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敏
摘? ? 要:道路橋梁建設中采用的干成孔旋挖樁施工技術成熟度較高,但受到應用環境和人員等因素的影響,難以避免會遇到各類問題,影響技術的應用效果。為了提高道路橋梁施工水平,結合工程實例,對干成孔旋挖樁施工技術的應用進行論述,通過分析技術應用流程和常見問題,總結了技術應用的要點和質量控制措施,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道路橋梁;干成孔旋挖樁;技術要點
1? 引言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各地區積極落實建設工作,開展了各類工程的建設工作。其中,道路橋梁工程項目占比較大。經過不斷地研究與實踐,積累了豐富的工程經驗,為后續的建設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借鑒。現結合道路橋梁建設實踐,總結干成孔旋挖樁施工技術的應用。
2? 干成孔旋挖樁施工技術及其優勢
旋挖樁在施工中,需要應用旋挖鉆機開展樁基結構施工,施工效果比較明顯。在實踐操作中,旋挖樁施工技術是橋梁的主要技術,機械化程度高,并且施工所需人數有所減少。旋挖鉆機成孔需要通過底部具有活門的桶式鉆頭對巖土進行破碎,然后將鉆出的材料直接裝入鉆斗內部,利用伸縮桿傾倒土質,加速鉆進施工,尤其是在黏土地質條件下有非常好的應用效果。此外,對巖土層內水分含量較高、孔壁穩定性較差等問題,可以采用泥漿護壁方式以保證安全性。干成孔旋挖樁施工方式的主要特點是成本低、效率高、污染小以及適應性強等,其與傳統技術對比可以發現,該施工技術需要應用大型鉆孔設備成孔,機械化水平比較高,可以將鉆進施工中的巖土材料直接運輸到孔外,并不需要組織人員進行大范圍的清孔,所以總體的成本比較低,而施工效率非常高。同時,干成孔旋挖樁技術,可以應用到多種地質條件下,比如巖土層、軟土層、黏土層等地質條件都有著非常好的效果,還能減少污染,具備非常好的施工效果。
3? 干成孔旋挖樁施工技術的應用
3.1? 工藝流程
工藝流程為:施工前勘察作業→設計施工作業方案→組織開展定位測量作業→組織樁孔開挖作業→埋設鋼護筒→鉆機就位→開挖作業→開展樁孔渣土清理作業→安裝鋼筋籠與混凝土聲測管→澆灌混凝土。
3.2? 定位測量
依據要求設計挖樁的深度和樁間距,開展作業前測量作業,為后續作業的開展奠定基礎。對于樁孔距離的測量,使用全站儀技術進行樁心坐標的定位,并且將準備的鋼筋頭打入樁心,以設置的樁心為中心點向外延伸,使用十字交叉進行標記。需要注意的是,樁心的定位測量要保證測量設備和鉆機以及樁心坐標處于同條直線上,對齊之后開展樁心試鉆作業。經過測量檢驗,確定試鉆處于合理范圍,做好相應的標記,再組織二次深入鉆孔作業。
3.3? 埋設鋼護筒
干成孔旋挖樁作業的質量控制要從工藝應用各個環節做好嚴格把控。鋼護筒的埋設應使用鉆挖機靜壓法作業。在埋設作業前,依據設計圖紙確定埋設位置,進行定位測量,校對鋼護筒,確定位置后深埋鋼護筒。施工參數如下:鋼護筒的長度為2.5m;內徑為1.75m;鋼板厚度為4mm。依據埋設作業的要求,保證筒口一端要高出地面0.3m~0.5m。除此之外,使用黏土進行填筑,避免鋼護筒失去穩定性。
3.4? 鉆進成孔
依據作業流程,結束鋼護筒的設置作業后開展鉆機開挖作業。檢查鉆機和設備的放置位置,做好成孔前的檢查。施工期間,按照施工作業的方案,控制旋挖作業的速度和深度。如遇到硬質土要緩慢作業。對于鉆孔作業產生的渣土要使用雙底板撈砂鉆斗,做好渣土的清理,保證后續作業有序開展。
3.5? 鋼筋籠吊裝與聲測管安裝
鋼筋籠施工過程中要提前對安裝位置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如果其自身位置出現偏差,將會影響焊接結果。安裝導管時要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對導管進行檢查,在整個檢查過程中,要關注和重視柱體自身的實際情況。特別是在安裝前,要對導管是否存在變形問題進行檢查和分析。與此同時,還要對導管內部是否存在不光滑等問題進行檢查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要考慮新導管是否存在焊接異常等問題,如果出現問題要立即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處理,盡可能避免導管內壁存在異物。通過系列檢查,確定導管安裝可以達到規定的要求和標準。對每段鋼筋籠都需要在其內側位置設置聲測管,與其一同放入鉆孔內。完成聲測管的安裝后要進行性能測試。通過注入清水的方法,檢測是否存在滲漏的情況,做好結果的觀察和記錄。
3.6? 實施清孔作業
在完成上述幾項工作并保證質量的基礎上,清孔作業非常必要,能夠清除鉆孔過程中產生的沙土與殘渣。在橋梁工程干成孔旋挖樁施工中,清孔作業常用雙底板撈砂鉆斗。通常來講,需在鋼筋籠施工前進行首次清孔,還需對鉆孔垂直度與沉渣厚度進行檢查,只有各方面指標都合格后,才能進行鋼筋籠的安裝作業。鋼筋籠安裝完成后,需要進行二次清孔。在樁基的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施工技術人員應對混凝土的塌落度隨見檢測,計算導管埋入深度,一般情況下,應將深度控制在2m~5m。進行第一次混凝土澆灌時,導管埋置位置應在混凝土頂面以下約3m處;若混凝土已澆筑至樁頂高程,需要控制其高于樁頂設計標高0.5m~1m。
3.7? 進行樁基混凝土澆筑
在混凝土灌注施工環節,主要應用的是垂直導管施工方式。該橋梁工程應用的是300型的導管,并且安裝了兩節小短管。導管在正式使用前,需要在現場完成預拼裝,按照設計方案編號,逐個進行抗拉試驗,并進行承壓試驗。在試驗環節,水壓要保證其為內部水壓的1.5倍以上。經過檢查確定導管符合標準之后,才可以安裝,必須確保底部標高深度大于實際深度250m~400mm。根據技術要求,終孔施工完成的4h以內就必須進行澆筑施工。澆筑是關鍵性的一個工序,保證不間斷進行,避免出現停頓的情況。在混凝土澆筑階段,要隨時掌握其技術標準,確定導管深度尺寸,通常應該保證該深度處于2m~6m之間。初灌施工階段,必須確保導管下口與孔底間距符合標準要求,通常需要將該距離控制在300mm左右。混凝土澆筑到樁體頂部的位置上,應將其灌注到超出標高尺寸一定的高度,一般需要達到0.5m~1m。發揮工程技術管理與維護的作用,在橋梁干成孔旋挖樁施工過程中,技術管理是工程質量控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措施,因此,在鉆孔灌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必須進行樁基的養護與維護工作。實踐證明,優質的管理與維護工作能有效防止混凝土開裂與變形等狀況。在養護過程中,管理人員、施工人員與技術人員必須按照相關規范的要求,通過灑水、蓋膜等養護方式,確保混凝土的施工質量,避免因外界因素的干擾而出現質量問題。在樁基位置合理安排人員保護,盡可能避免混凝土受到外部因素的作用而破壞。同時,各部門施工安全管理力度的加強也非常關鍵,以及時發現各類安全問題與隱患并處理。
4?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橋梁施工技術依然存在很大的進步空間。在橋梁樁基施工技術中,干成孔旋挖樁技術與其他技術相比較而言,效率高、成本低,優勢也十分明顯,還能在保證橋梁基礎施工質量的情況下,促進施工效率和質量的全面提升。同時,施工現場的管理人員要重視并加大施工監管環節的質量控制,及時發現并解決干成孔旋挖樁施工中問題,進一步促進橋梁工程整體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柴培.路橋工程中干成孔旋挖樁施工技術探討[J].科技風,2018(26):116.
[2] 王書龍.道路橋梁施工中的干成孔旋挖樁施工技術[J].居舍,2018(18):42.
[3] 張森,陳麗芳.干成孔旋挖樁施工技術應用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8(12):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