來越多受到社會的關注,例如混凝土的開裂滲水現象以及混凝土常見的質量缺陷,都影響到房屋的使用功能和人們的居住幸福感。要想杜絕這些質量問題及混凝土的質量缺陷,就應當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采取相應的措施來確保混凝土質量。
2? 市政工程施工特點及混凝土質量的重要性
①科學性,市政工程對于整個城市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施工前,必須按照標準制定嚴格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必須是從工程特點出發并兼具科學性和嚴謹性,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確保施工的科學性和工程的質量。施工時,要充分考慮施工地點的環境對于市政工程施工的影響,把握合適的施工時機、制定精密的施工方案、有效處理施工中出現的各項問題,保證市政工程能高質量的完成。②風險性,雖然隨著科技的進步,市政工程施工的技術大大提高,風險性有所降低。但在許多方面還存在不足,導致市政工程在工程質量等方面風險較高。比如一些由國家政治、經濟、法律環境改變而造成的風險,這些風險一旦出現難以避免。因此,做好相關風險預防、防治方案對于保證工程質量是非常有必要的。③混凝土質量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隨著市政工程規模的擴大,混凝土施工技術得到了很大提高,因此市政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用途越加寬泛。混凝土施工技術相較于其他施工技術在強度、耐久性、經濟性方面有較大的優勢,并且混凝土對于所處環境的變化有著較強的適應能力。但是混凝土易受鋼筋腐蝕以及侵蝕介質腐蝕,這樣不僅會降低混凝土的使用壽命,還會影響整個工程的質量。因此,在混凝土施工時,要充分考慮施工環境,做好防腐工作。做好了施工中混凝土的質量控制,對于我國市政工程高質量、持續健康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3? 橋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質量控制
3.1? 塌落度的檢測
在混凝土的運輸過程中要不斷的加強攪拌,防止混凝土初凝。混凝土澆筑之前,我們要對混凝土的塌落度進行檢測,檢測塌落度是檢測混凝土和易性的重要手段。如果混凝土的和易性較差,也就是流動性、連續性不夠的話,在澆筑過之后,混凝土不能有效的流動到一些線條和細縫處,會造成一定的孔洞現象。所以及時檢測混凝土的塌落度是控制混凝土質量的重要措施。檢測過程完成之后,對不合格的混凝土要及時的退還廠家,不能夠在施工現場進行使用,檢測之后要及時制作試塊,用于后期進行復試,萬一混凝土的質量復試不合格,要及時采取措施來處理。
3.2? 澆筑控制
將模板搭設完畢并檢查確認無誤后開始澆筑施工,在澆筑前應再次對模板尺寸進行檢查,以免模板因凍脹導致結構尺寸發生變化。將混凝土澆筑至模板內后,必須采取振搗的方法使其達到密實,同時分布在模板內部每個角落,形成與設計要求相符的混凝土構件。混凝土在冬季的振搗也采用機械進行,但振搗應盡可能快速,這需要在振搗開始前做好各項準備。澆筑時,保證四周對稱,如果從其中一端向另外一端進行推移澆筑,則會由于混凝土的推力較大導致模板產生傾斜,給現場施工帶來極大困難,所以澆筑必須保持對稱,并高效和連續,盡快完成,縮短冬季施工時間[5]。混凝土入場時,其溫度應達到10℃以上,而在入模時,溫度必須達到5℃以上。澆筑過程中,如果在已經硬化的混凝土表面進行,則接合面溫度不低于5℃。對混凝土分層澆筑的過程中,完成澆筑的那一層,在被覆蓋以前,溫度能降至2℃以下。在澆筑完成后,立即覆蓋確保結合面溫度,直到強度滿足規范的要求。
3.3? 改進施工工藝
在進行混凝土材料攪拌時,施工人員必須嚴格的按照要求選擇符合要求的碎石。如果碎石尺寸過大或者過小的話,不僅會影響到混凝土的硬度,同時也會導致施工成本的增加。所以,必須嚴格的按照市政工程施工的要求,將碎石的尺寸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同時確保市政工程施工使用材料的統一性,切不可隨意的更換施工材料,才能確保工程施工質量符合相關要求和規范。另外,在混凝土攤鋪施工完成后,施工企業必須嚴格的按照要求開展混凝土養護工作,避免因為養護不到位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紋的現象,而對混凝土施工質量產生不良的影響。施工技術的創新,對于施工工程中混凝土的質量控制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施工企業應該注意技術的創新,以此保證施工中混凝土的質量。
3.4? 混凝土運輸控制
在澆筑的過程中對混凝土溫度、混凝土自身的質量和運輸車輛運輸時間、攪拌人員的協調能力也應該嚴格把控,因為澆筑工作開始之后中間就不能間斷,因此,在澆筑施工中應該緊密配合避免出現差錯。在澆筑過程中應對溫度沿革把控,混凝土的溫度應該低于方案的入模溫度,否則絕不能在進行澆筑工作。其次,應該通過澆筑時探測面積的大小,合理的配置施工過程中運輸車的數量,配備充足的應急車輛,以滿足施工過程中對于車輛的需求,以防止產生混凝土不足導致的裂縫等問題,進而對其質量產生相應的影響;在運輸的過程中,攪拌好的混凝土中不應再添加任何其他的材料,運輸也應在初凝前達到澆筑現場。同時,施工人員彼此之間應該具有良好的配合能力,能夠在問題出現時做出補救的辦法,確保澆筑施工的完成。
3.5? 拆模控制
具體的拆模時間以結構特點、氣溫與設計強度為依據確定,通常情況下應予以緩拆。對非承重模板進行拆除之前,應檢查其混凝土強度是否滿足抗凍要求,并達到設計要求的40%以上。在冬季進行拆模時,混凝土表面的溫度與氣溫之間的溫差應控制在30℃以內。拆模時,若發現凍害,應立即停止,并采取措施處理,處理完成后才可恢復拆模。拆模后混凝土的養護,采用和拆模前相同的方法即可,但要注意只有在混凝土實際強度達到要求后才可以承受荷載,并且要避免超載使用,不能在其表面堆放太多的機具與材料。
3.6? 及時養護
在施工結束之后要及時對混凝土進行養護,混凝土是通過一定的時間才能達到一定的強度,在達到一定強度之前,我們一定要及時對混凝土進行養護,主要是在夏季溫度過高和太陽暴曬下,我們應當對混凝土進行灑水養護,灑水養護之后能夠有效的幫助減少水分的流失,減少一些開裂的現象發生。在灑水養護之后要用塑料薄膜覆蓋,防止大量的水分流失。
4?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橋梁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和質量控制措施進行合理分析,例如做好材料選取工作、混凝土拌和技術、混凝土澆筑與養護技術、嚴格控制原材料、做好混凝土運輸工作、完善混凝土質量監管制度等等,能夠保證橋梁工程混凝土施工質量得到更好提升,有效減少混凝土施工原材料的損耗。
參考文獻:
[1] 陳博瀚.道路橋梁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與實施要點分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8):158~159.
[2] 高昊.基于橋梁特殊檢測的普通鋼筋混凝土剛架拱橋工作性能評價[J].福建交通科技,2019(2):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