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進入21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程度在逐漸加深,我國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國內經濟與國際經濟的聯系密不可分,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目前的經濟格局已無法滿足我國經濟發展的需求,需要建立新的區域經濟來帶動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在此之際,“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河南作為我國的農業大省與人口第一大省,現階段的經濟發展也需要注入新的動力,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河南省也面臨著新的挑戰與機遇,能否抓住新的機遇來促進自身發展是河南省經濟發展的關鍵。本文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對河南省當前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進行分析,最終提出與其相應的貿易合作建議及對策,望河南能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促進自身經濟發展水平。
關鍵詞:“一帶一路”? 貿易合作? 區域經濟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F7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0)04(b)--02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政治、文化、經濟等方面都得到了較快地發展,但單就經濟來說,整體上仍然存在的東西地區發展不協調,貧富差距較大等問題。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這些問題開始呈現出阻礙我國經濟整體發展的趨勢。為克服我國經濟發展阻力的困難,同時適應國際經濟局勢的變化,我國經濟目前正面臨著轉型的巨大壓力。在此關鍵時期,我國新一屆領導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河南作為我國人口第一大省,地處中原,同時又是我國農業第一大省,目前也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新的經濟動力來推動經濟轉型的發展。在這樣的發展要求下,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適時的為河南打開了經濟發展的新局面,更為河南省以后的改革創新營造了新環境,這可以說是河南發展的一個新機遇。
1 “一帶一路”背景下河南貿易合作發展面臨的挑戰
1.1 區域經濟一體化程度低
河南省會是鄭州,以鄭州為核心的中原地區與我國沿海城市發展差距較大,河南作為我國農業大省,經濟發展能力較差。雖然鄭州作為省會,是河南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但與其他省會城市相比仍存在著不足與薄弱之處。其中心輻射帶動作用沒有完全發揮出來,沒有形成有效的區域經濟一體化。除此之外,河南省發展中心過于集中鄭州,且沒有達到協同效應,周邊城市的發展與鄭州的發展出現斷層,差距較大,大大降低了河南省的整體競爭力。
1.2 產業結構不合理
河南是農業大省,產業結構一直以農業為主,農業占據首要地位,其次是有色金屬、加工服務業。但這些傳統產業都面臨著產能過剩的狀況,這直接影響著河南省整體的發展,同時高新技術產業明顯落后于國內多數省份。產業結構的不合理造成河南省整體經濟發展的不協調,農業和傳統服務業已無法帶動河南省整體經濟的發展,而新興產業發展能力不足,不能帶動河南整體產業發展的能力。產業結構的不合理是制約河南產業發展的主要原因,若想實現快速發展,必須改變其產業結構,重點發展新興產業來帶動整體產業的發展。
1.3 企業市場競爭力弱
從河南企業的整體情況看,河南企業在市場競爭力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和不足:生產效率低、企業規模小、現代化程度低、技術創新落后、外部經濟聯系不足等問題。為提高河南企業競爭力,河南省企業應加大技術創新投入,新產品研發投入,引導企業向外發展。
河南企業與沿海發達地區相比,其差距主要體現在企業的生產能力較低,企業的規模效應不足,工業化水平較低,創新投資和產出水平較差,與外部經濟聯系不緊密等方面。企業規模效率、資產利用效率、企業外部化程度、產業發展水平、科研創新能力這些方面都是制約河南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1.4 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不足
基礎設施建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但目前河南省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程度較低,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另外河南省作為傳統農業大省,城鎮化也一直處于較低的水平。除此以外,雖然河南省基礎設施建設正處于逐漸建設和完善階段,但其投資規模一般較小,引進外資規模也較小。 與發達地區相比,差距仍然較為明顯。
1.5 對外投資環境不理想
改革開放以來,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河南省的對外貿易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諸多不足。首先,河南作為內陸省市,缺乏外部理性投資政策,對外貿易政策存在一定盲目性。 其次,河南省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公共保障體系尚不完善,無法吸引外資進入。 最后,河南的知識產權品牌和網絡營銷體系缺乏國際競爭力。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正確把握“一帶一路”的倡議,河南省的對外貿易發展還有很多方面需要不斷地改進。
1.6 專業人才匱乏
在全球化經濟發展的背景下, 專業人才是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河南應積極培養或引進專業人才,改變其在對外貿易上的不利地位。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是河南貿易發展的關鍵,所以積極培養和引進專業人才將會從根本上促進河南對外貿易經濟的發展。
2 “一帶一路”背景下河南貿易合作發展的建議與對策
2.1 加強中心城市帶動力
加快以鄭州為中心,加深同周邊城市在經濟、技術、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構建區域經濟一體化,帶動周邊地區的共同發展,并實現優勢互補,做到政治、經濟、文化、技術等方面的共同發展。
加強中心城市的帶動力需要運用宏觀調控手段來制定有利于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政策方針,在整體規劃上需要縱觀全局,突出中心城市的重要性,發揮帶頭作用,又要達到各城市間的協同效應,確保各城市能充分發揮其功能,提高中原經濟區的整體綜合實力,做到以中心城市為軸心,帶動中原經濟區的共同發展。
2.2 推動產業結構優化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河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市場,但以農業為中心的產業結構已經無法滿足河南發展的需要,在此關鍵時刻更應抓住機遇,完善產業結構,以推動河南經濟的發展。
首先,農業作為河南第一產業,一直是河南產業結構的中心點。河南是我國糧食生產大國,在優化產業結構過程中應以農業為優化中心,大力發展高科技農業,提高農業的科技水平,并提高農產品的加工水平,改進技術,增加農產品附加值,擴大市場。其次,河南省內礦產資源較豐富,礦產采掘與加工作為河南第二產業目前也面臨著資源匱乏、污染較大等問題,應加大對污染企業治理力度,同時對傳統第二產業要加大技術投入。再次河南省第三大產業是加工服務業,河南作為人口大省,其勞動力充足,加工服務業在全省產業結構中占比較多,應大力拓展服務業支柱產業,打造河南代服務業基地。最后,推進鄭州現代物流中心建設,加快鄭州國際物流區和航空物流區建設,積極發展鄭州航空物流。同時河南應重點發展文化創意,文化旅游、高新技術等產業,推動中原文化傳播。
2.3 積極引進專業技術人才
人才是社會經濟發展和進步的根本。河南省要貫徹實施“一帶一路”倡議, 首先必須重視發展人才戰略。人才的匱乏會直接阻礙河南經濟發展的進程,推動專業技術人才的發展應從自身出發,改善省內高校人才培養方案。除此之外,引進專業技術人才,應加大專業人才引進獎勵制度。引進專業技術人才是河南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保障,要積極引進對本省高新技術產業等具有重要支撐作用的高端技術人才, 并積極開展重點項目研究, 以研究成果激勵政策為手段, 確保人才引進計劃的順利實施。
2.4 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河南要全面貫徹實施“一帶一路”倡議,還要積極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使河南成為國際運輸基地。為了發揮河南省的區位優勢,通過建設全國三維一體化交通樞紐,鄭州將會成為我國鐵路、公路和航空的重要交通樞紐中心。一是河南必須加強航空樞紐的地位。近年來,鄭州機場發展迅速,貨物進出量不斷增加,國際航班逐年增加。二是加快鐵路外部通道建設。鄭州將依托鐵路和公路樞紐,吸引國內外企業以鄭州為國內外物流配送中心。
2.5 改進外貿投資政策
完善外貿投資政策,擴大開放程度,加快融入“一帶一路”的步伐。一是要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之間的貿易往來。提高海關與質檢部門的工作效率,加強與國內外電子商務,海外運輸等方面的合作,降低經濟運行成本,促進貿易便利化。在國際跨境電子商務營銷與發展方面,鄭州、洛陽、開封先后建成自由貿易區,物流基地和集散中心,投資環境得到改善,國內外投資也開始呈現增長趨勢。同時利用絲綢之路的文化特色,進一步拓展文化旅游業,開發更多的國際旅游線路和旅游產品。二是要配合產業結構的優化,加強各產業與國內外的合作交流,包括第一、二、三產業以及新興產業的交流合作。
3 結語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積極進入國際市場,河南應加強經濟的對外合作,提高經濟外部性水平,促進河南省內企業與外資企業的互聯互通。同時在產業結構、專業人才、基礎設施、對外政策等方面都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改革與完善,為河南貫徹“一帶一路”倡議提高各項發展保障。
參考文獻
王儒. 論河南在“一帶一路”中的發展機遇[J].市場研究, 2015(7).
王根芳. 河南自貿區對接 “一帶一路” 建設制度創新路徑研究[J].中國市場,2018(05).
張蓉. “一帶一路”背景下河南出口貿易發展研究[J].當代經濟,2017(26).
方旖旎.“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河南省出口貿易發展研究[J].對外經貿,2016(01).
張璐超,楊莉.鄭州口岸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機遇與挑戰[J].國際經濟合作,2016(01).
楊帆.河南全面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6(16).
任珍珍,李瑾.“一帶一路”下河南省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7(12).
作者簡介:王佳寶(1990-),女,漢族,河南焦作人,碩士研究生,鄭州商學院,研究方向:會計學。